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外收穫


  還記得2020年全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肆虐,各國大量確診、封城、醫療癱瘓消息不斷,台灣仰賴SARS經驗、配合政府邊境防範、明快公衛措施,以及民間合作等,對比於其他國家的疫情嚴峻,台灣經濟繼續成長,你我的生活幾乎沒有改變,無疑是全球應對疫情最成功的典範之一。而2021年5月是台灣疫情重要的轉折,突然間社區感染發生、確診人數激增,台灣正式進入無情疫情的考驗,除了全民同心、各界攜手解決疫情危機外,任何的經驗與改變都應有其正面意義,值得每個人去發掘與思考。

  數位科技應用:每天的日常生活最顯而易見的,是這疫情讓每個人對於數位軟體的應用都有進展,從小朋友的遠端視訊學習課程到銀髮族的社交軟體應用與線上購物,讓數位科技利用度大幅提升,潛移默化,對於數位科技更加接受,必定有利於推動產業數位轉型,例如製造業供應鏈數位鏈結推展時,原先常面對到的作業人員不願意改變,不習慣數位工具,經由疫情所帶來的改變,有大幅機會降低導入的不適應。

  公共衛生教育:過去多年來為了降低各項疾病傳染率的勤洗手、公筷母匙等衛生教育,是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在許多人生活中難以落實,經過此次疫情,讓類似的衛生教育深植人心,不僅是面對這波的疫情,相信在未來的其他傳染疾病相關統計數據絕對能看出改變。

  愛物惜物:人們常常都是失去了才會珍惜,因為疫情,可能讓平時的見面餐敘不斷延後、讓平時唾手可得的物資與服務變得難以取得,也可能帶來了生離死別,成為了讓大家都更為愛惜身邊一切的難得契機。

  疫情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或許透過更重視身邊的一切,讓人們更能夠思考與理解原先可能習以為常的人事物,能夠有利於去蕪存菁,更有效的合作與透過數位科技的配合,讓未來能被期待更為進步美好。

猜你喜歡
*
疫情後之企業培訓模式

在疫情影響下,企業培訓多數採用「線上模式」運作模式。專業培訓人員需掌握整合「O2O線上線下學習模式」,預期此學習模式將會是未來企業培訓關注的選項。

*
台積電的跨界思考 》後疫情時代 跟著病毒學管理

強悍的病毒總是不拘形式接納來自外界的基因段,這樣的演化機制使得新冠病毒擁有超強的環境適應力。企業若想要突破激烈的紅海競爭,新冠病毒或許是完美的學習對象……

*
善用政府資源,化疫情為轉機,休閒農業成國旅新選擇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旅遊熱潮大增,農委會挹注政府資源,透過工作坊與陪伴輔導來協助休閒農業經營者轉型升級,強化經營與創新發想能量,帶動業者結合在地特色、農村文化、自然生態等資源,改善經營場域與發展創新「農業體驗」與「農遊伴手禮」,幫助休閒農業旅遊在後疫情時代,成為國人戶外休閒與旅遊的新選擇。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