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導入智慧工廠的第一步

- 撰文者:
- 2020/07/23 瀏覽數:656
台灣製造業過去有極高比例花費在設備應用端,尤其是機台設備是高成本的固定資產,面對這波智慧製造概念,除了導入新機台外,為了讓營運時發揮最高價值,製造業者如何提升這些舊機台的效益,從自動化朝向智慧化,成為管理者首要工作。設備廠商也提供相關的解決方案,只要有明顯的效益,業者的導入意願就會提升。
大多數企業朝智慧工廠發展,首先建議從大數據收集開始,陸續朝IoT物聯網及網實整合CPS發展。近年來從本中心顧問輔導案分享獲得一些資訊,其中以導入IoT應用較多,主要以監控設備狀態為主,另外也導入網實整合,是以監視與控制設備的功能為主。
因此就企業設備運作的狀態來看,從監視狀態→控制狀態→判斷改善狀態,善用設備產出的大數據進而搭配機器學習導入AI技術,以達成智慧工廠的境界。
因此導入智慧工廠基礎必備ERP系統外,建議企業從MES(製造執行系統)導入開始,MES是企業從訂單、進行生產、流程控制一直到產品完成,主動收集及監控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生產資訊,以確保生產品質的系統工具。
而ERP系統與MES系統不同在於ERP只能控管原料及成品(庫存),無法有即時產出的成本報告,而MES將對於所有原料倉、半成品倉及成品倉所有物料的控管一目瞭然,提供準確成本報告。如何降低沒有附加價值的活動,進而改善企業製程,是MES可以借力。
另外透過MES系統可以讓生產線上所有工單、設備訊息都能被揭露訊息,如:機台管理及維護,可透過MES系統,進行預先保養機台功能,才能使產線不中斷,生產線可以順暢地運作,進而提高生產效率,達成對客戶交期準確,進而降低成本。
因此智慧工廠的情境,系統必須與ERP系統結合,整合企業流程與工廠生產設立的目標,設備機器之間的資訊交換要即時要快,讓製造端的資訊流通更加透明,進一步做到異常回報與預測維修保養,以達成管理工廠智慧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 ciMes官網
- DIGITIMES, http://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id=0000508335_9lq2v1774o6dcw4y1mb01
製造業智慧生產規劃與建構
是否您企業的生產排程、良率監控與生產數據管理還大部分依賴人工?面對顧客的小量多樣化生產需求與各種緊急插單,是否讓您忙於應付?這些問題在智慧製造的情境中,都將得到更好的解答。未來智慧生產將不再是企業競爭優勢,而只是基本競爭條件,CPC將幫您從現狀走向未來。
猜你喜歡

德國賓士(Mercedes-Benz) Sindelfingen工廠利用網實系統(CPS)結合智慧機械人、大數據(Big data)、擴增實境(VR),提昇車輛生產製程至售後服務達到最佳化效能。

Audi汽車面對激烈的全球汽車市場,提供客制化服務的策略,再結合智慧生產,確保組織的彈性,開創明日的移動方式。

5G專網擁有多項優勢,一方面可獨立運作,不受公共網路壅塞的影響;另一方面亦可確保感測設備聯網的通訊品質,確保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應用的可靠性;另一項重點是,5G專網與公共網路實體隔離,可避免企業機密敏感資料外流。台灣推動5G「專網專頻」政策,規劃4.8至4.9GHz頻段的專網,將提供給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與IoT等相關企業的應用整合平台使用。

●為了破除業界對5G的觀望氣氛,同時提前佈局設備新市場,英業達選擇在自家實地導入5G智慧工廠,吸引客戶的好奇心與主動接洽、了解的意願。
●準備推行E化或數位化時,企業可先觀察員工實際的工作流程與模式,在減輕負擔、不須大幅改變工作習慣的前提下進行E化等新作法之導入。
●前期投入的5G專案執行者必須非常堅定,再加上管理層的支持,雙方都抱有堅持之心,才有機會將推動創新的信念往外拓展、改變更多工作夥伴的想法。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