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現場改善之產業智機化實務概述


  對於製造業工廠與生產工站間的都是機械設備、人員物料,理所當然會把自動化、省力化部份當作是首要工作,深入探討這不光只是對於機械設備與人力調配的掌控,而是生產單位與末端客戶及供應商間整條生產鏈的組成,必需整合數據資訊,以提供足夠的訊息專業分工專業各司其職。

  依照政府的「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將透過感測控制(Iaas)、聯網平台(PaaS)及軟體服務(SaaS)等三個方面,達成高度客製、滿足客戶需求,提升產業競爭力。

  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的功能在於協助客戶規劃短中長期智機化目標,結合精實生產的相關改善手法,數據化整合基礎生產單位反饋資訊,協助企業進入工業4.0範疇。

  圖1說明產業智機化於製造業的輔導規劃推動時程:

  • 1-2年精實管理相關之基礎工作改造
  1. 各項產品品質穩定度確認
  1. 各產品線模組化規劃(ERP內大數據分析,包含各類包材)
  1. 各產品線工作中心設計與工廠佈局調整
  1. 各產品標準製程及工時
  1. 各項物料定容/定量/定位之設定完成
  1. 應用ERP系統,簡化流程,縮短交期
  1. 訂單能見度提升(與客戶的合作方式調整/強化應用BI能力)
  1. 訂單接單模式調整與工單開立方式調整
  1. 研發部功能區隔(R&D職責重新規劃)
  1. ERP系統基礎資料錄入PDM/CRM系統應用強化
  1. MES系統導入規劃
  • 3-4年設備聯機與MES系統導入(智慧生產)
  1. 設備聯機必要性評估與聯機項目決定
  1. MES系統導入範圍確定與導入
  1. 拉式生產方式規劃與配合MES系統改變為發料模式
  1. EMS系統與SPC系統導入(與MES系統連結)
  1. 設備蒐集資訊與ERP成本資訊之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1. 生產效率管理制度建立與派工模式建置
  1. WMS系統導入規劃(含AGV應用)
  1. PDM系統與ERP/MES系統連結
  1. B2B運作模式規劃(目標前10大客戶,可結合CRM系統)
  • 5-6年智慧服務及效能評估
  1. 重建關鍵績效管理體系(利用系統來進行計算)
  1. 深化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方式,協同經營(如代客管理庫存)
  1. 連結供應鏈及重要協力廠,縮短研發/開模交期及採購交期
  1. 建立BI分析資料庫結合市場分析資訊,應用至市場開發/產品研發的決策
  1. 設備自働協調的導入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
  1. APS系統導入評估

  以上的規劃步驟以實際輔導企業舉例來說,

  • 感測控制(Iaas)於企業輔導

舉凡基礎生產設備、人員物料之製造構成單位,附加感測裝置於生產單元如電動起子、輸送帶、零物件盒、崗位訊息、電器開關等,有別於只是把設備自動化、省力化,需要能夠把各生產單位所產出的即時訊息,透過資訊收集MES系統整合到生產排程系統,做到即時的訊息反饋,協助生產決策。

  • 聯網平台(PaaS)於企業輔導

主動式感應器即時自動蒐集反饋資訊後,即可圖像化生產數據,做到設備智慧聯機,包含物件移轉與人員報工,具主動反饋之工廠製造執行系統MES,即可充分讓生產管理人員掌握生產進度,並可立即處理影響生產進度的各種異常問題。

  • 軟體服務(SaaS)於企業輔導

透過(MES)整合設備聯機資訊後,協同先進生產排程(APS)與倉庫物流管理 (WMS)串接,可連結企業資訊整合系統(ERP)、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產品開發管理系統(PDM),進而協助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分析(BI),邁入智慧製造。

  一般輔導顧問的功能於製造業在基礎設施IaaS佈局上,相對於智慧製造的根基需能依現場實況斟酌精實管理重點,突破傳統思維引導智慧生產,但瓶頸在於企業能否大量挹注資源,全面進行基礎設備智能提升,所以PaaS和SaaS的功能佈局就需要外部廠商的參與協助 ,顧問對於企業的了解與基礎智能規劃將起重要的關鍵影響。

  透過平台的整合與服務的創建,相信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廠商,橫跨IaaS與PaaS,甚至到SaaS上,提供完整的產業智機化解決方案與跨平台整合資訊;再來就是推動工業4.0產業智機化的人才欠缺,因此對於規劃後工作的推動與效果驗證,也欠缺統一的衡量標準與步驟,這也是一般較不具規模的企業難以推動的原因,相信未來也將針對此人才需求培訓有進一步的整合空間。

 

更多資訊請參考
製造業智慧生產規劃與建構

是否您企業的生產排程、良率監控與生產數據管理還大部分依賴人工?面對顧客的小量多樣化生產需求與各種緊急插單,是否讓您忙於應付?這些問題在智慧製造的情境中,都將得到更好的解答。未來智慧生產將不再是企業競爭優勢,而只是基本競爭條件,CPC將幫您從現狀走向未來。

猜你喜歡
*
企業導入智慧製造3大思考基礎

智慧製造已是未來的製造業趨勢,這幾年智慧製造專案的輔導診斷經驗,個人覺得企業要進行智慧製造的導入,可以三大思考方向,就是1.企業經營管理面、2.資訊系統建置面、3.聯網設備建置面

*
傳統製造業轉型智慧製造的關鍵

在智慧製造工業物聯網的浪潮來臨下,生產力中心顧問在傳統製造業面對智慧機械製造生產轉型升級中扮演關鍵性角色,但如何協助廠商各階層人員能儘速吸收,瞭解傳統生產與智慧製造當中的差異,並以團隊跨部門合作方式,持續推動工業物聯網改善對策與成效檢驗,進而紮根人員形成一股風氣,促進公司的成長與競爭實力,也就需要顧問能率先掌握產業先機,以輔助廠商能得到最有效率的轉型升級推動能量。

*
淺談建置智慧生產線的實務關鍵概念

使用感測器和應用程式設計介面,透過Internet等網路連結、連接和傳輸數據。通過以數位格式收集數據和交換資訊,物聯網的應用成為工廠、公司和社區數位化的基礎。隨著無線電頻率識別(RFID)、即時分析、機器學習和雲計算等不斷發展先進技術的融合,物聯網的應用從工廠運營傳播到商業區和家庭,滲透日常生活。建立機連網系統,即時從機器中取得各項數據,經由MES系統的整合資訊與統計分析,將各項管理資訊即時呈現,顯示在即時看板中,讓公司經營者及管理層能夠即時判斷資訊,以確保交期及品質能夠達到客戶要求的目標。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