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與小生意-小生意如何價值創造

- 撰文者:
- 2018/03/02 瀏覽數:2117
談到大數據,很多企業都會想,這是大公司在玩的事情,咱小本小生意,基本沒啥事。的確嚴格來說,要建構這樣一個系統,大概不是一些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玩得起的,但這裡要告訴各位老闆,大數據的關鍵不是要建系統,而是要你能重視「數據化」思考。數據化思考不只是重視數字,而是要能對「經營環境與要素進行精確思考」。
談到這裡,我們得跳另一個看起來沒有相關的題目「夜市和觀光景區的同質化」問題,最近剛好帶著妻小到鶯歌老街,想幫兒子買個竹筷槍童玩,就發現小小的一個老街有6家店賣一樣的東西,最後因為10元的價差,我們選擇了一家最便宜的店。而同樣一天,我卻也因為看了原本不在行程規劃中的街頭藝人表演,而多花了100元。這兩者的差異,在於對「商品」是否有經過設計,當產品只能以價格產生差異時,當然就只能比價格(雖然我們不鼓勵朝此方向競爭),但若不比價格,要怎樣創造獨特性,那就需要一些創新小設計。而這些設計並非憑空想像,要花多少成本、定價該如何、何時會買單…這些事情,都是應該要建構在「詳細觀察」與「合理推算」的基礎上,而要掌握這些,就是要能對經營相關環境進行「數據化瞭解」。
不用急著去做問卷、去建構系統,而是要能梳理自身經營環境中,有哪些「關鍵事件」,這些關鍵事件,又有哪些可觀察指標。然後把這些指標稍微記錄,再綜合比較,即使小成本的業者,也可以有比較精確的經營判斷,進而依據這些資訊,來營造差異化。
猜你喜歡

運用大數據資料分析,擷取具有價值的資訊,並能將數據轉化為商機,幫助企業在轉型升級或創新經營過程中,發揮更廣大的空間,成為現代企業
提升經營績效以及企業組織內運作模式及經營策略的擬定

企業為了縮短產品開發週期、改善新產品的開發和降低製造成本,利用 “大數據” 透過感知器,自動偵測收集生產與檢測資訊,相互傳遞溝通,串聯工廠、供應商、通路商及終端消費者,同時建立合作分配資源的網絡。好處是「預測分析」、「減少浪費」、「快速回應」。

資料探勘確實是一門值得學習的技術,無論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上,都能藉由紀錄的完整收集,呈現出資料的架構模式。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