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控制的領導:向探戈舞者學習授權技巧

瀏覽數:2594


  當一個領域遭遇瓶頸時,觀察其他領域中司空見慣的「常識」,往往可以得到突破性的進展,也就是把「跨界思考」當成是創新的重要來源之一。舉例來說,西元2000年左右,國外興起了一股把武術應用到溝通與領導層次的風潮,這些西方人像是挖到寶藏一樣,發現東方的神秘武術精神能解決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因此發展了許多像是口語柔道(verbal judo)、口語合氣道(verbal aikido)一類的學說,風行一時。但武術的思維始終是奠基在攻防之上,若要應用到領導層次之上,筆者認為或許從「舞術」出發思考,會更有啟發性。

  舞蹈有各種形式與用途:有用於體育休閒的、敬神祭祀的、有用於表演的、也有用於社交的,共同點就是會隨著「音樂」起舞(這很重要,否則只是扭動肢體,我們接下來會提到這個概念如何運用到領導上)。其中最適合領導理論借鏡的類別莫過於「雙人舞」,這是因為雙人舞十分明確的具備「領導者」(Leader)與「跟隨者」(Follower)兩種角色。

  而根據筆者的觀察,雙人舞中又以「阿根廷探戈」最適合從中發展領導相關的理論,恰如Scrum之父傑夫·薩瑟蘭(Jeff Sutherland)在其暢銷書<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一書中,曾經就直接拿「探戈」與「合氣道」來說明敏捷管理的境界,相信也是看到了這些古老智慧中的深奧內涵,與對人性的掌握。

  「阿根廷探戈」是一切探戈的起源,有別於經過系統化、標準化的「國標探戈」,它興起於19世紀初期,在1935年代進入黃金時期,卻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導致與世隔絕,也讓英國人制定的國標舞成為主流。直到近代,它又重出江湖,再度掀起全球熱潮。

  原始的探戈不強調背誦與記憶舞步,而講求即興、展現個體的差異與特質。初次見面的男女,即使是第一次聽到的曲子,也能翩然起舞,表現出有如排練已久、協調而完美的舞步。許多受過其他舞蹈訓練的舞者,都會訝異:它是怎麼辦到的?

  如果說國標舞就像是制式的「SOP」,永遠趕不上消費者的變化,而阿根廷探戈就像是變形蟲組織,隨時準備因應環境需求變形與進化。筆者初次接觸時,不禁感嘆,這不就是組織大師羅素·艾可夫(Russell L. Ackoff)所提出的「交響樂組織」、或敏捷式管理一直追求的「自組織」概念嗎?大師認為組織是一個完整系統,而管理學思維將系統切割成領域,用微觀管理與控制的思維駕馭,反而難以協調。唯有視為一個整體,才能讓獨特的個體展現出過人的績效。

  言歸正傳,我們就來仔細剖析一下,到底「探戈」中有什麼可以借鏡的:

明確的組織文化

  正統的探戈舞蹈中,「音樂」有其嚴謹的格律與播放順序,負責播放音樂的DJ也是需要長期養成的專門職業。樂團之間有明確的派別:有強調速度的,也有強調情緒的,各自的詮釋方法不同。探戈之所以能做到即興演出,主要就是無論男女舞者都必須學習認識音樂:什麼樂器要用什麼方法表演?哪位音樂家輕快、哪位音樂家風格沈重?都有大概的共識。所以即使男士來自英國,女士來自日本,所學流派不同,由於他們對音樂的認識大同小異,因此詮釋的方向也不會差太多。

  好的領導風格奠基在明確而強烈的組織文化之上,就像一首好曲子一樣,不但風格明確,更因為透過充分的教育與傳達,因此組織內的成員都很清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否則就算出現了具有魅力、能收攏人心的領導者,他所率領的團隊也可能無法與整體融合,導致與整體格格不入,越有向心力的團隊、反而會和組織的目標背道而馳。

不控制的領導

  一般人很難區分領導和「控制」,但在探戈裡面,領導是「清晰的表達我想要去的方向」,亦即目標和願景,不會猶豫搖擺、也不會模稜兩可;而跟隨者並不是聽命行事,而是「詮釋」帶領者的想法,並用自己的特質呈現出來。這往往會導致領導者預期以上的驚喜成果,而被領導者因為產出以及認可獲得成就感,形成一個正向的互動循環。當然,領導者若是眼光獨具,能給予正確的方向與願景,當然會讓被領導者更加的信服。

  只強調意圖,其餘交給團隊即興發揮的做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在軍事與戲劇領域早已行之有年,2019年4月份的哈佛商業評論也有一篇專稿特別討論這樣的領導策略(註一)。

互為領導

  領導者雖說負責大方向,但跟隨者則有權決定執行的方式。在探戈裡,女士是可以透過各種身體訊息來表示「自己不想/不能做某個動作」,因為領導者可能會因為同理心不足而導致下達了錯誤的命令。這一點早在孫子兵法<九變篇>中,就提過「君命有所不受」的概念。因此在執行面上,讓執行者領導,才能順應時勢,做出變化,也就是所謂的「自組織」團隊,這在「敏捷式管理」中也是相當重要的概念。

製造空間

  在探戈中,如果男士希望女士往某一方向走,靠的不是推拉之力,而是製造出一個空間,讓女士「不得不」走進去。這就呼應了學習型組織中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家的說法:結構影響行為。就像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 和凱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在<推力>(Nudge)一書中所強調的:與其強迫和要求人們改變,不如設計一個指引人們做出選擇的「結構」,這也是領導者在不仰仗魅力的情況下,最有效的工具。

  領導和其它管理科學不同之處,在於「人」的成份居多,也因此更偏向藝術的層次一些。如何做好領導,或許並不適合從機械式的觀點來類比:人並不是「齒輪」和「螺絲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也不該透過「切割」、「控制」和「修理」來管理的。從與人相關的技藝與學問裡尋找答案,可能又更加的貼近人性:「柔道」的精髓在於使對方的立場僵固、從而破壞之;「合氣道」則發現,要跟別人站在同一邊,才有機會改變對方立場。而「探戈」則透過「不控制」的領導,讓人不靠語言就能神奇的指揮對方共同完成一支藝術品般的舞蹈。當科學與機械思維無法解決問題時,有時回過頭從歷史與文化中探究,反而能找到更多的經營智慧。

 

註一:<三步驟教你如何要求明確、大膽授權>,約翰.海格三世 John Hagel III , 凱西.恩格伯特 Cathy Engelbert,哈佛商業評論,2019.4.8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