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容皿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東方IC、Gettyimages】
隨著全球陸續從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封鎖中解脫,各國政府想盡辦法重新振作幾近停擺的經濟,不惜追加預算、擴大舉債以紓困。由於外需強度並非政府能完全掌握,因此只能藉由財政措施來提振國內的消費和投資,帶動內需成長,進而擺脫經濟大幅衰退的困境。
就拉抬民眾掏腰包的意願、刺激買氣的做法而言,除了減稅外,對全體國民發放現金是最直截了當的方式。而各國發放現金的方式有所不同,較普遍的做法是直接發現金給人民,另有一部分是發放消費即可享折扣的「酷碰券」(Coupon),或是可憑券抵用消費的「消費券」(Consumption Voucher),其目的都是希望達到為經濟復甦點火的效果。
1.美國:每人發1,200美元
美國甚早推行振興方案,3月中即完成立法,發給每個成人1,200美元(約新台幣3.6萬元),每個兒童500美元。至6月初為止,美國政府已把支票存入1.59億美國人的戶頭。由於美國染疫嚴重,大部分商店在4月時仍然未開門營業,多數美國人也持續居家避疫,因此在政府支票挹注後,讓4月份的個人收入爆增10.5%,但同月消費支出卻創下史上最大跌幅。
不過,美國經濟數據已出現低潮過去的明確徵兆:5月非農就業(US Non-farm Payrolls)增加250萬人,從4月遽減2,068.7萬人的局勢中強勁回升。正如羅耀拉瑪麗蒙特大學(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經濟學家孫聖源(Sung Won Sohn)分析,美國政府發放的現金帶動了消費需求,雖然5月仍有多達2,100萬人失業,但分析發現,逾半遭資遣的勞工在疫情期間除了拿到振興支票外,每周還多領600美元的失業津貼,實際領到的錢比工作時還多,可支配所得也增加了,間接帶動相關行業恢復徵聘。
2.中國:人民幣190億元消費券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5月8日止,全中國已有190個地方發行消費券,累積發放規模超過人民幣190億元。
以人口數接近台灣的北京市為例,其發行規模達人民幣122億元(約為17億美元),略超過台灣「振興三倍券」的16.7億美元。雖然採用消費券之名,實質上卻是與台灣相同的折扣券,為滿額折抵的使用形式,其可用於餐飲、百貨、旅遊、教育和體育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線上、線下消費。
為了能在短期內提振消費信心,北京消費券的使用期限較短,僅有14天,發放張數也有限制,並非人人有獎。此外,北京市捨棄了單次發放的做法,將其分散為多梯次的發放時間,以維持民眾的消費熱度。
3.日本:10萬日圓補助金
早在4月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即宣佈全日本進入「緊急狀態」,同時宣佈將發放每人10萬日圓(約新台幣2.7萬元)生活補助金,不論國籍、年齡,只要持有3個月以上居留簽證、於4月27日前已登記在「住民基本台帳」(類似台灣的戶籍謄本)中的對象皆可請領。但其發放速度遠不及鄰國南韓,緩不濟急,加上民眾避免外出,4月家庭支出較去年同期劇減11.1%,創下2001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最大減幅。
為了向全民發放現金,日本政府預計將支出88.8兆日圓(約8,137.1億美元),而為對抗疫情影響所祭出的振興方案總支出高達2.2兆美元,已經直逼美國的2.4兆美元。
4.南韓:全民發錢又發券
中國和台灣選擇以發券取代發現金的方式,是想避免民眾拿到錢後並不消費,反而將其直接存進銀行。
南韓的優勢在於政府多年來為推動企業所得透明化,利用退稅的方式來鼓勵民眾使用信用卡付款。因此,在南韓已很少用現金交易,這也讓信用卡成為紓困金發放管道的首選。南韓政府藉由信用卡或預付卡,以點數的形式發放現金,因此在2周內便將紓困款項發給全南韓97%的家庭。
以4口之家來說,將可拿到100萬韓元(約新台幣2.4萬元),這些點數不能再轉存至儲蓄帳戶變現,使用期限到今年8月底。當民眾在合格商店刷卡結帳,就會自動使用點數扣抵消費,持卡人同時會收到簡訊告知剩餘點數。
除了發放現金之外,折扣券也是南韓振興經濟的做法之一。6月初南韓政府第三度追加預算,金額達35.3兆韓元。為刺激消費,將提供1,684億韓元的折扣券,並加碼發放3兆韓元(約新台幣731.3億元)的地方消費券,南韓政府也將配合於6月26日起,一連兩周舉行全國性的購物祭。
直升機灑錢有效嗎?
這種「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的方式,能否既達到紓困、又可點燃經濟復甦的效果,尚待進一步觀察。近期的南韓狀況,或許也可供參照。雖然南韓4口之家拿到的現金還不及一個美國成人,但從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最近的調查可以觀察到,減少消費的南韓民眾不到一半,而且非必要消費不減反增,甚至有人趁避疫、避社交的空檔跑去做奢侈的醫美療程。
反觀台灣,在6月7日起國內防疫解禁後,可看到民眾紛紛外出透氣、飯店訂房爆滿的趨勢,振興三倍券的規模雖然相較他國遜色,但在其7月中上路之後,仍可期待為暑假的「報復式消費」產生一些搧風之效。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0年7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