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辦公室 vs.新流感

- 撰文者:
- 2009/05/27 瀏覽數:1742
◎文/張寶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已有40個國家通報出現新流感(H1N1)疫情,在香港、日本相繼出現病例後,我國疾管局20日也證實台灣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病例。在全球化的時代,病毒傳遞不亞於資訊傳播的速度,切勿存有懈怠與僥倖心理,期待疫情不會發生,應思考的是危機管理計畫是否滴水不漏,能否在第一時間全面性、及時性進行危機管理動員,確保企業運作不受影響。
積極的做法是主動地預應(Proactive),將「事後」的「危機處理」,推演到「事前」的「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的重點包含:
- 危機規劃:蒐集相關資料與案例,擬定任務編組及處理程序。
- 危機演練:透過訓練使組織成員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並在危機情境下能做出創造性的決策,研擬行動方案。
- 危機資源管理:確保危機指揮中心能迅速且彈性調度資源,創造最大效益,避免資源浪擲。
在SARS時期,中國生產力中心制定一套防疫機制,為預應新流感疫情,目前已啟動防疫機制,發給員工口罩,徹底執行每日測量體溫,體溫超過37度者一律請假;員工公出返國後,特別留心自我檢測。
此外,行之有年的行動辦公室 (Mobile Office),結合知識管理平台運作,平日即致力於知識蓄積、加值及風險管控,一旦疫情暴發或蔓延,「虛擬企業」的模式可立即因應。
Mobile Office的環境須高度資訊化,並奠基於良好的知識管理,日常就要充分融入組織成員的工作與生活中,以中國生產力中心的Mobile Office為例,已建置多樣化資訊平台如:
- 通訊系統:電話語音、E-Mail、差勤管理、視訊會議等。
- 資訊分享系統:顧客資料庫、專案管理、電子表單系統等。
- 知識管理系統:標案管理、財務管理、人資管理、輔導智庫、數位圖書室、知識社群、部門社群等。
除讓組織業務運作順暢,後勤支援完備外,組織成員更能夠在Anytime、Anywhere、Any Device,快速進入各項系統執行工作。如此,即使辦公室因疫情關閉或移至任何一處「臨時指揮中心」,都不會對整體業務及組織運作造成影響。
《孫子兵法九變篇》有云:「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危機從來不會絕跡,有效的預應之道就是反覆確認:準備好了嗎?
【本文作者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刊登於2009-05-25/經濟日報/D2版/經營管理,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猜你喜歡

每一次天災人禍都足以斬斷企業運作的主動脈,卻也讓企業更積極建立應變的機制包括:危機的評估、預防偵測、危機演練、檢討分析、修正步驟,以厚植解決危機的能力。

專業經理人不論有再大的本事,最終極的考驗在於能否解決問題,能否逆轉困境。當所有的專家預測都失準,資料分析毫無幫助,過去的經驗和管理知識完全派不上用場時,你該如何帶領企業化危機為轉機?

2020年的開始,全世界就陷入與疫情對抗的戰役,多數企業面臨空前的危機,撐不過去的宣佈倒閉,留下來的也多是咬牙苦撐。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如何在這波危機中走出企業的新機會再再考驗經營者的智慧。

危機適應管理文化之培養,須透過妥善的溝通,讓組織全員能具備足夠的危機感,並能提出清楚且能解決問題的對應方案,營造一個對組織未來「人人有責、人人關心」的文化氛圍。

狄更斯《雙城記》小說開頭提到:「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這句子,也極適合形容我們現處的世代。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