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導入智慧製造3大思考基礎


  智慧製造已是未來的製造業趨勢,這幾年智慧製造專案的輔導診斷經驗,個人覺得企業要進行智慧製造的導入,可以三大思考方向,就是1.企業經營管理面、2.資訊系統建置面、3.聯網設備建置面,說明如下:

  1. 企業經營管理面

企業經營管理面是最重要的,其中當然也包含生產線的流程管理、現場績效管理,尤其台灣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還在追求自動化,更遑論要邁向更具有智慧的產線升級了,要先穩固內部的流程,並提升智慧化、AI等觀念,思考MES導入的可能性。

另外,企業要邁向智慧製造,也可以由某部分機台或某部分流程開始調整,透過局部績效的呈現來討論未來改善的步驟與方向。

  1. 資訊系統建置面

在資訊系統建置面,應考量目前企業內的資訊系統、資料庫布置狀況,來思考未來智慧製造導入後之系統建置與串聯方式,另外有許多企業並未建置對外聯網的主機、網路系統,在未來需要建置由遠端可監控產線的功能上,也會需要調整現有的資訊環境來應對,而這些都是在導入智慧製造前應該先思考的問題。

  1. 聯網設備建置面

在聯網設備建置上,需要考量目前的機台設備是否具有取得機台數據的感測功能、聯網功能,如果目前的機台屬於老舊機台,並未具備數據聯網功能,則需要思考如何透過加裝感測器、傳輸模組來達到此功能,另外在生產現場的環境是否適合無線(Wifi、紅外線、藍芽…等)或有線傳輸,達到不影響作業員操作又可以達到訊號不被干擾的布置方式。

  整體來說企業導入智慧製造需要提升經營管理面、流程改善,並需要檢討目前的資訊系統與現場機台狀況,有這些基礎的認識與構思,會讓企業邁入智慧製造更順暢。

更多資訊請參考
製造業智慧生產規劃與建構

是否您企業的生產排程、良率監控與生產數據管理還大部分依賴人工?面對顧客的小量多樣化生產需求與各種緊急插單,是否讓您忙於應付?這些問題在智慧製造的情境中,都將得到更好的解答。未來智慧生產將不再是企業競爭優勢,而只是基本競爭條件,CPC將幫您從現狀走向未來。

猜你喜歡
*
在工業4.0下,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的需求思考與發展

「工業4.0」為企業近年來發展的目標方向,但對常聽聞的「工業4.0」與「智慧製造」是否有其差異?以及企業在導入「智慧製造」前應考量的重要觀念到從生產各管理面向的推動發展,皆將於內容中闡述說明,最後並提供企業規劃佈局的方向,以利於未來推動並落實轉型升級。

*
智慧製造時代企業的基盤-知識管理

智慧製造時代來臨,多數企業想到硬體提升、設備升級,但這些互聯網裝置需要成功的運作,乃需透過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而大數據的基礎則是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成功導入知識管理為企業轉型升級紮根?

*
企業於導入智慧製造前必要的自我審視項目

企業在導入智慧製造前,除了評估有關智慧製造相關的IT及OT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需針對企業內部其導入智慧製造的目標是否明確、相關的管理作業方式是否符合智慧製造的需求、現有系統的應用狀況、企業於財務及現場的管理水準、基礎資料的建置狀況…等,皆需要進行仔細的評估,才能在評估導入智慧製造相關需求技術與系統時,清楚的了解企業自身的需求與差距,進而在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的目標下,展開其發展願景藍圖與短、中、長期的發展策略及規劃,讓企業得以在導入相關的IT及OT技術的過程中同步的提升企業管理水準,最終達到預設的願景目標,徹底的完成智慧製造的轉型工作,並取得應有轉型效益。

*
智慧製造關鍵技術應用-以日本企業為例

日本企業在豐田式生產、工廠E化、創新價值、綠色永續、提案改善、全面品質管制等活動,都引領世界爭相效尤;藉由本文分享三家日本企業的發展經驗,深知各企業達成智慧製造之前,必須從管理基礎的建構開始,同時也務必要在企業內部建立穩健的基盤,企業的轉型才能有效落實、升級才能永續。

*
國際智慧製造數位化解決方案廠商之發展趨勢觀察

收集智慧製造數位化解決方案廠商案例,並以台灣經濟部工業局資技服廠商能量登錄向度作為分類,將廠商之服務與應用範疇(雲、管、端)作為分類象限,觀察國際SI廠商發展的策略與服務能量之定位,並從這些標竿個案中整理出相關的觀察,期望能得出業者發展洞見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