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造成深不見底的經濟衰退,無論企業處於順境或逆境,勇於創新是成長與解套的不二法門。創新是一種追尋新價值的突破歷程,讓企業得以突破困境,持續卓越。
《企業達爾文》作者墨爾(Geoffrey A. Moore)指出,產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有不同的顧客,不同顧客注重的產品特色也不一樣,如果企業沒有意識到箇中的差異,創新成效就會打折。
他將產品生命周期分為產品領導區、顧客親密區、經營卓越區、品類更新區,在各區有不同的創新方式。
產品進入市場初期,通常伴隨高風險及高報酬,此時位處「產品領導區」,可採取以下創新方式:
破壞性創新:打破現有標準和價值鏈的創新。
應用創新:藉著找出現有產品未開發的用途,發展新市場。
產品創新:找出現有市場的現有產品沒有的特色或功能,進行產品差異化。
平台創新:插入一層簡化層,遮掩原有下層的複雜性,讓下一代商品能將焦點放在新價值主張上。
當產品處於市場成熟期,便進入「顧客親密區」及「卓越經營區」。以「顧客親密區」來說,可以下列創新方式更接近顧客。
產品線延伸創新:對現有商品進行結構化修正,以產生特殊的次品類。
例如──從休旅車延伸到運動休旅車。
產品強化創新:持續產品線延伸創新的路線,藉由修改現有商品達到目的。
行銷創新:將焦點放在差異化購買過程,打開其他通路,目標在提高銷售量,而非提供更多種類的商品。
體驗創新:商品價值的創新從功能性的差異,轉變到以體驗為主的體驗創新。
有別於「顧客親密區」將焦點放在商品差異化,「經營卓越區」則將焦點放在供應端的差異化,可運用以下創新方式:
價值工程創新:壓低產品材料與製程成本,不改變產品外在特性。
整合創新:將多種不同元件整合成單一管理系統,降低顧客複雜的作業成本。
流程創新:移除製造過程中無價值的步驟,藉此提高毛利。
價值移轉創新:經營模式不再鎖定價
產品步入衰退期,即進入「品類更新區」。衰退不等於消失,此時可以思考以下創新方式:
有機創新:運用內部資源,重新定位以切入另一個成長品類。
收購創新:透過合併或收購,從外部解決品類更新的問題。
收割與退出:以變現或其他方式,逐步退出市場。
【本文作者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刊登於2009-02-11/經濟日報/D2版/經營管理/創新經營專欄,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