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升級新思維(下)

瀏覽數:2547
關鍵字:


  上週專欄中,我以管理思維新浪潮,與各位讀者先進分享,文章刊出後獲得諸多迴響與指教。本週繼續就此議題與讀者切磋琢磨。

  綜觀經濟發展的脈絡,莫不是從原料經濟、商品經濟、服務經濟到體驗經濟,現今更已經轉變為「知識+智慧化」經濟。也就是說,企業推動服務創新時,越容易形成資訊與知識為基礎的服務營運模式,將促進顧客於使用過程中資訊需求量越大,就越能創造出高收益。例如:木材、鋼鐵、塑料、橡膠、玻璃、石材、竹料等原料,當家具、家飾業者、通路業者以資訊需求為基礎,以服務為導向,將原料轉化實體商品,從市場及競爭的觀點,思考如何提升顧客價值、掌握並洞悉顧客需求開發商品,客制並提供完善的服務,解決顧客核心問題的關鍵要素時,就能拉近企業與顧客的關係,讓彼此信任導引關係承諾,成為忠誠的伙伴關係。

  事實上,所有的企業都希望能夠永續經營,但處於當前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下,光是「優秀」已不足夠,惟有「卓越」方能永續經營。因此,我歸納企業管理新績效方程式為:「Performance≒Growth-Risk」。其中的風險(Risk)包括:環保規範、能源的需求等。必須倚靠「開源」及「節流」。企業於開源的做法上,首先比需進行「+、-、×、÷」;同時透過蓄積人才資本以及減少人心的衝擊效應;透過經營綠色企業而減少環境變動機率的衝擊。在此轉則點,企業將面對:倚靠幸運致勝的「機會性成長」或者是永續經營的「計畫性卓越」。

  倘若企業選擇的是後者,我經常說「生產力」是競爭力的基本,沒有生產力,哪來競爭力!競爭力的源頭始於生產力的提升。

  企業要建構「生產力」要走出既有執著在品質(Q)、成本(C)、交期(D)等元素的思維,進一步提升為價值(V)、速度(S)、創新(I)新元素的革新做法,協助客戶面對終端消費者需求,促進幸福生活,而在此過程中,「速度」(S)將是未來走向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關鍵。

  而企業運用的優勢策略與手法,一是製造業因應產業競爭壓力、企業生存壓力,積極從企業文化、產品技術、人才創意等內部創新動能,拉動生產力昇級推力;二是服務業因應新興市場需求的崛起、消費者需求的提升,尋求從服務體驗、價值鏈夥伴的協同合作模式,打造出創新的商業模式、作業流程、服務內容、新價值與新市場,形塑出創新思維的轉型推力,建構起差異化的競爭效益(Differentiation)。

  因此,企業要能透過開源及節流應進一步思考如何增加有效產出,以有限資源來創造更大的價值。其一是運用創新產品技術與提升服務體驗;其二則是運用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的管理模式,快速找出營運中最根本的限制條件與瓶頸問題,將資源集中在改善最大弱點,協助企業獲致運作及營利的顯著改善。再進一步將顧客價值主張的思維與做法,貫穿全組織與全流程,建立起商業模式創新,滿足不同顧客需求,從而開發出新市場獲致高利潤。

  換言之,未來企業、產業結構變遷的關鍵核心,都將走向「人、物、境共生」即是強調「環境優化」與「人本深化」的共生關係。在環境優化的層面上,隨著人類經濟規模總量的擴大,已到了必須重新審視人與自然關係的轉型關口,必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創造出與環境的共生關係。

  有鑑於此,CPC提供企業卓越智能、企業創新的專業服務,藉由資訊+管理,應用雲端科技,掌握顧客前瞻需求、商業價值獲利設計、社會人文體驗分析,結合知識論、方法論,透過資源連結、諮詢輔導,建構「製造業」、「流通業」、「農業」、「創新」、「e整合」等五大卓越經營服務團協助立足台灣、接軌國際而努力不懈,讓「傳承.永續」的薪火,代代相傳。

  (本文完,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口述,黃麗秋整理,專欄本週一更新。)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