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藤生機》讓芽菜「活著」上桌

瀏覽數:4929


【採訪整理/郭茵娜 攝影/譚縈繡 圖片提供/綠藤生機】

  2010年,3位同班同學,因為志趣相投、理念相符,並且都滿懷著「要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的熱情,因此一同創辦了「綠藤生機」,希望打造出讓地球永續的綠色品牌。他們以活體「芽菜」作為創業的起點,花了1年多的時間彼此互相磨合想法、討論規劃,慢慢地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2016年,更獲得「對世界最好的企業」大獎肯定。他們是許偉哲、鄭涵睿及廖怡雯。

  同為財金背景的他們,在專業領域方面可以很快互相理解,然而一旦跳到農業生產,個人的性格特色就開始凸顯,保守、積極各不相同,然而能讓他們一直緊密結合,並且始終朝著同一方向前進的共同價值觀,就是「利他」。

無法SOP的「活」產品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種綠豆芽的經驗,將種子泡水之後擺在沾濕的棉花上,過幾天就長出一株株的豆芽。種植過程看似沒有多大難度,卻讓3位臺大畢業的高材生,嘗到不少苦頭。

「一開始我們都想得很簡單,種芽菜不難吧?」綠藤共同創辦人之一許偉哲回想起來,笑言當時太天真了。

  在進入農業領域時,沒想到關卡重重、挫折連連。他舉例說:「每一棵種子在同樣的環境下,種出來的高度居然都不一樣,這麼小的事情我們都沒想到,一開始還會怪是不是種子品質有問題,但是後來才意識到這就是『生命』,生命是無法規格化的。就像同一個媽媽生養的小孩,也會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的不同。」

  不過,儘管就算無法追求產品規格化,也要達到產品品質的一致性。為了要掌控一致的品質,他們做了許多實驗,持續追求最適合芽菜生長的環境,前後花了將近1年時間才慢慢讓產品有了穩定的品質。

  「當芽菜種好之後,我們就想「活生生」地送到消費者手上,這應該不困難了吧?」

  結果卻又超乎他們的想像,許偉哲搖搖頭說道:「就拿產品重量來說,由於在市場端產品必須標準化,所以最後出廠的總重都控制在一定的數量,然而我們忽略了芽菜是活著的!在運送到客人的過程中,芽菜還持續在成長,所以當客人拿到時重量早已不同。因此後來我們翻轉原有的思維,謹記『活著』這件事,才一一解決問題。」

  曾經也有上架門市反應「綠豆芽都變成紅豆芽了!」原來綠豆芽在生長過程中會一度轉紅,因此綠藤也被誤解成送錯芽菜。為此,他們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負責產品研發的廖怡雯還親自製作綠光板,減緩芽菜行光合作用,讓每株芽菜鮮度都能維持在剛出廠的狀態。

  雖然過程波折不斷,但許偉哲表示他們3人從來沒有過放棄的念頭,「還沒成功,只是我們的技術跟不上,讓自己更加精進就對了。」

創業種子發芽的起點

  儘管他們對於創業的挑戰,不以為苦,但是家人對於這些原本將要出國深造,或是前景可期的高材生難道不擔心嗎?

  許偉哲誠實說:「家人一定會擔心的!雖然父母並沒有反對,但依然三不五時,就聽到他們憂心的關懷,所以我也化被動為主動,常報備公司的狀況,像一開始農場只有5個人,後來農場增加了10幾位,他們就覺得員工變多了,應該就是還可以啦。」

  而培育這個夢想園地的2位重要推手─臺大園藝系任教的「鄭正勇教授」,以及主婦聯盟共同購買運動發起人「林碧霞博士」,也是綠藤生機執行長鄭涵睿的雙親。「當初他們聽到我們3人要去種菜,其實是既期待又擔憂,雖然非常開心有年輕人加入,但是卻因為清楚臺灣農業的困境,也知道我們勢必面對重重的挑戰。」

  說起「綠藤生機」創辦的念頭,正是因為3位年輕的創辦人都曾近距離接受過林博士的理念洗禮,內心種下的創業種子也在彼此一次次的討論以及兩位長輩的協助下逐漸發芽。因此儘管知道農業並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不過有了家人給予他們最溫暖的力量,他們全都信心滿滿。

  「如果只是1個人,那或許會想一想就不了了之,但是3個人湊在一起,就有了付諸行動的勇氣與信心。」許偉哲表示,在那段尋找人生目標與生命意義的日子裡,3個人要一起「做點什麼來改變這個社會」的想法越來越堅定,最初成為他們夢想起點的載體,就是芽菜。

  「把人當作一個主體來看,如果希望生活能變得更好,那麼吃下去的東西就必須要是對的、合理的。」在企業理念成型的過程中,3個人很快聚焦到農業領域,希望能從帶給人們「安心又營養的食材」開始做起,也就是將「In the body」當作起點。

  這些小小的芽菜,終於孕育出一個偉大的夢想「綠藤生機」,一個從零開始的新創企業,3位創辦人用無比的熱情與堅持,終於實現了活體芽菜直接輕鬆上餐桌的理念。

省水90%落實綠色理念

  芽菜並不是非常罕見或昂貴的食材,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能吃得到,但是不同於市面上的芽菜,綠藤的活體芽菜總是直挺挺地站立著,盒子上一粒粒的水珠就是芽菜仍在呼吸的證明。而這也令人好奇,綠藤當初為何選擇投入活體芽菜的研發呢?

  「雖然市場上的芽菜白皙膨皮,卻不免讓人擔憂添加不當化學成分,但是芽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老老少少食用。」許偉哲解釋道,所謂的芽菜,就是作物的幼苗,而種子在發芽的過程中,需要非常多的營養素來支撐成長所需,因此芽菜的營養價值比一般成菜要高,尤其是新鮮現摘的,更能將營養價值完整保留下來。

  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安全新鮮的芽菜,綠藤採用創新的種植技術,跳脫傳統採收、漂洗、截切的動作,以完整保存芽菜每個部位(芽體、種皮、根)。

  「我們採用無汙染之全室內栽種環境,配合溫度、濕度、光的科技監控技術及發展出獨特的壓力控制與省水90%的水分管理技術,堅持不添加任何生長激素、農藥、肥料與滅根劑,因此我們的產品也拿到了有機認證。」對於一手拉拔的產品,許偉哲充滿了愛的目光。

  他認為,臺灣的農業技術享譽國際,然而就氣候條件來講,臺灣高熱潮濕,病蟲害相對較多,在農業的發展上其實有些吃虧,因此若能以科技來補足這一塊,對農業的未來將大有助益。因此,綠藤對於科技農業不僅樂觀其成,甚至更親身力行,將科技運用在芽菜種植上,並且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水份管理技術,能夠省水達90%,真正落實環保綠色企業的理念。

  「像有些芽菜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光,但有些則必須避光,這都可以透過室內種植環境的控制來達成。」然而,科技不只是運用在種植農作物方面,綠藤於2013年起,發展清潔保養的相關產品,正式從「In the body」發展至「On the body」,將品牌關心的角度從飲食延伸至日常用品。以同樣的理念為出發點,創新結合植物科學、重新定義「天然」──對肌膚與環境都好,以植物界面活性劑取代石化界面活性劑,以蜂膠取代抗菌劑等,希望提供給消費者成分安全、單純的清潔保養產品。

  一推出便在市場上獲得廣大迴響,更被彭博商業周刊譽為帶來「系統性的配方改革」。為了更推廣品牌及產品的永續理念,2016年起綠藤與新科金鐘獎最佳新人連俞涵攜手合作,邀請她擔任環保理念長,藉著專欄書寫的方式傳達綠藤的綠色生活概念。形象清新的連俞涵與綠藤一拍即合,成功吸引消費大眾的目光。

貼近消費者 投入第一線

  「創業後,市場教我們的事情,遠遠超過我們所學的。」許偉哲表示,綠藤的產品最終還是必須接受市場的考驗。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綠藤這個品牌,以及他們引以為傲的活體芽菜,他們3人積極拓展通路,並把握每一次的機會,就連親朋好友也都成為他們的宣傳大使。

  令人難忘的初登場舞臺,就是以「嚴格把關食材」聞名的主婦聯盟。當時求好心切的他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做了全面性的思考,並寫下一封文情並茂的文宣,跟著產品一起在主婦聯盟開賣。他們希望能藉著這次難得的機會,與消費者做到完整溝通。

  「當產品一上市,我們就獲得了不少肯定與迴響,鄭涵睿及廖怡雯接到了許多來電諮詢,電話多到他們都沒辦法回農場幫忙,但是客人回饋的內容卻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許偉哲說起這段意料之外的經驗。

  他們原本期待綠藤的理念與用心,能夠藉著產品的銷售獲得廣泛的傳播與支持,讓更多消費者了解活體芽菜的價值,以及吃芽菜的好處。結果,產品上市之後消費者所關心的反而是「要怎麼料理、怎麼吃、怎麼保存、要不要澆水、要不要洗、放冷凍還是冷藏還是常溫⋯⋯?」之類的問題。於是他們了解到,自己原本的想法離消費者有一段距離,因此他們很快地調整觀念,放下過去工作上所累積的經驗與既定的成見,並且決定走到市場去聆聽消費者真實的聲音,這是他們所學到重要的第一課。

  沒有其他競爭者,也意味著沒有先例可循!雖然成功在主婦聯盟打響了第一砲,但是市面上對於活體芽菜仍感到非常陌生,於是綠藤開始以僅有的人力頻繁地去參與市集展售,或是到百貨公司設點擺攤,更重要的是他們訂下了1年跑百場講座活動的目標,就算來聽講的只是寥寥幾個人的場次也同樣使出渾身解數。

  「一開始我們估算第1年應該可以擴充100個銷售據點,但一年下來實際上只有20幾個,落差相當大。」雖然這麼大的落差並沒有讓他們灰心喪志,不過許偉哲也坦言當時他們確實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於是就只好土法煉鋼,能做的就去做,甚至穿起圍裙在攤位親手包芽菜手卷給消費者品嚐。經過這樣的努力耕耘,慢慢地越來越多人看到綠藤、了解綠藤,後來還在知名連鎖百貨公司受到賞識,獲得擺攤推廣的機會,慢慢地累積出現在銷售通路越來越廣的佳績。

「利他」為中心 獲B型企業肯定

  從活體芽菜的種植開始,一直到成為市場上新興的科技農業明星,綠藤的成功絕非偶然,每一個階段的成長與成績,都能看出他們堅持努力的用心。最重要的是,他們的信念從沒有因為挫折而動搖,更沒有因為成功而忘卻,自始至終都在每個微小的細節處,盡其所能地帶入品牌精神。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正是因為他們成為了「B型企業」的一員。

  「綠藤是臺灣第3家通過認證的B型企業,透過更多元的發展、更深入的社會參與,我們希望綠藤能在日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成為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許偉哲表示,要通過B型企業的審核並不容易,而且B Lab(美國B型實驗室)每隔2年就會重新評比一次,確保它對社會和環境可以真正產生正面影響力,而這也成為綠藤時刻追求進步不敢有一絲懈怠的強大動力。

  2016年綠藤在全球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B型企業「對世界最好的企業」大獎,這不僅表示綠藤所堅持的方向是對的,同時也得到國際的認同與肯定。

  綠藤關心的視野層次也逐漸提高,從「On the body」進而成為「Around the body」,只要與人相關的,與環境相關的,綠藤都希望能盡一份心力,而實踐這個目標的方式,就是成為臺灣B型企業的典範。

  因為了解「想要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先壯大自己」,因此綠藤在未來的規劃中,仍舊充滿許多積極的作為,像是每年參與世界地球日的活動,2017年更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聯合主辦「綠色生活21天」的主題活動,希望透過21天,每天一件可以在生活中做些改變的小事,鼓勵更多人養成一個更綠的生活習慣,同時也透過串連消費者,能發揮更大的綠色影響力。另外在產品包裝方面,綠藤也積極與塑膠中心合作,預定將推出臺灣第一個獲得碳足跡認證的包裝盒,寫下綠藤追求環保的新頁。

  綠藤以「利他」為中心,本著「對人更好、對社會更好」的初衷,一步一步成長茁壯,如今儼然已是生活及生鮮消費市場的一股清流。追求利益或許不是企業成立的唯一目的,綠藤用不一樣的面貌,展現了全然不同的格局,並走出科技農業的新坦途。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7年4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