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後企業應用政府產業發展資源布新局


  自2019年12月初發生,並陸續發現就醫病患存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病毒,又稱新型冠狀肺炎,在經濟發展高度全球化與民眾、企業頻繁的交流下,疫情不受膚色、國別、區域…限制迅速蔓延,首先正式發布面對疫情防治武漢是採取隔離治療,發布以封城手法釐清病毒感染進行各種防治措施。

  初期還引發大家質疑與討論!截至2020/6/30止確定220餘國約1,050萬人受感染,因感染死亡人數也超過51.1萬人,媒體形容是二次大戰後對人類生命及財產最大的威脅!

  因受疫情衝擊根據亞洲開發銀行表示,2020年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預估將達於8.8兆美元,約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主要是各國為有效防止疫情擴散,採取出入邊界的管制或封鎖措施,讓國際貿易幾乎凍結甚至癱瘓。

  各國為彌補對經濟損失與衝擊,紛紛期望能獲得經濟補償甚至聯合起來求償,因牽涉到全世界各國間對疫情認知糾紛,似乎已經進入第三次世界大戰,雖然目前都以經濟為訴求其規模及對立有過之無不及。

  自1993/11/1歐盟成立打破了國與國疆界,儼然朝向世界大同大幅邁進,卻又在2016/12/19川普成為美國總統,強烈主張反對全球化貿易,國內工商企業家掀起保護主義,驗證政治與經濟永遠是緊密關係。

  本次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更是凸顯,巧妙運用政治手段達到經濟目的,綜觀我們企業一向以外貿為主受到影響更嚴重,我們以往都以世界最大消費市場美國為主要市場,歐盟及日本為進階市場。

  發揮專業分工模式善用中國及東南亞等地區生產資源,讓企業可以在多變的環境下持續發展,歷經本次疫情世界各國紛紛提出不同的貿易主張,企業不得不隨著調整營運策略;首先仍然要從市場需求面及各國政策思考調整,筆者建議以企業核心產品在六大消費市場重新定位。

  所謂六大市場為美國、中國、歐盟、日本、開發中國家及其他;美國以價格競爭最明顯品及分布廣,中國市場需求廣博多元化重視品牌,歐盟市場講究綠色生產善盡社會責任及符合國際驗證,日本市場品質為基本要求非常重視創新,開發中國家以價格及通路結盟服務為重點,其他市場一班較封閉呈現非常多元化需求。

  各個市場需求差異性非常大應先做競爭分析,找出目標市場及競爭優勢才能明確定位企業未來發展策略;尤其以生產為核心企業,區域性貿易限制是要特別謹慎,不但有關稅、貿易限制、政府產業政策、政府紀律、行政效率、生產資源(資金調度、土地、人才、公共設施、交通物流、設備支援、供應鏈完備、投資保障…),都必須要與我們目標市場密切鏈結。

  綜觀一般企業大都從代工(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生產起步,美國、歐盟及日本市場大部份都由國際品牌廠商掌握主流市場,隨著國際市場發展及產品相關技術累積後,逐步邁向委託設計生產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國際品牌廠商大都以市場消費資訊規劃管理為主,目前仍有許多機會獲得委託設計生產供貨,成為以設計及生產為專業企業發揮。

  六大市場仍有許多中階消費需求,在產品要求著重在性價比,將成為OBM(Own Branding & Manufacturer)自我品質及生產製造。

  綜觀以上各種模式可非常明顯了解,企業要永續發展核心能力必須要加速提升;中央及地方政府各單位在產業發展政策也成立許多協助企業發展計畫,唯大部分企業缺乏經驗從未善用計畫加速企業發。

  近年來政府產業發展政策以經濟前瞻發展為主軸,因應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除高端科技的技術外,特別重視企業經營體質轉型升級,尤其重視產品、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生產模式及服務應用…等之研發創新。

  主要計畫分別依企業規模、創新規模及計畫價值由不同單位主辦,從最基礎的各縣市政府地方型(各縣市政府經發局主辦)SBIR(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到中央-中小企業處主辦的中央型SBIR。

  補助類型及階段:個別申請及研發聯盟。個別申請又分創新技術或創新服務,並分為Phase1、Phase2、Phase2+;研發聯盟分為自提式聯盟及主題式聯盟。

  自提式分為創新技術或創新服務,分Phase1、Phase2、Phase2+階段;主題式聯盟分為前瞻科技整合及終端服務共創,亦分為Phase1、Phase2、Phase2+階段。

  政府補助企業上限從20萬元至5,000萬元,政府補助不大於50%,申請資格以中小企業(製造業實收資本額1億元以下或員工數<200人,其他行業營業額1億元以下或員工數<100人)為限,請參考〔附件1〕。

  還有工業局傳統產業技術研發補助CITD(Conventional Industrie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補助類別新一代設計產品商品化、產品開發、產品設計、產學合作及研發聯盟,政府補經費上限從200萬元至1,000萬元。

  工業局主辦之產創平台,包含產業高值化、創新優化、新興育成、主題式研發、智慧機械-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優勢與利基醫材加值計畫,政府補助金額上限從數百萬元至數千萬元政府補助不超過40%。

  技術處科技專案屬於企業補助包含: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AI新創領航及無人載具科技實證應用補助,其中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又包含前瞻技術研發、整合行銷研發、鼓勵國內企業在台設立研發中心、全球研發創新夥伴,自2014年至2020年3月共924件申請,審查通過補助349案通過率37.8%,政府補助企業共150.2億元補助比率36.2%,平均每案補助1,430~14,981萬元,請參考〔附件2〕。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後企業必須重新定位才能確保永續發展,從市場面競爭外還要考量各國的貿易政策,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將後受到產業保密諸多限制,加速企業研發能力及營運模式創新必須加速進行。

  善用政府產業轉型升級補助計畫,不但可以降低研發成本,更可藉計畫撰寫、審查及執行,建置更完善的創新與管理流程機制,凝聚企業內各部門專業能量發揮更高的附加價值。

  • 〔附件1〕資料參考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網站

SBIR補助類型及補助上限

  • 〔附件2〕資料來自技術處科技專案計畫彙整

技術處科專: 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至2020/3/9申請核定案數

【資料來源】

  • Google新聞網COVID-19疫情報導
  • BBC-NEW中文網站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SBIR計畫網站
  • 經濟部工業局CITD計畫網站
  •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創新研發平台網站
  • 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計畫網站
更多資訊請參考
SIIR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

電話:北區(02)2701-1769分機231~244 南區(07)336-2918分機01716
聯絡信箱:02407@cpc.org.tw、02968@cpc.org.tw
地址:10657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2號5樓之1

CITD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電話:02-2709-0638
聯絡信箱:02620@cpc.org.tw
地址:106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2號4樓

猜你喜歡
*
與破壞性創新科技共處:破壞性創新科技的反思與學習

本文以2019年3月亞洲生產力組織於印尼雅加達舉辦之「破壞性創新科技論壇」為主題,以交通運輸及水養殖產業為例,探討當代破壞性創新科技之應用。同時,從社會人文科學面探討破壞性創新科技發展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作為(微)中小型企業發展之參考。

*
韓流也難以挽救》新冠疫情會成為壓垮韓國中小企業最後一根稻草!?

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2019年的「國際勞動統計」,在全球工時爆表的國家中,除了墨西哥與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多數都集中在亞洲地區,其中,新加坡、韓國、台灣都名列前茅。日本的排名雖然低於韓國與台灣,但若算入日本上班族「自願加班」的黑數,日本勞工的工作壓力並不亞於韓國。為此,日本在2018年6月通過「勞動改革法案」,決議推動工時減少與同工同酬。違反制度的日本企業主,將遭受最高30萬日圓(約新台幣8.4萬元)的罰款,或6個月以下的有期徒刑。

*
後疫情時代企業研提政府研發補助計畫之正確觀念與建議做法

在疫情期間政府應用振興方案,本著從優、從寬與從速的振興精神,協助受損企業提供研發創新資金挹注振興產業經濟發展,如經濟部工業局CITD之擴大補助及中小企業處SBIR之加碼30%補助等,推出後的確吸引企業大量提出申請並獲得計畫資金補助,藉此可促進企業面對疫情期間因缺單有效進行人力之充分利用與持續推動企業創新計畫與能量,為疫後迎來可能之商機並做最好準備。

*
製造業一定要瞭解的政府補助資源

企業從創立到經營實屬不易,若能適當的借助外界資源,對企業的發展、創新及成長都非常有幫助。在政府補助計畫繁多畫的情況下,針對「製造業」適合進申請的「經營管理類」、「技術研發類」及「行銷類」補助計畫進行彚整提供,希冀透過政府資源引介,陪伴中小企業進行智造體質檢視,攜手為企業成長盡一份心力。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