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食育基本法」已在日本施行長達十年以上,其法案基本內容是以家庭、學校、地區團體等,進行多方合作,並透過實作、講習等教育方式,建立學童正確的飲食觀念;目前台灣在各方單位的努力之下,由中央及各縣市政府主導也積極推動「食農教育」的相關法案推動審核。希望藉由各地方政府的推動,能凝聚相關的單位及團體的力量,讓台灣的食農教育基礎更為深厚,並且教育下一代更好的飲食觀念。
二、食農教育各國發展與推動
有鑑於各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團體大力地推動,台灣食農教育發展觀念已漸漸深根,而中央單位更是積極的希望能透過多方管道讓更多人了解食育的作用及重要,目前台灣各級學校、社區、地方政府、私人企業、機構…等,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且透過教育、互動的模式,為下一代引導正確飲食觀念,希望透過食育幫助學生,認識健康飲食與其所帶給環境的正面意義,而在國外其實也有許多相關的案例。
英國的倫敦亞非大學內,有一食物社團「Food Co-op(食物合作社)」由學生自主組成,學生們自行透過可信賴的管道,取得在地生產的有機食物,將其銷售並以合理的價格供應給校園裡的學生,並且在校地附近租耕地,並加以栽種有機蔬菜自行販售。美國亦在各地,不分城鄉、不分規模大小,在多所公立學校中推行「從農場到學校」計畫,並將每年10月訂為「全美從農場到學校之月」。
三、食育與互動智慧科技運用結合推廣
食農教育的發展已行之有年,但我們所了解的都是實地體驗、現場教學或由生活中導入,卻很少聽到、看到能將線上實作或運用科技產品導入教學的案例,目前也從未有一套正式的「食農教材」可供使用;有調查、研究顯示,孩童的學習模式,如以一般讀書方式進行,投入率只有約20%、加入聽覺則會成長10%、加上實做,則可成長至60%以上;若可將學習型態結合,成效便可拉高至90%之多整整成長了30%(蘇妍臣,2017)。
現在也有一些私人企業、團體,自行研發或撰寫食農教育相關學習網站、資料、手冊,某一私人團體,也將時下最流行的桌遊,套桌上食農教育概念,以可愛的卡通人物圖案與小故事的引導,讓小朋友產生學習上的興趣;而相關單位發現在教材上加入有聲及互動,更能吸引學童注意,也能加深印象。
然而在這科技發展純熟的年代,我們應該思考是否將現今的AI科技、網路科技等,融入學校教學、家庭教育等;而公部門團體,是否應優先考慮將教材統一,且可採線上教學方式與學生作互動,如開發「開心農場」、「魔獸世界」等相類似之線上食農教育遊戲,不僅可在一般教學單位使用,也可將其使用至特殊學校使用,發展多種語言及無障礙使用等。
日前於台北資訊展中,也有業者為節省營養午餐人力,將機器人與收餐盤的工作做結合,發明了自動收送餐盤的機器人,只要將餐盤放置機器人手上,機器人收過餐盤後再沿軌跡回去,也可將軌跡設置於各餐桌走道之間,機器人則可以將餐點分送至各餐桌,不但可大量減少人力成本,也可簡單控管數量與時間配置;類似這類結合科技所發展出來的應用型機器人,目前鮮少聽聞用之於食農教育之中,也許我們應該突破傳統教學的方式,創造屬於這世代的全新科技教材。
結語
各機關團體目前正努力推廣這股食農風氣,希望透過食育幫助學生,認識健康飲食與其所帶給環境的正面意義;我們相信從國、中小校園出發,於一般課程中增列其教育課程,包含:食品科學、營養成分,及如何料理健康的菜餚;藉由豐富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學習到認識食物、珍惜食物與烹飪樂趣,透過這樣基本的飲食課程,更能帶動更健康的飲食觀念,也希望可藉由在學校所學的課程中,學生們能將其引用至家庭生活,在任何時間可與家長共同研究,於研究過程中由家長啟發孩童的學習興趣,建立孩童健康飲食的正確觀點,在過程中讓親子間有很良好的互動,對培養親子感情也有很大助益,期望透過在學校學習能運用到生活上,讓孩子學習獨立生活,同時在準備菜餚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到食物的歷史與文化,倘若能將進步的智慧科技融合於其中,相信對於在食農教育的推廣上,是一大的進步。
【資料來源】
- 賴郁薇(2016),日本內閣推《食育基本法》台灣版本在哪裡?,上下遊
- 從農場到學校 告別肥胖,全球中央
- 余宛如(2012),來自學生的飲食自覺~英國大學校園的食物運動,主婦聯盟
- 林彥輝、柴幗馨/林韋佑(2017),農業行銷這樣做!日本研究顯示:認識農民,能吸引大眾主動參與食農教育,科技農報
- Clitier Chen (2012),小地區大力量,從地方農會開始扎根的食農教育,上下遊
- 張瑋琦(2014),拯救日本農業高校─以農、食、生活為主題 營造魅力農校,上下遊
- 芒果社企,越玩越營養的桌遊,「食物王國大冒險」啟動
- 果力文化,為孩子開啟新良食運動:MiniCook理想的食育生活,聯合報
- 蘇妍臣(2017),掌握學齡關鍵期,聰明食育三招搞定!讓孩子的溫拿人生贏在起跑點,好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