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經濟景氣復甦緩慢,青年失業、所得分配與區域發展不均、成長動能不足,亟需政策性與系統性投入,推升整體產業升級轉型,尤其是針對中小企業的協助,根據2015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發布,臺灣中小企業有135萬家占全體企業97.61%,就業人數有866萬9千人,占全國就業人數78.25%,顯見中小企業對於吸納就業與平均所得分配有其重要的貢獻。特別是在經濟成長趨緩之時,如何協助中小企業持續成長,發揮靈活的經營特質,是推動經濟發展重要課題。
近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對歐盟各國、美國、韓國等國家的高成長企業研究結果分析,在各國中高成長企業僅占比約4~8%,但對於淨新增就業人數貢獻超過50%,由此可知,高成長中小企業是創造就業與提升經濟動能的主要驅力,各國政府因此正積極改善高成長企業所面臨的各種經營環境、法規、人才、資金或外貿拓銷等問題。
我國政府單位也委由台灣經濟研究院(2014)針對台灣高成長企業研究,國內約有1.5萬家的廠商是屬於高成長企業,其中約有95% 是中小企業,顯見中小企業實為高成長的驅動力,研究顯示,其中出口型高成長企業之出口與營收成長具有高度正向關係,國際佈局在高成長企業發展中,佔有相當重要之關鍵因素,而且在研究中指出出口型高成長企業也具有較高之創新能量及國際競爭潛力。
首先,何謂高成長企業?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定義高成長企業為三年期間的營業額或員工數平均年複合成長率超過20%,且觀測起始年員工數門檻至少10人的企業。有鑒於此研究,政府單位亦開始重視協助中小企業往高成長企業發展,透過輔導資源提供、高成長企業交流活動、電視案例報導及成果展廣宣等活動,帶動國內企業重視此議題,並且讓國內更多中小企業可以學習及如何操作也成為高成長企業的一員。
筆者有幸參與政府單位推動中小企業品質提升計畫,此計畫從92年起持續推動產業品質永續發展,歷經從「標準建立、強化品質意識」(92年~96年)、「強化品質、降低成本」(97年~100年) 、「提升品質、創造價值」(101年~104年)三個四年計畫階段,對中小企業建構完備品質制度、協助轉型升級注入品質經營能量以及協助中小企業成長、茁壯初具成效,計畫更以「塑造高值化經營模式、拓展國際市場」為計畫願景,透過接軌國際品質、驅動創新價值及拓展高值市場三大方向推動品質計畫輔導工作。
計畫於101年~104年四年中共有58個輔導案,主要輔導成效可分為二大類,第一類為「新價值鏈塑造」,主要成效包含法規/標準/制度/認證建立及新市場拓展,第二類為「推動高續航力」,主要成效包含企業核心強化及產業典範塑造,並且在協助中小企業獲得國家級品質獎項成果豐碩,以及產業價值鏈/群聚在全台北、中、南、東部平均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未來計畫將以此為根基,落實協助中小企業往高成長企業邁進。
有鑑於協助中小企業往高成長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新年度計畫亦改名「創新中小企業高質成長計畫」,以「篩選潛力企業,完善輔導機制」、「強化國際鏈結,拓展高值動能」及「形塑新價值鏈,掌握永續商機」三大方向推動計畫,透過建立高成長中小企業輔導推動平台、建構分類分級整合性輔導機制、建立中小企業品質全球鏈結整合服務接軌國際驗證、結合管顧業者推廣調適措施、深化2、3階供應商國際接軌能力、建構顧客經驗為核心之價值平台經營模式及強化領頭羊能耐營造創新場域推動重點進行執行內容展開。
對於提供中小企業量身訂製的輔導案,也將以四大高成長策略模式推動,一為「客製化與差異化」策略模式,以創新(系統整合、製程、顧客關係管理)及策略聯盟(設計)發展具優勢之產品與服務,二為「深耕核心技術」策略模式,透過開發前瞻技術、掌握利基市場及新增設備(產能擴張)以強化核心能耐。
三為「開發加值應用」策略模式,以建立策略聯盟(軟硬整合)、授權開發及成立合資企業等方式開發創新產品與服務,以及四為「拓展新國際市場」策略模式,連結國際人才與資金、參加國際性展覽、口碑行銷及布局海外智財等方式開拓國際新市場,期待透過輔導顧問專業知識協助及全程深入陪伴廠商解決問題,落實協助中小企業往高成長企業邁進。
經由對台灣高成長產業研究報告及歷年計畫廠商產業統計分析資料,後續推動中小企業高成長發展之重點產業,在製造業將以金屬製品、機械設備業為主軸發展,服務業將以批發零售、食品休閒業為主,並且針對製造業將以產業鏈上下整合、深耕核心能耐、核心優勢加值應用及國際市場開拓為主要發展策略,服務業將以客製化與差異化、跨產業多角化經營及國際市場開拓為主要發展策略,歡迎廠商及輔導顧問運用政府協助企業發展資源,建立自我的高成長發展策略,成為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一員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