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智慧前瞻 預見未來

瀏覽數:134
關鍵字:


日前本中心歡度66周年慶並舉辦感恩論壇。筆者依循慣例代表CPC藉由「以人為本 智慧前瞻 預見未來」為題探討企業在疫情下,如何回歸「人本思考」,友善人、企業以及環境的關係。並在數位時代中,能夠善用智慧科技與數位工具,順利完成數位轉型,朝智慧生產與服務之目標邁進。

回顧去年此時,筆者於65年周年論壇上是以「人物境共好 平衡 成長 共生」為題分享心得,再連結今日主題並相呼應。由此可見,近幾年中心在與企業一起成長之際,心中始終不忘堅持「以人為本」的思維。

疫情反覆難測 10大風險不容樂觀

依據筆者觀察,自從2019年年底爆發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迄今,雖然今年(2021)由於研發出疫苗,並在各國積極鼓勵國民施打下,已大幅降低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進而稍微控制住疫情。然而,令人不容輕忽的是,疫情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更造成人與人的疏離;同時,疫情也衝擊到全球的經濟發展,當然,也包含台灣在內。而且疫情看似好轉,卻又瞬時逆轉。可以說,疫情現在還在進行中。

就以台灣為例,受疫情影響2021年前三季直接衝擊內需產業,造成失業率創10年新高;美中貿易戰加上疫情,迫使全球製造業供應鏈重組;觀光、住宿、餐飲業重創,僱用人數比例大幅下滑。

不過邁入第四季時,隨著疫苗施打普及率逐步提高,經濟成長率進入復甦階段,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預估,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GDP)可達6.1%。台灣是如此,全球經濟也不遑多讓。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做的預估,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GDP),可望從去年(2020)-3.5%翻轉為5.9%。同時,包含美國(6%)、德國(3.1%)、日本(2.4%)、中國(8%)等幾大經濟體經濟成長率,也展現復甦的強勁力道。

不過,對逐漸遠離疫情陰霾全球經濟,在樂觀之餘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等智庫即提出美中關係惡化、大陸房市崩盤、變種新冠病毒、台海衝突等十大風險將如影隨形。而筆者更認為,在這十大風險外,更不能忽視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這點可以從最近反聖嬰現象帶來的極端氣候,除了影響到人們的工作、生活外,更影響到經濟。所以,不管是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我們身處在一個不確定的環境,實在不容許我們過於樂觀。

與疫情共存 3種生活/工作新型態

筆者猶記得去年在論壇闡述人物境共好之論點時,即特別針對「綠色經濟」提出一番見解。而「綠色經濟」一詞是源自於英國環境經濟學家皮爾斯(David William Pearce)於1989年出版的《綠色經濟的藍圖(Blueprint For A Green Economy)》所提出的概念。主要核心理論價值為追求人與環境共好關係的平衡經濟。此論說經過30年的演進,實際上已經取代了人與環境零和關係的「損耗式經濟」。係因,各界都期許在資源有限下,期待創造更大價值,值得探討的是,在此過程中,勢必促進「效率」與「效能」再提昇。尤其在後疫情時代,已經呈現出「工作生活數位化」、「消費模式個性(人)化」、「環保意識再深化」3種新的工作與生活新態樣。

其中,由於民眾都必須適應並學會與疫情共存,更衍生出遠距工作、會議;外送、外帶服務;遠端教學、醫療等新工作與生活方式。此外,虛擬消費、虛擬加上實體消費等新消費型態,在於維繫顧客的信賴,再者,企業經營在尋求獲利之際,更期待透過企業文化,追求永續經營。因此,領導人會重視節能減碳強化智慧化生產;重視社會責任與消費者關係;促使公司治理成為顯學的新生產方式。

以人為本  催生3大消費新型態

筆者觀察到,在後疫情時代,企業領導人會花更多時間,重新反思在獲利目的之外,如何經營一家讓內部員工滿意,讓外部顧客景仰的企業。在這樣的過程中,會更加著重「以人為本」。

筆者在深入分析以人為本的意涵時,先從疫情帶動個人生活到產業生態的哪些改變來談起。由於新冠疫情的高傳染性與高致死率,導致個人需求改變包括:更加重視個人的健康與安全,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他人;從滿足欲望的奢華模式走向簡約奢華消費型態;追求差異化服務以滿足個體自我實現的需求。

而生活與工作型態改變,則包括:遠距工作與生活協調;消費習慣與型態改變;有限接觸之情感維繫。至於在產業生態改變,則包括供應鏈的在地化;智慧化生產生態系;OMO(Online Merge Offline)虛擬整合之經營模式。

重視心靈層次 滿足個性(人)化自我成長

當掌握到各層面的改變之後,筆者進一步闡述其中的奧義。以個人需求改變為例,因防疫而不得不採取的個體隔離措施,無形之中也增加人們生活上的苦悶,導致多數民眾會更重視「心靈層次的滿足」,並且透過宗教信仰作為心靈的寄託。實際上,光是心靈寄託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就以過程中,消費者也因疫情危機而趨於理性消費,更期望被「傾聽與理解」。

在此需求下,過去習以為常透過標準作業流程(SOP)以確保產品或服務於品質上均一的做法,是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重新檢討消費文化中的「人本訴求」。也就是企業在設計SOP之前,應先蒐集小數據,再串連成大數據,經過分析、整理、加值,然後聆聽顧客聲音(VOC,VOP),再進一步利用數位工具、統計資料來挖掘沒被滿足的需求,之後才來訂定SOP,提供兼具感質(Qualia)與感動(Moving)服務,藉此滿足顧客個性化(個人化)自我成長的體現。未來企業建構顧客服務都應該朝向這模式來發展。

虛實界線模糊 追求有限接觸的情感聯繫

在生活與工作型態改變方面,疫情改變以實體為主的工作與生活方式,走向更高度虛實整合的態樣。舉例來說,在智慧製造的風潮下,已經廣泛地運用虛擬實境VR、MR等科技,虛擬與真實的界線已經模糊。科技更被大量應用在工作與生活中,在此情境管理下,筆者也觀察到人與人之間容易因科技或社群媒體而減少接觸,一旦減少接觸也就失去了彼此面對面時,可因觀察到對方的表情情緒、肢體語言而給予回應的溫度。

筆者猶記得,過往在推行「知識管理」(KM)時,經常陷入誤以為推動「資訊管理」的瓶頸。一旦抱持這樣認知,就容易以電腦系統為主,而忽略去透過不斷地與專家顧問的互動,進而發掘或引導他們將內隱知識轉化為外隱知識,並透過資訊系統分門別類地儲存。

筆者認為,未來在生活面,更應追尋人與人「有限接觸之情感維繫」,並以此建構商業模式。這點從餐飲業就能窺知一、二。最顯著的改變是外帶、外送服務盛行,讓餐廳開始注重研發個性(人)餐飲服務,因此開拓新的商業模式。

跨域生態系崛起 OMO強化虛實整合

筆者觀察到,自從美中貿易戰加上新冠疫情,也促使產業重新意識到全球化供應鏈的脆弱性,而新需求也讓更多跨領域、跨地域生態系浮現。其更滿足顧客客製化生產與市場需求的快速應變,進而創造出差異化優勢。

實際上,台灣中小企業的特性是速度快,並且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供應鏈)而躍昇國際舞台。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費需求驅動生產模式改變,現今供應鏈從垂直趨向水平發展,也就是說發展過程演變成「OMO」模式,強化實虛整合。

筆者再舉本中心積極籌組臺灣智慧潔淨好空氣體系為例,該生態系透過智慧潔淨好空氣體系建立「智慧潔淨跨領域虛實整合平台」,協助室內空氣偵測設備與改善設備業者,透過偵測—診斷—改善—維護機制,提供時刻監控空氣品質、快速連動設備、即時改善,並開放共享的空氣品質管理服務系統,以帶動空氣品質解決方案進入海外的民生居家、商業空間及醫療院所市場為目標。

此平台連結臺灣與當地的工程公司、醫學醫療體系、病態建築診斷協會、室內環境品質相關學會/協會、以及空氣品質改善設備商等5大領域,共同打造的智慧潔淨空氣虛實跨領域整合體系,更進一步共同拓展東南亞等海外商機。

卓越企業 人物境共生共好永續發展

2004年聯合國全球盟約(UN Global Compact)的Who cares wins報告中,首次提出ESG規範,迄今已成為卓越企業應證永續經營的基石。同時,隨著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問題日益嚴重,聯合國更於2015年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永續發展目標包含17 項目標(Goals)與169項細項目標(Targets),若再加上包括美國、歐洲、亞洲等128國宣布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並將永續發展列為各國國家長期政策與目標。

筆者要強調的是,中心為經營管理顧問公司,儘管自我期許是引領企業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設立明確的目標。綜觀上述國際發展趨勢,亦是去年倡議人物境思維的應證,更與今年以人為本思維,強調共生、共好一脈相傳,也更期許企業關注並重視,以邁向卓越企業。

智慧引領 數位優化 聯結 轉型

筆者觀察,在以人為本的基盤下,借重「即時反應」與「大量客製化」2種型態,並具體落實在「智慧製造」與「智慧服務」2大構面。這兩者與傳統製造與服務最大差異,在於生產力。沒有生產力,沒有競爭力!為協助企業提昇生產力,中心2016年5月5日發布「生產力再造評量」(i-Bench),並且已在國際間推廣有成。談到生產力,必須了解的是,不再談「勞動生產力」,而是談「總合生產力」。

而現今企業論及提昇總合生產力,勢必倚靠智慧製造與服務,成功與否關鍵則是數位轉型。然而,筆者認為論及數位轉型之時,必須掌握的觀念是,任何營運作為都應先做數位(優)化後,再強化建立「數位聯結」。這也是許多企業導入數位轉型時必須建立的思維與認知,不能為轉型而轉型。有鑑於此。本中心也於2020年11月6日與2021年6月4日陸續發表「數位轉型評量」(DX-Bench)與「商業服務業智慧化評量」(SISA),希冀促成企業順利接軌智慧製造與服務。

此外,繼建構「共好生態系運作模式」未來CPC也將依循「趨勢議題偵測」;「生態系結構促成」;「國際市場開拓」等方式,加強在不同領域促成各種生態系,以群聚台灣企業優勢能量,加以善用亞洲生產力組織(APO)國際活動加以擴散並輸出國際,建構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最後,筆者也透過此次機會,提醒企業領導人,面對不可預知的風險危機,須從被動式反應力(Reactive)、主動式預應力(Proactive)、最佳適應力(Adaptive)以達到企業持續成長與永續經營。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