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輔導感想

- 撰文者:
- 2021/02/04 瀏覽數:223
知識管理源起1970年代,由國外學者Leonard-Barton提出研究,後續也有更多學者專家探討知識是如何產生、知識的價值是什麼?公司該如何應用知識訂出長期發展策略,從1980、90年代到2000後從網路應用,各國對於知識管理更加重視。
知識管理項目主要有知識地圖繪製、專家黃頁建立、結構化在職訓練、知識社群經營等管理項目。主要項目大多關注在人的知識如何挖掘、知識如何保存、資深同仁如何過濾什麼是知識等等,輔導的經驗中也有企業主會在意如果輔導完資深同仁不願意將知識傳授、或者都是同仁收穫最多,公司好像沒有什麼好處,甚至員工最後離職那公司付出心血不就白費了。
其實單純輔導知識管理項目當然會有這樣的錯覺,但是仔細研讀知識管理每一項目又與其他管理工具相互映:
- 知識地圖:如同QC工程圖主要功能為工作遇到瓶頸時能快速找到知識位置或來源解決問題;
- 專家黃頁:如同價值溪流模式,以專業邏輯分析、解決工作上的瓶頸;
- 知識社群:如同QCC品管圈主要功能為創新提案、工作改善、團隊合作、經驗交流。
由以上經驗可知道,管理手法與技能是相互通用,管理工具可以靈活協助企業改善解決現場問題,並不是投資在人身上企業是得不到效益。相反的,應用知識管理是提升人才品質、精實管理是對物的改善,管理手法不同,但解決企業問題的結果是相同的。
到頭來人願意改變、願意配合不管推動任何專案、計畫才能更有效率執行,更看得到實際輔導的回饋。
猜你喜歡

面對環境趨勢的劇烈變化與經營型態不斷翻新的挑戰,以無形資產創造有形效益,以有限知識創造無限價值,厚植人才資本,累積智慧資本,成為引領組織向前驅馳最有力的引擎,也是企業永續經營、不斷開創新局的關鍵思維。

知識管理是近來政府與企業界認為可以提升組織競爭優勢的重要議題,從知識交流活動、輔導企業與APO國際論壇中學習知識管理,改善目前以標竿案例學習之推動模式,有效提升我國產業效益。

智慧製造時代來臨,多數企業想到硬體提升、設備升級,但這些互聯網裝置需要成功的運作,乃需透過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而大數據的基礎則是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成功導入知識管理為企業轉型升級紮根?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