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的商品或服務,不外乎能滿足以下三大條件:一是市場有需求,二是企業有所獲利,三是核心技術掌握在企業本身。目前仍能在瞬息萬變的趨勢環境中持續經營,且立於市場不敗之地的企業,除有賴於經營者勇於投入資源的膽識,以及一群對的成員與團隊組合,更具備ㄧ些關鍵的因素,如聚焦對位的目標市場、優質獲利模式、有效成本管控、健全的供應鏈、適當的行銷管道與滿意的顧客服務等,最主要還是能持續不懈的創新改變。
其中創新的議題,知易行難。有鑒於企業多受限於資源,雖戮力想在日新月異的競爭紅海中求新求變、樹立長期市場上的長青地位,但往往經過一段努力,常陷入如「只能是追隨者」、「產品叫好不叫座」、「開不出產品規格」、「風險難以評估」等的發展瓶頸而停滯不前。雖說有高達95%的創新都以失敗收場,但企業實不宜以此為藉口,捨棄以創新求永續的機會。
企業的創新為何失敗居多?
根據美國創新大師賴瑞‧基利(Larry Keeley)的說法:“企業創新很多是靠著期望或習慣去做,而不是基於證據”。這句話點出了一般企業之於創新總不求方法,常常上位者一聲令下、下面劈頭就作,結果往往草草收場、失敗作收。而這裡提到的“基於證據”,講得是創新過程沒有足夠的評量標準,當事者從頭無以了解成敗的關鍵因素,過程總處於不知所以然狀態,結果不是面臨很大的風險,即使僥倖成功,企業通常也無從知道是否有能耐持續下去、或能持續多久。
根據本中心所輔導過的創新案例,為避免企業將創新淪為空談、內部創新方案泡沫化,以及面臨十之八九會失敗的風險,再度提出之前本中心專家顧問曾介紹過的CBIS(CPC企業創新系統CPC BUSINESS INNOVATION SYSTEM)工具手法,這套工具因從顧客角度出發,且強調系統面循序漸進之步驟,又重視過程中的測試驗證,因此對企業創新成功率的提升是有所助益,而且透過工作坊的團隊學習,操作難度不致過高,在此特別推薦介紹給資源有限、又想積極投入開發商品或服務的中小企業,讓企業創新有跡可循。然而企業針對這套創新工具的使用,有必要先考量以下兩大關鍵要點,以免在創新的過程中又徒勞無功。
一、組成”對的人”並以專案團隊來運作創新
無論公司內是否已編制有研發單位,在經營者的全力支持下,找到對的團隊成員,透過跨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以破除日常因部門專業領域所導致的本位主義之障礙,並經由專案所設立的明確目標,清楚界定研發時程、產出標的、跨組分工、需求技術整合等專案範疇,過程中團隊運作必然需以公開透明的資訊隨時進行溝通。
二、以系統思維與方法執循序漸進
以上所提及的團隊運作,需求架構於一組可反覆操作的創新工具方法之上,讓創新有所依循,且不致因無藍圖而失焦發散。這套爲發展企業創新的運用工具,應具系統性、簡單好用、又可反覆操作的特質,這裡所介紹推薦的CBIS --CPC企業創新系統(CPC BUSINESS INNOVATION SYSTEM),從機會探索、使用者研究、創新發想商品、商業模式草圖等各階段循序漸進,並於過程中強調有計畫性的簡易測試驗證及修正方法,是一套很適合中小企業以團隊運作、可事半功倍的研發管理手法。
所謂系統思維,就是把目標對象視為系統,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中綜合理解目標對象,具備有整體性、縱向與橫向的合理聯結,以及動態性的性質,也因此需求利用團隊智慧進行思考,減少個人思維的局限性。CBIS需求團隊運作,且各階段運作強調相互連結,如在分析機會探索的趨勢條件中,需連結使用者期待與環境之間的限制或機會,而基於使用者研究產出的顧客功能性、社交性、情感性的需求所設計出來的產品,再勾勒出具體可行的商業模式,每個關鍵階段需要藉由計畫性的測試規劃,驗證過程中的假設論點,以驗證相互之間的關聯度。
這樣的過程通常不會一次到位,但透過小組密集、反覆的聚焦討論,產出符合市場需求、內部技術、有獲利空間的創新方案是大有可能的,而且經此系統性縝密思考的過程足以降低商品化之前的風險,提升創新的成功率。對此、若團隊不熟悉CBIS的系統性操作工具,建議前幾次可請專家顧問以工作坊的形態到場指導,藉此培養企業內部種子成員對此工具的熟悉度,並使其確實掌握手法運用的關鍵,以利後續由內部種子成員帶領創新專案的團隊運作。
企業創新,雖萬事起頭難,但若能以上述兩大關鍵要點,加以掌握跨部門團隊專案運作及務實執行系統化的創新方法,確實建立內部的創新模式,並持之以恆,將創新形成內部必要的企業文化與DNA,相信企業在不斷洶湧而來的各種挑戰中能從容面對風險,隨時以新動能創造新的成長能量。
【資料來源】
- CPC企業創新系統技術手冊
- kknews.cc/zh-tw/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