2016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聚焦工業4.0 全面啟動智慧生活

瀏覽數:4828


【文/蘇美真】

  由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主辦的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於8月底登場,展期4天。除廠商實體展示,更結合主題論壇、產品新技術發表、機器人創新競賽、供需媒合與人才交流等多元活動,提供機器人與智動產業核心技術、零組件採購、設備、服務及解決方案的一站式服務。本屆亮點「工業4.0夥伴專區」,提供了完整的產業與方案解決,將工業4.0具體化實現,而不再只是口號。

  「本次是展會提升以來的第3屆,」回溯TAIROA一路走來的演變歷程,秘書長陳文貞緩緩說道,目前的TAIROA乃是由過往2個協會合併而來,分別是:「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ROBOAT)與「台灣製造工程與自動化科技協會」(TSMEA)。最初,兩個協會各自舉辦機器人展與自動化展,為配合行政院於2010年12月所提出的智慧自動化產業推動策略,而於隔年(2011)7月將兩個協會合併。除了配合政策,也考量到原先兩個協會中有許多會員是重疊的,此外,機器人與自動化在產業發展的重心十分接近,皆主推3大領域:1.智慧型機器人;2.智慧自動化產品及設備;3.系統整合與技術服務。整合過後,由「自動化」升級為「智動化」,「過去的自動化偏向大量生產,過程中較難做到調整換線,邁向智慧自動化後換線變得更容易,不過要做到這點,機器人是非常重要的設備與元件。」陳文貞指出,合併過後兩協會相輔相成,達到最好的綜效,無論對於台灣智動化或機器人產業面的發展都具有正面效果。

工業4.0最佳助攻

  近年工業4.0話題持續升溫,工業4.0中「物聯網、智慧自動化、機器人、綠色製造」4大項目同時也是TAIROA推廣的領域,今年TAIROA將所有與工業4.0有關類型的展會全部整合在同檔期,包含物流、模具以及工業自動化展,整合過後,1樓與4樓總共多達2千6百個攤位,今年將是與工業4.0之間鏈結最完整,甚至堪稱是亞洲最大,與智動化、機器人有關的展覽。參與展出企業包含上銀、歐姆龍、研華寶元、仁寶、均豪、達明、新漢、拓志等知名企業,此外還有北京康力優藍機器人科技公司經3年全力研發的Canbot優友U05商用服務機器人,該款機器人是繼日本軟銀Pepper機器人之後,全球第二款可真正商用的機器人產品。

  陳文貞說,這次展覽之所以有如此豐富、亮麗的成果,要歸功協會成員共同的努力,在邀展之餘,也要讓所有廠商認同TAIROA的理念。拜訪廠商的期間,有時會遇到廠商表示認為自身尚未做到智慧自動化,不好意思參展,「我覺得這是一個引導的過程,經由我們推動,讓大家察覺這件事情的重要而逐漸朝這個方向聚攏;同意參展的廠商也會進一步思考,自家產品要如何變成智慧自動化、如何呈現以便讓旁人理解,思考自己在這波浪潮中扮演什麼樣的一個角色、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大抵而言,能夠來參展的廠商都不簡單,因為他們已經具備這個概念。」除了鼓勵未來更多廠商一起參展,對於本次展覽的共同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技術處的付出,陳文貞也寄予相當大肯定,她認為在機器人領域的產業推動上,工業局與技術處可說扮演著先驅者的角色,多年來默默引領廠商們了解這個產業有發展的可行性與機會,也因為有政府的引導及眾人的努力投入,才能使這幾年世界已開發國家紛紛喊出的產業轉型計畫如德國的「工業4.0」、美國「再工業化」、「中國製造2025」等國際趨勢中,台灣沒有缺席。

  陳文貞與我們分享了她今年至德國漢諾威工業展所見,「德國的展覽主軸是零組件的智慧化,重點則放在預測,一旦有辦法做到預測,後續的應用與服務自然不是問題。」台灣在產業升級這條路上,選擇與德國較為接近的路,每一個廠商都會針對自身產品應用加入工業4.0的概念,例如:在生產線上先做大量相關的數字蒐集、控制器的廠商將不同設備間進行串聯,軟體或零組件的廠商則可以做模擬,甚至直接將模擬丟到實際工廠生產。上述應用均在本次展會中呈現,讓參觀的民眾及專業人士了解各家廠商在工業4.0上投入的地方為何。

  TAIROA的宗旨是希望未來機器人能夠應用在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甚至生老病死,包含智慧建築、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因此最初在推這件事時,並沒有特別區分2B或2C,而是積極廣泛地邀請大家前來了解跟參與。」經過2年辦展經驗的調整,一年一度的TAIROS展覽今年共為期4日,前3日主要展示對象為專業人士,最後一天開放一般民眾入場。開放一般民眾參觀,主要的考量在於教育,陳文貞以自家經驗為例:「像我女兒唸電機,前2年我就鼓勵她來看展,當時她對廠商、整體產業知道不多,但看一看回來她就主動告訴我也許畢業後可以去哪家公司工作。我認為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在學時期先多方探索、體驗,增加對未來就業市場的了解,先有想像的依據,畢業後才不至茫然無措。」

  除此之外,TAIROA自創立以來便積極培養相關領域的人才,人才層面的耕耘包含下列做法:

1. 證照考試:透過每年2屆「自動化工程師證照」考試,培育學生在自動化、機械方面的專長。此外,考量到現在機器人越來越多,不管是工業型機器人或服務型機器人都需要大量懂得設計、應用、系統整合的人才,今年12月起也將舉辦第一屆「機器人工程師」證照考試,協助業者填補產業人才缺口。

2. 會展設置產學合作專區:陳文貞笑著說,現今協會理事長卓永財(同時亦為上銀科技董事長)堅持展場一定要有產學合作專區,目的就是希望透過老師和學生配合廠商進行的一些研究,將這些成果展示出來,好讓其他人也認識到學界在這塊領域的能量,促成後續更多合作。產學合作專區所有經費,包含學生及老師的交通與食膳等費用,均由TAIROA與上銀科技教育基金會所負擔。

3. 舉辦競賽:參賽對象主要來自大學院校,有別於在校修習理論課程,競賽則是提供實務面的練習,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且不侷限於工科,參賽選手亦可邀請如設計、資通訊科系的同學共組團隊,綜合不同科系的技術專長進行競賽。

  陳文貞表示,相對廠商也透過展覽場合找尋未來的人才,自2014年起辦展以來,每年都規劃人才媒合專區,希望促成廠商與學生、求職者更多交流,今年展覽現場約釋出400多個智動化、機器人相關職缺,如機構工程師、軟體工程師、以及有相關知識背景的業務、銷售、維修人員;並與1111人力銀行合作,將徵才訊息於網路上曝光,1111人力銀行官網首頁設有「智動機器人」專區,只要展會當中或廠商提供職缺,全部都會彙整到該專區,延續、擴散展會能量。陳文貞也建議廠商們效法國外大型展會做法,「例如前年我去看德國醫療展,第4天幾乎都是醫學院的學生,所有廠商都很熱心地替學生們介紹,因為這一群人很可能就是未來的買主。」陳文貞認為展覽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同時也反映出產業發展的趨勢與脈動,產業推動成效也許無法在展會或是活動辦理結束之際看到顯著變化,但會慢慢發酵,例如:現在已有越來越多人投入智動化及機器人產業,這就是在產業推動上不錯的成果。

服務型機器人將成主流

  機器人的時代已是大勢所趨,是各國共同預見的未來,TAIROA與各國公協會、展會串聯,在合作過程中,對歐美、日韓、中國等地在推動工業4.0、生產智動化及機器人方面亦多方留意,和他國會展相比,陳文貞自信地道:「以多樣性的角度而言,台灣的展覽比他國其他展覽內容更多元、豐富。」她表示,每個國家展會主軸不太一樣,各有特色,例如:去大陸會看到大大小小機器人的樣式都很像,且包含零組件都是國產的,可見他們投入與仿效的速度很快。日本近年是他們做了很多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究,但真正轉成商品量產的不多;美國這部分就很厲害,他們可以很快地將機器人變成商品量販,所以我們看到許多服務型機器人很多都是從美國出來,不過,美國的自動化展中以應用為主,尤其視覺發展的趨勢較其他國家來得更為先進,如果要看機器人,陳文貞建議大家到拉斯維加斯的CES SHOW觀賞。

  法國與韓國則是以服務型機器人為主,尤其是韓國機器人展,與工業型機器人相比,服務型機器人大約占7成。陳文貞對此補充,工業型機器人與服務型機器人兩者之間的界線沒有那麼明顯,端視用途而定,「假設今天一支機械手臂的應用是在工廠進行製造,它就是工業機器人;若是使用在飲食、育樂、醫療或復健,就是服務型機器人。」她並且指出機器人的應用正逐步往服務型機器人去走,從所有產業分析的報告可看出,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遠大於工業用途市場至少4倍以上,堪稱未開發的一塊藍海。

零組件智慧化 台灣強勢立基

  雖說服務型機器人前景可期,但陳文貞呼籲業者在這一波工業4.0的浪潮,仍應先踩穩自身腳步,「以服務型機器人的部分來講,台灣從10幾年前開始就已投入資源在發展,大家一直在找所謂殺手級的產品,雖說很可惜那並不是那麼容易,卻因此累積了智慧化技術,可以應用到許多產業上。」她認為台灣現在不妨先著重在智慧零組件與智慧機械的投入,因為唯有零組件智慧化,才有辦法做到機械智慧化;做到機械智慧化,才有機會使各個設備連線,先確立根本與路線,才可能往工業4.0方向前進。「我覺得台灣回過頭來往這方向去發展是正確的,且切入點非常實在,如果有辦法將我們的智慧零組件、智慧機械發展起來,我相信在世界各國他們要走的工業4.0裡面,台灣可以扮演一個很好的角色,在世界工業發展絕對能佔有一席之地。」陳文貞說。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6年9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