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目光永不失焦

瀏覽數:1345
關鍵字:


  根據數據指出人類大腦處理視覺資訊比文字快約60,000倍,從資訊裡頭能吸收80%的圖像而文字卻只能吸收20%,由此可得知人們重視覺的程度,又如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理論所說,1小時後大腦所能留下的記億僅佔44.2%,差不多忘了一半左右,那我們要如何讓另外一半的資訊過目不忘呢?圖像化呈現就是個好辦法。

  圖像如何幫助我們去做記憶,其一雙重編碼理論指出長期記憶包括二個系統,一個是語言符號代碼,另一個是視覺的影像代碼,各自獨立但又相互關聯,一個系統的活動能引發另一個;其二是圖優效應指出大腦會把每個文字都解讀為圖像,因此文字過多會令大腦負荷過重,出現壅塞的情況產生反效果,導致吸引變成失去注意力。

  圖像記憶亦能幫助我們在溝通上有良好的過程,仔細想想是否在一些場合上遇到溝通困境,像是傳遞的資訊過多、溝通不明確、看不見整體關聯等,還有一種情況是語言的隔閡,上述種種皆可以將所要記憶的內容,用圖像描繪出來幫助記憶,當然化繁為簡的過程中應將想法具象化後,以空間位置、時間流程、因果推演來表達,邏輯架構上就能更清晰。

  每次溝通都在傳遞概念,將抽象想法具體視覺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可以用已知連結未知的方式,向外國友人介紹臭豆腐時可以說相似於法國藍紋起司如此美味。

  在會議上也適用於圖像溝通,講者說得精彩生動外,內容架構也須先明確才能有效傳達想法,別忘了兩者是相輔相成,聽眾一邊聽你講話、一邊觀看投影片,太多的資訊他們消化不了,畫面裡的長篇文字試著捨去才有重點,另外講述時再透過白板或紙張邊畫邊講也是吸睛的一種方式。當然這是靠多次練習而來的,我們可以試著找回圖像天份,著手畫出來。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