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千禧世代的管理者

瀏覽數:651


  千禧世代或稱Y 世代,是指約 1980 到 1990 年代出生的網路原生代,這世代到現在 2019 年約莫25-38 歲上下,儼然已是職場主要的勞動力;因此,了解這世代族群的價值傾向與興趣所在,是身為管理者所不能忽略的課題,進而要重新思考如何適時的調整自己和組織的文化,以迎接這批正湧入職場的千禧大軍。(2020 年的職場就業人口,Y 世代與Z 世代人才的占比,將從現在的24%,增加到50%。詳見下圖)

年代

C世代

Y 世代(千禧世代)

X世代

S 世代

年齡

9-17歲

25-38歲

35-54歲

55歲以上

目前

24%

32%

44%

2020

50%

23%

27%

2020年不同世代的職場就業人口

 

一、千禧世代的描繪:

  千禧世代到底有何明顯的不同?在管理上要如何因應?我們試著來瞭解一下這世代相關的背景與足以影響管理的重要因素。初步整理如下:

  1.成長於好景不長的時期

  過去對千禧世代粗淺的印象是,他們成長所受到的呵護,遠勝於其他任何世代,稱得上是父母陪伴成長的世代,可以說成長於一個最沒有打罵,並高度受到關懷的世代。然而,2008年全球經濟大蕭條,失業率達新高,正是金融危機等不景氣的時代,債務增加,通貨膨脹,以及石油和原物料價格上升,以致一般大眾對於市場沒有信心;千禧世代普偏成長正是在如此好景不長的時期狹路相逢,收入不如上幾代人那麼富裕,反而收入更低,資產也更少。

  因此,對在職場打滾已數年老一代,期待組織提供的是循序漸進、劃分清楚生涯藍圖;然而,在金融危機等不景氣的時代中裡長大的經歷,千禧世代年青人對於工作如何發揮個人潛力,其實是有更高的要求。

  可想而知,對新時代的管理者而言,如何因應如上的差異反而變得更困難。

  2.活躍於科技(網路)的原生代

  「手裡握著行動裝置,從關燈到購物,都交由數位助理處理」,這是一般人對於千禧世代的刻板印象。千禧世代確實是數位革命的的年代,他們可說是第一批數位原住民,是與互聯網一起成長的第一世代,故又稱之為科技(網路)原生代。網際網路之於他們不僅是拓展視野、了解周遭世界的媒介,也是實現自己想法的工具。因此,千禧世代的觀點,無論優劣與否都深受科技認知的影響,以及科技帶給此世代的衝擊力有關。

  由於科技已經是千禧世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們往往習於從多元的網路中很快速找到改善日常工作的契機,甚至創造及提升現有技術的途徑。因此,深受科技(網路)影響的他們喜愛追求新事物,始終流動難測的喜好,並且敢於挑戰權威,對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高度的自信,進而期待及重視在職場中複製這樣的環境。

  對新時代的管理者而言,如何快速的銜接並善用及發揮這批新生代生力軍特質,也是另一需要關注及因應的重要議題。

  3.重視職涯學習的新生代

  由於成長的背景,千禧世代在職場尋求樂趣,常被描繪成忠誠度很低、自我中心。這些人與上司關係上希望被認同及被在乎,工作上則勇於表達意見。在職涯發展上,追求工作意義、自主性、多樣/斜槓性(Slash)、希冀職能發展與組織的連結,及對於組織發展的影響。據許多的觀察家和調查都指出,除了關心薪資與發展,千禧世代比他們的職場前輩更注重個人的獨特性與職涯發展、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對新時代的管理者而言,快速的轉換來幫助自己適應千禧世代,將是提升管理能力的關鍵契機。

二、因應千禧世代的建議:

  1.熟悉並擅於使用社群媒體

  新時代的管理者,需熟悉並擅於使用社群媒體,以營造有利於對話的平台,並形成共同的語言及溝通的模式。

  2.營造有趣的工作環境

  提供與支持千禧世代學習成長的職業環境適時的給予肯定和鼓勵,透過鼓勵公開對話和尊重他們的想法,讓工作環境更具包容性、多樣性與創造性。

  3.給機會及挑戰

  善用千禧世代善於創新的特質,打造出適合他們的工作環境,以提高他們對公司的認同,吸引和留住關鍵員工族群,進而與企業一同成長創造多贏。

(引用資料)
1. 1Y世代定義 (維基百科)
2. 千禧世代其實比你想的更憂國憂民、勤奮勇敢(天下雜誌 2019,09)
3.如何應對你怠惰的千禧世代員工?(Tech Orange 科技報橘)
4.我們真的準備好迎接千禧世代消費者了?(2019/12/13/工商時報)
5.千禧世代帶給職場新清流 (能力雜誌)
6.新世代求職想什麼 逾五成重視國際化 (English Career 第65期專欄)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