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風馳雷掣的變遷、轉瞬流逝的優勢、激烈的產業變化、喜新厭舊的顧客等挑戰,讓台灣企業與大陸台商因競爭優勢逐漸喪失而焦慮不已。面對全球趨勢變化,從「經營者該有的認知」與「面對未來經營準備」兩方向,提出幾項建議供企業參考。
對經營者而言,領導難度不僅與日俱增,更是危機四伏,隨時都面對不可預知的天災及人禍。如去年泰國遭洪水肆虐,即導致國內電子產業供應鏈有斷炊之虞;近來喧擾多時的美牛問題,亦造成消費者的信心危機,讓餐飲業者叫苦連天;而大陸於「十二五」政策轉彎下,諸多台商面臨經營成本升高、競爭力衰退。
面對層出不窮的經營風險,經營者必須善用情境規畫推敲未來之路,帶領企業走出舊思維,於關鍵時刻由反應(被動)到預應(主動),進而提升至適應(自動)的境界。
同時,企業對風險之承受度高低亦為觀察的指標。成功的經營者莫不積極型塑擁抱改變的文化與氛圍,避免員工沈溺在行動慣性中。如沃爾瑪(Wal-Mart)深諳此一道理,藉由採取「打敗昨日」帳簿的制度,每天追蹤銷售數字並與前一年、同一天的數字來做比較,以激發員工潛能,不斷自我提高標準。
ZARA創辦人阿曼西奧‧歐特嘉自創業起,便不斷地告訴員工:「公司成長的基石是從回應消費者而來,這使得我們必須要永遠謙虛,永遠不驕傲。」
卓越的領導者,更懂得透過發展核心知識、塑造分享文化、建立知識平台、建構社群網絡等策略,建構企業知識發展體系。啟動組織學習文化,進而不斷強調組織的學習氣氛,以求蛻變為學習型組織,將學習力傳達至組織各角落,進一步培育出多元思考能力的員工,蓄積競爭能量。
諸多企業面對變動頻繁的環境、破壞式創新者不斷地冒出,容易慌了手腳,落入「應急、快速收成」的速食模式。事實上,成本、速度、技術、交期等企業硬實力已不足以應付當下環境,唯有加入持續性與應變能力,才足以支撐企業的長期挑戰。尤為甚者,企業經營績效取決於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轉型期、衰退期等每階段歷程的改變,有賴經營者型塑盡責文化、啟動創新機制、強化核心能力、聚焦策略與整合資源,強化企業品牌形象等軟實力。面對未來,企業除了達到卓越,更要在內部建立起維繫永續經營的能量。
西南航空即是一例。儘管競爭者不斷以流血價格戰搶奪市場,該公司仍然能夠屢創佳績,除了成功的市場區隔策略、完善的避險措施掌控成本優勢外,更歸功於該公司講求誠信的價值觀,塑造出大家庭的歸屬感。組織成員之間真誠關懷、部門之間相互合作,透過願景共識,增強預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加上採用跨部門績效評量,鼓勵員工從錯誤中學習,增進企業運作效能,讓西南航空締造為人嘖嘖稱奇的故事。
〈創新經營〉擺脫慣性 主動出擊
2012/08/20
瀏覽數:1840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