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預應不如適應

瀏覽數:1552
關鍵字:


 3月本是期待春暖花開的季節,然而過去這一個冬天卻是農民面臨台灣72年以來最暖的冬季。根據農委會3月初公布數據顯示,今年暖冬讓農作物產量減少3到4成,加上去年(2018)11月以來部分區域降雨量不足,使得農業在暖冬與乾旱的雙重衝擊下損失高達2億元台幣。
正視及面對不可預期的天災人禍,是從企業管理到個人,都應積極培養透視危機的意識。一件重大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件(問題),和300則未遂先兆(警訊)。若是人類老是依賴簡化的策略或是認知上的直覺判斷,背離理性,很容易做出意料中的錯誤。

 過去,遇到颱風等極端氣後,人們多是等著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才開始作防颱準備,農民則是看到農委會在媒體呼籲防災才連忙採收。然而被動式的反應,總是無法避免相關鉅額損失的發生。

 隨著社群網路發達與普及化,現在人們只要透過臉書、LINE群組、部落格推播等,隨手就能接收即時的颱風動態資訊。如此一來,要出差旅遊可以提前調整班機,公司工廠可以提前調度產能,防災單位可以提前遷離土石流危險區域居民。

 對於天災的掌控,人們從以往被動式的反應(Reactive),進入到主動性的預應(Proactive)。然而筆者以為,只有預應還不夠。智慧農業的發展,透過農災早期預警APP,讓農民從災害前中後掌握應變思維和措施,讓風險管理能力變成ㄧ種習慣,讓農民從主動性預應,進入習慣性適應(Adaptive)。

 近期,聯合國更告別綠色革命,走向能兼顧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生態農業(Agroecology),將小農拉回永續農業發展的核心,擺脫過往單向只追求產量和經濟效益的短視作為,透過互助平台接起生產端和消費端兩方的共融經濟,唯有追求適應與平衡,方能永續發展,達到人物境共好的終極目標。

 心態是一切作為的啟動點,當缺乏危機意識、心存僥倖,想著「反正時間還久」、「應該不會有問題」、「到時再說」等碰運氣的想法,正是最大危機。

 去年8月,全球半導體龍頭大廠的資安事件,讓台灣產業上了一堂昂貴的資安課。事實上,多數危機發生時大多有預兆,藉由定時偵測、發掘徵兆、擬定計畫、審慎演練,加強危機管理共識,預防作業進行得愈徹底,處理的速度與成效就愈能夠提升。

 當生活和工作都進入物物聯網的時代,只要有網路傳輸需求,都將面臨資安風險的威脅。唯有做最壞的打算,才能做最好的準備。願各位都能自我期許,從被動式反應力、主動式預應力,慢慢建構出自我的最佳適應力。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