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人財」培育術

瀏覽數:3023
關鍵字:


每年到了炎夏,不僅有一批新鮮人離開學校投入社會,更有一批已有資歷的工作者期待能利用轉換跑道,爭取更能揮灑長才的舞台。平心而論,管理顧問業是個極具挑戰的工作,因為通常企業主都期待顧問們能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提出解決困擾他們的棘手問題的方案,並且對企業提出提昇營運績效的良方。可想而知,這份工作的挑戰性與成就感也比一般常規工作大很多,因此管理顧問業也就吸引許多求職者躍躍欲試。以中心來說,每年時我們會收到許多菁英人才的履歷,希望能夠進入中心工作,在他們的想像的工作情境是,這裡能以好幾倍的速度,學習到企業高階主管所需的許多種重要技能及全方位的思考方式,是個令人以倍數成長的工作場域。

一技之長不如18般武藝

每個人進入職場,莫不希望能將一身好本事貢獻給企業。然而,今日職場早已成為一個不容鬆懈的場域,因「職能」升級轉型已成為常態。尤其是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智慧機械人、無人機等,已改變傳統產業的生態,重新分配就業市場的供需情況。根據瑞士銀行(UBS)Sundeep Gantori分析師於《亞洲前瞻:人工智慧如何形塑亞洲新面貌》報告指出,2030年人工智慧(AI)每年為亞洲帶來經濟價值1.8至3兆美元,但也衝擊亞洲地區3,000~5,000萬個工作機會,其中金融服務、製造、零售和交通等行業受影響最為巨大;再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指出,最可能被取代是理財專員、行政秘書、售貨員、司機等可預測性強並且重複性的工作,這些行業積極導入機器人提供服務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能夠在「人工智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科技的助攻下,更快地了解客戶、預測客戶行為,為顧客提供及時連結商業決策,進一步帶動工作現場的變化。這便是我所說的職能升級轉型已為常態,每個人所擁有的一技之長若不能跟AI產生連結進而演繹出18般武藝,被取代的風險也就越高。

個人生產力攸關組織生產力

隨著後AI時代開啟顛覆性商業模式,我相信不會被取代的是高度個性化、創造力的工作,就如上述顧問即是屬於這類型,是倚靠專業、經驗、協同萃取出來智慧,幫助顧客成功。所以,我們如何發揮自己跟組織的力量,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來面對AI所帶來不可逆的挑戰,那便是提升「生產力」。我經常說,幾百年來生產力投入產出之關聯近乎恆常,但其意涵卻隨不同時序與領域,不斷被賦予新的詮釋,具競爭力的企業需要視「生產力再造」為企業永續經營之常態,並將之當成組織經營重要的內在修為,提升人才生產力,更是重中之重。我反而要提醒企業此更是培育人才,提升生產力的好時機。

問題來了,現在企業所需的跨界、跨域人才,學校教育只能填補一塊需求,企業或組織如何經由培育機制展現人才價值呢?我以為,培育人才就像跑接力賽一樣,需要不斷交棒,交棒過程則需要透過管理來讓人才發展與企業組織產生契合。

人.人才.人財

每個「人」依照在校所學加上興趣考量,決定從事什麼樣職業,並找到自己理想的企業去服務。這時員工還是以本能做事,把工作當作職業。此時,組織必須營造讓員工在職涯早期便能在個人能力有所發揮的場域,提供發展機會讓他們能夠逐步成長,培養出工作專業職能及認同組織使命的核心職能,深刻感受到在組織的工作價值,不僅是在一份足以餬口的工作,而是在追求一份志業;再進一步以共同的承諾、績效目標、共同的責任,以及相輔相成的專業,來滿足他們對成就的需求、學習的熱情、貢獻的渴望的潛能,一旦員工進入那個情境將工作視為事業,企業將因他們的一言一行而改變,他們更是驅動組織創新與變革的關鍵人才,同時更是帶來組織豐盈利益的人財,這種在組織歷練而得到的智慧將是AI機器人難以模仿的體驗,企業得以持續成長茁壯,而體現「人本價值」成為卓越企業永續經營碁盤。

諸位領導人,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眾聲喧嘩之際,千萬別動搖體現人才價值的初衷,人才培育決定企業生產力,您的企業能否打造源源不絕的人才,更將影響產業、國家下一波的面貌。(本文作者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