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經營〉拚有感經濟 以顧客成功為使命

瀏覽數:1752


  半年多以來,景氣燈號連續9個月出現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經濟指標多指向衰退之際,行政院日前端出五大方針策略為骨幹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希冀拉抬台灣經濟成長。

  民眾或因薪資停漲、物價波動,而對政府的政策「無感」。馬總統責成行政院團隊要於一個月裡拚出成績;陳院長銜命於行政院會上鼓勵閣員積極、主動、發揮想像力拚經濟,提出「有感」作為。

  對政府搶救經濟的決心與積極作為應給予肯定,但在講求體驗的知識時代,公部門堪稱是最大的服務業。既是如此,在顧客的經驗值上下功夫,成為服務業在戰略運用上的關鍵要素。

  尤其經營環境瞬息萬變,公部門更加無法自外於這股強大的潮流趨勢,政府承擔的使命與面對的挑戰更勝以往。

  對外,有民意輿論、民主治理、政黨政治以及顧客成功的挑戰;對內,有績效導向、組織再造、效能提升的需求。

  若還停滯在「順應式」的組織型態,只能藉由官僚層級的組織結構,利用權力來約束成員,將導致成員被動,缺乏同理心、將心比心的思維,容易被譏諷為是坐在辦公室擬定策略。

  因此,行政機關提升效能策略應一如企業,以顧客(民眾)為導向,打造顧客成功使命,提供服務價值創新,方能讓民眾感到「揪甘心」。

  亞洲生產力組織(APO)學者Shin Kim先生,曾針對包括日本、南韓、新加坡等20個會員國政府部門進行政府效能研究發現,根據2011-2012全球經濟論壇(WEF)、2012經商環境報告(2012 Doing Business)新加坡於政府效率、商業活動力2項排名奪冠的原因在於,新加坡政府重視績效、強調配合民眾需求的服務方式,以提升民眾的滿意度。

  例如,新加坡將經濟結構調整為知識密集所創造的高附加價值為基礎,在過程中,卻導致低技能且未受過良好教育的弱勢勞工頓失就業機會,衍生出社會問題。

  因此,新加坡政府成立跨部會的弱勢勞工小組。小組成員透過訪談蒐集資料,進行焦點團體對話;通過期刊文獻,找出並學習最佳實務標竿;掌握組織成功關鍵因素與核心流程,進行最佳流程轉化。急民所急,憂民所憂,為民眾營造創新服務經驗,造就新加坡政府效能的躍進。

  以顧客為導向,加速創新,促進政策品質的強化、服務能量的擴張,正是公部門提升效能的關鍵作為之一。但革「新」必先革「心」,有賴領導人先從改變思維做起,藉由凝聚共識、重塑使命與願景,建立起優質的領導風格、積極的企業文化,共享的價值理念、激發相關人員的強烈企圖心。

  更進一步藉由公平的績效管理,充分的學習機會,融洽的團隊運作機制,扭轉同仁消極因應環境的心態,肩負起社會永續使命。

  在眾生喧嘩的時代,公僕難為。然而,只要以嶄新的眼光和謙卑的心來聆聽顧客(民眾)的心聲,就宛如擁有充沛能量的種子,即便在貧瘠惡土,也能設法開出美麗花朵。

  因此,如何以積極的企圖心形成共識,來激發熱忱,貫徹團隊執行力,落實績效,以贏得企業、社會大眾的支持,不得不作深思。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