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初,相信已有諸多企業與組織,針對新的一年展開「策略規劃」的活動。以中國生產力中心(CPC)為例,我認為唯有加快速度,搶在變化之前,方能駕馭變局,擁抱新局。因此遂將新年度的各種策略、目標及營運計畫提前至「第零月」(去年12月)展開,以促使團隊能更從容地凝聚共識、做出承諾,共赴目標。
談到策略規劃,面向非常廣泛,所以更需程序與步驟。僅就以下4個步驟提出一點心得與讀者相互交流:
1.需求分析:首先,必須進行外在環境的分析,包括:總體環境與產業環境。在總體環境方面,針對可能發生轉變的領域加以檢視與觀察。所需關注的領域包括:人口、健康、經濟、市場、環境、政治、知識、科技、信仰、文化等構面,並針對上述領域中期與長期可能產生的機會與威脅,逐一分析。
舉例來說,《經濟學人》便預測到了2050年時,70%的人口都將集中居住在「都市」。此一趨勢必將對人們的家庭生活和經濟條件產生包括:改變商業創新的模式、大幅增加公共服務的需求、糧食競爭將更為激烈等十分深遠的影響。
掌握總體環境演變趨勢後,便可進一步針對產業環境方面做分析。除了應用麥克˙波特(Michael Porter)的五力分析:競爭者分析、進入障礙分析、替代品分析、顧客分析、供應商分析來協助外。實際上,當前企業的價值是由顧客決定,促使現今的市場競爭與過去產生差異。因此,策略大師哈默爾便指出,不管企業處於產業生態系統什麼樣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提升「顧客認知價值占有率」(Share of customer perceived value)以及分析創造此價值所花費的成本。企業的占有率越高,所創造的獲利就越高。
2.核心能耐分析:其次,則是進行企業核心能耐的盤點與分析。核心能耐涵蓋願景、使命、策略、核心職能、創新能力、任務等,以有效掌握及運用資源,進而與產業、環境等趨勢做交叉分析,針對可能發生變遷的如:資金、設備、商品、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獎酬、行動等構面審視對組織產生的影響,從而釐清組織內部與外部中、長期的優勢與劣勢,來建立起具有調適力的組織。所謂「調適力」就像是有機體般,讓組織能夠重新定義本身的核心事業,不斷地探索新領域,且能更前瞻且積極回應顧客新的需求。
3.創造優勢:此步驟便是策略擬定。需強調的是,策略規劃的目的是要讓組織全體成員能夠共同朝向一個方向前進,因此組織的共同目標是最重要的前提。在此前提下,運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以及威脅(Threat)分析。透過企業自身的實力與競爭對手的分析,以及外部環境變化對企業或組織可能帶來的挑戰,來擬定企業絕佳的戰略方法。
4.策略展開:可行策略評估與選擇完成後,就進入策略展開的步驟。此階段需就財務績效、顧客滿意、營運流程、學習成長四個構面,依據策略展開功能別的各項方案。策略展開成功與否端視執行力,應力求讓策略落實為每位員工的日常工作。
身處在巨變時代,企業必須隨時關注環境變遷,整合有限資源,隨時檢視、調整營運模式以聚焦核心能力,方能長保競爭優勢。同理,擬定策略規劃亦然。策略規劃是一個不斷建構的過程,隨著時空物換星移,都要能因應環境動態校正、調整以及更新。即便是策略沒有改變,衡量指標也應有所不同,讓每一個層級、每一位員工明白該怎麼做,以及知道為何要如此做,組織資源也才能有所聚焦。
也唯有如此,策略規劃才能既核「心」也核「新」地發揮陳述策略、說明、執行以及追蹤企業整體營運績效與競爭力的效益。
(本文由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口述,黃麗秋整理,專欄每週一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