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專欄中,我曾提到台商企業面對中國大陸投資政策趨於嚴格,企業獲利成本大幅下降之危機,當昨日的營運模式已無法應用於明日的挑戰,在賺錢存活之際,又應該如何讓基業長青呢?
答案無他:創新,才有未來。
根據破壞式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與研究團隊針對《商業週刊》所評選出前一百名最創新公司的領導人所進行一項評量與分析發現,這些領導人的發現商數(DQ)分數普遍高於執行技巧的分數。
「發現商數」(DQ)是用以衡量發現新事業、產品以及流程等構想的創新能力。然而,上述的研究也指出,隨著企業事業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領導人的「發現商數」也逐漸降低中。
這是由於領導人追求的創新已越來越難達到「從無到有」的境界。反而是能務實關注「從有到好」;「從好到優」創新模式的領導人,獲得一席之地。例如蘋果、谷歌等,皆是以新眼光來看舊事物進而改變使用習慣,帶來新應用可說最佳寫照。
因此,培養及提升領導人DQ的能力,關鍵在於實踐。腦清、眼明、心開、手做是創新學習四個階段。腦,以未來想像當藍圖進行研究與發展;眼,隨時隨地創新技術及知識;心,突破傳統,尋找創意源頭;手,勇敢嘗試,勤快執行。同時,進一步透過借鏡歷史典範;保持心靈沈靜;洞察靈光乍現;展現實踐的決心等四步驟,不斷地練習將經驗與元素以不同方式加以組合成新商品、新服務、新技術、新行銷的經營模式,以達到價值提升的躍進。
此外,領導人應進一步納入「時間眼」的概念。也就是說,對未來的競爭進行嚴謹分析,掌握未來的環境的變化,以避免因誤判進而喪失競爭力。例如:傳統相機龍頭的柯達公司的事件便是應記取的慘痛例子。
在全球經濟風雲變幻,中國大陸經濟政策調整結構之際,即是要從「製造中國」轉變為「智造中國」,對台商佈局大陸市場之路雖看似荊棘密佈,蹣跚而行。但蹲低是為了跳遠;升級轉型是為了邁向另一次的顛峰。台商企業不僅要時時歸零思考,更要以開闊心境接受並敏銳觀察趨勢以實踐創新的做法,諸多環節都需細心、耐心、恆心。
(本文完,作者由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口述,黃麗秋採訪整理,專欄每週一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