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俊毅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東方IC】
難得周休二日,搭車來到花蓮不經意往遠山望去,卻發現砂石車蹤跡出入頻繁;點開電腦,看著衛星地圖,卻也發現國外也面臨著相同的情況。根據2016年聯合國國際資源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 IRP)的報告指出,全球原物料開採量從1970年的220億公噸到2010年的700億公噸,在不久的2050年,根據官方估計,當人口將來到90億人,每年將向地球索取1,800億公噸的資源。自然資源正以飛快的速度劇減,這嚴重地影響了人類的健康與生活品質,試想,假若在未來的不久,貴金屬被開採殆盡,於是物以稀為貴,原本的貴金屬就更貴了,手機再也不是人手一支的日常用品,而是另類的「奢侈品」了,我們難道只能看著這樣的未來逐漸逼近嗎?
對此,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就職演說表示:「我們不能再像過去,無止盡地揮霍自然資源及國民健康。所以對各種汙染的控制,我們會嚴格把關,更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更將「循環經濟」劃入「5+2」產業創新的名單內。
有「錢」景的志業
那麼循環經濟是什麼呢?許多人都會把循環經濟跟資源回收搞混,但是傳統的方式通常都是「降級回收」(Down Cycling),再回收的物質無法回到最初的品質,甚至浪費了更多的資源,這就違背循環經濟的本意了。
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由於中產階級的增加造成了自然資源加速挖掘;但也隨著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共享經濟將成為未來發展大趨勢。而共享經濟,正好是帶動循環經濟的主要推手,讓產品的最終擁有全從消費者轉移到企業手上,間接造成企業設計產品時,開始注重容易拆解,以利降低維修成本,零件還能再利用。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投入循環經濟不再只是因為本著一顆熱愛環保的心,而是知道這是一項有「錢」景的志業。
在倫敦和倫敦都在街頭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的自動化垃圾桶,即將爆滿還能通知人員清理,預估可以大省70%成本,這項產品也已經在中國街頭現身,但台灣的晧揚環境科技的目標不只是如此,他們有野心想要改變世界的資源回收習慣。
在台灣,垃圾收費方式不外乎是垃圾隨袋徵收以及隨水費徵收2種,但最常看見的是沒有動力資源回收,又或者推廣環保的機制,落入得多買1個專用垃圾袋的弔詭現象。於是iTrash推出智慧城市垃圾回收整合系統,直接以垃圾重量來計費,同時更增加資源回收的選項,同一套系統讓你可以付費丟垃圾更可以投入資源回收來賺取回饋金,利用這樣的誘因,來加強民眾對於資源回收的意願,從源頭就開始,未來只要帶著悠遊卡等電子票證,就可以完成這個步驟。晧揚的野心不僅僅限制在台灣,它的註冊商標已經從歐盟、美國、日本註冊到中國⋯⋯等地,未來有望在外面旅行的時候,還可以在街頭看到熟悉的垃圾回收系統。
挖出台式新資源
循環經濟是一種擁有多種可能性的模式,不知道當你將寶特瓶回收的時候,是否有想過這些回收後會轉換成甚麼型態,是被掩蓋在垃圾掩埋場,被用高溫燒毀,或者重製成嶄新的寶特瓶⋯⋯。在這個萬物都要講求生產履歷的時代,寶特瓶的回收也不能例外,遠東新要知道寶特瓶的前生今世,於是今年初建置了Bottle系統,在台灣就有50多間供應商,不同區域來的寶特瓶,是哪幾間廠商來的、回收率多少都可以查到,並回饋到生產線,比如:哪家歷史記錄比較不好,挑瓶機甚至洗瓶機就要多加點鹼液去洗,」整個製程從「進廠─生產─出廠」,透過系統都可以加追蹤密碼,DNA是自己的,只有遠東新知道如何去偵測,在這個系統的幫助之下,讓循環經濟可以更有效的利用。
如同本文開頭說到,地球資源衰竭的速度只會增不會減,半導體及電子產品必備的貴金屬的可用年限已經低於50年,這樣的危機連Apple都不能倖免,Apple甚至打造出1台配置有29支手臂名叫Liam的機器人,11秒能把iPhone拆卸完畢,留下可重複使用的零件和材料,1年可以拆解120萬台iPhone 6,雖然相較iPhone的銷量來說遠遠不足,但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開始。但這些回收的貴金屬該如何回收再使用?假如透過原本的方式,除了只是變成1塊無法再利用的金屬磚外,卻在製程中造成莫大的汙染,這也失去回收的意義了。優勝奈米看到這樣的商機,開發出無毒的濕式製程,將半導體上面的黃金剝除下來後,矽晶圓重新提煉,變成半導體或太陽能可以用的矽晶圓;再以自動機方式,利用剝錫滾動的方法,經由撞擊,讓原來插在上面的元件因為錫的剝除後自動掉下來,而掉下來的元件再用多層板的篩選機去分類篩出,「不論是比較大的CPU或是比較小的電容都能篩出來,這些都擁有很貴重的黃金,剩下的鋁、銅板、電池、塑膠則交給各自的專業回收商,達成分工合作的目的,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各項資源回到原本的面貌,可以回收再利用,才是循環經濟的真正意涵。
台灣雖然本身礦產資源不足,但是透過循環經濟的新商業模式,或許可以弭平這樣的短處,不只節省成本更可以開發新資源,成為中國、東南亞等區域的循環經濟典範,就看本期《能力雜誌》的深入報導。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7年1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