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經營〉沒有生產力 哪來競爭力

瀏覽數:2203


  要推動台灣轉骨工程,帶動國家競爭力躍升,應建構以生產力、品質力、精實力、創新力、成功力新五力競爭優勢。其中「生產力」是競爭力的碁盤,以整體優化為前提,達成內、外部資源的有效整合,持續提升效率,厚植實力。

  近來《商業周刊》以「世界反過來!美國製造In、中國製造Out」為題,剖析美國重回製造業的創新作為。從策略性降低賦稅、土地成本到藉由機械自動化,解決勞動成本,讓生產效率化,品質一致性,再加上政府鼓勵創新,發展先進製造業,讓美國製造再起指日可待。

  「沒有生產力,哪來競爭力」。生產力向來以追求效率為目的,觀察這一波美國製造的崛起,植基於大量使用自動化機械所致。講起「自動化」,台灣企業應不陌生。在台灣品質發展的歷程中,早於1980年起即藉由自動化、標準化等手法,奠定了競爭力的基石,開啟迎向世界的契機。

  時至今日,自動化再度成為焦點,來自中國大陸龐大的勞動力優勢逐漸衰減的隱憂。如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便表示希望未來5~10年內可以用自動化取代既有的工廠百萬員工。由此可見,以自動化增加生產力效率,實屬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企業推動自動化並非一蹴可幾。機器人的取得成本和技術突破,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使用的工業機器人數接近130萬台,此為產業努力約30年才達到的成果。此外,一台機器人雖價值不斐,卻較適用於簡單、重複性且品類不複雜的工作,一旦安裝後就不需調整或更換生產線的特性。這等特性是否適用於產品生命周期短、產品複雜度高的產業?其次,當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後,是否會因不忍丟棄昂貴的自動化設備,而對創新持保守態度?諸多環節都亟需企業審慎評估、深入分析。

  事實上,企業規劃自動化應架構於完善的經營策略與經營模式;由經營模式來擬定所採用的自動化系統;再進一步決定採用的自動化技術。

  企業策略的擬定應以產品的生命周期以及複雜性,考量採全面自動化或局部自動化,並藉由風險管理系統審慎評估,降低經營風險。而於運作時,為達到自動化效率極大化,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評估每一個零件自動組立的可行性,並加以改善。

  同時,運用e化與周邊生產設備整合構成系統,再進一步與資訊系統整合,達到從遠端遙控即能立即獲得生產資訊的需求。此外,自動化設備必須能具備「彈性的製造系統」或者「彈性裝配系統」效能,便於進行少量多樣化的生產,滿足客製化的需求。如此周詳的配套措施,方能避免形成自動化孤島,而淪為機械人展示會。

  綜觀企業升級轉型無非是為了永續成長,進而成為卓越企業。成長與卓越絕對是「對」與「對」的抉擇。換句話說,領導人將面對的是「機會性成長」與「計畫性卓越」的抉擇。

  倘若選擇機會性成長,便是藉由機會財成長,將不斷地遭遇轉瞬流逝的變遷、多樣分歧的市場,只能倚靠幸運致勝。但倘若選擇計畫性卓越便是以生產力為基盤,創新為引擎,建立起調適與變革能力的組織能量,一手拉技術,一手拉市場。所以,沒有生產力,哪來競爭力?!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