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情勢未來走向隨著美國QE退場計畫、日本安倍三箭、中國大陸調整經濟政策方向等因素的影響下,投下諸多的變數;而國內在後ECFA時期「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完成簽署俟施行後,是否能創造1+1大於2的效益,亦尚是未知數。面對經濟情勢不明,同時又不斷出現新的挑戰,企業領導人也希冀透過管理工具來聚焦策略,強化競爭力。
日前,國際知名的貝恩管理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公布最新2013年全球企業最常運用的十大管理工具調查排行榜。其結果為:策略規劃;顧客關係管理;員工承諾度調查(3者並排第1名)、標竿學習、平衡計分卡、核心能力;委外服務(2者並排第6名)、變革管理、供應鏈管理、使命與願景。 若以區域調查結果來看,「顧客關係管理」工具在亞太地區位居第1名;「員工承諾度調查」工具在北美洲則躍升為第1名。結果意涵是,領導人不管是使用傳統的如平衡計分卡等工具,或者應用如「員工承諾度調查」等新式工具,皆已揚棄追隨潮流,競逐「最好」工具的迷思,而是務實地回歸到使用「最適」工具來掌握最適市場時機,把事情做對(using the right tool in the right way at the right time),以進行長遠的佈局。例如:隨著美國以及歐洲經濟的衰退,亞洲有逐漸成為經濟中心的態勢。然而,根據貝恩公司的調查,該地區60%的主管卻表示企業最擔憂的是喪失顧客的忠誠度。原因在於企業不夠了解顧客,因此所產製的產品越來越失去獨特性,難以滿足顧客需求,導致績效不彰。因此,亞太地區主管認為透過「顧客關係管理」工具,協助組織成員站在顧客的立場思考,時時聆聽顧客的聲音,從而提升顧客滿意與創造價值,進而締造顧客成功。
今年的調查結果較為特別的是,在北美地區的主管最廣泛使用的工具由「顧客關係管理」轉變為「員工承諾度調查」。這項工具亦是貝恩公司於2013年首度新增加的工具之一。結果顯示出,該地區主管認為增進員工幸福感與提升營運績效為正相關。根據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理論中,當企業能夠滿足員工對自尊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就能贏得員工對企業產生堅定的認同感,進而讓員工從「心」出發關心顧客,提升顧客滿意度,進而增進企業營運的績效。
此外,在歐洲、中東以及非洲等地區主管更為重視以「平衡計分卡」工具來達到精準控制與降低成本的目的,以積極掌握市場重新洗牌的機會。2013年管理工具調查結果,若對照前次2011年調查排名:標竿學習、策略規劃、使命與願景,顧客關係管理,委外服務、平衡計分卡、變革管理、核心競爭力、策略聯盟、顧客區隔。從結果來看,「標竿學習」工具跌落到第4名並不令人意外。過往,在管理實務上會以標竿學習作為促進企業成長的方法,透過找到同業或異業的標竿學習其卓越的解決方案。
我以為,標竿學習依然重要,卻應該有所修正與調整。每個企業都是因創造獨特的價值而存在,也更容易讓自己變成自己最大的敵人。
彼得,杜拉克曾指出,原本的優秀企業在獲致成功後,容易因4種壞習慣導致基業崩壞。第一,只採納自己建立的標準,排除其餘的標準;第二,只為市場上能帶來高利潤的顧客服務;第三,依企業的感覺決定品質而非顧客的需求;第四,只在意市場佔有率的極大化,而非最適化。因上述的壞習慣,讓後進者有機會取得業界的新領導地位,柯達公司與諾基亞的殷鑑不遠。
我認為,21世紀是處於典範快速移轉的時代。企業追求卓越,應回歸到了解自己,融入自己組織的特色與企業文化,再加以改良成為具體的行動方案,並設定關鍵績效指標,定期檢視組織效能有沒有提升?生產力有沒有提升?並持續改善,不斷地超越自己,再尋求外界標竿學習,方能收實質效益。2013年貝恩公司全球十大管理工具調查結果的趨勢轉變,值得我們省思。
(本文由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口述,黃麗秋整理,專欄每週一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