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團辦理實務


  標竿(benchmark),最早是指工匠在測量時作為參考點的標記,爾後衍生為衡量的基準或參考點。標竿學習(benchmarking) 則是指一個組織,選定同業中最成功的組織相互比較其產品、服務和方法的歷程,以提高其組織績效。

  應用在企業界的品質管理上,將標竿視為同業中最具成就者,而其成就可以作為其他同業學習之楷模。美國生產力品質中心(America Productivity Quality Center, APQC)將標竿學習視為「確認、分享和利用的最佳實務改進業務的過程,經由分析其他一流的做法,將其最好的實務應用到自己的組織,以強化組織的業務。」

  標竿學習長年為企業運用的熱門管理工具,標竿學習一言以蔽之,即見賢思齊。而透過辦理考察團,則是最常見的執行方式;事實上,國與國、都市與都市或者跨產業之間,也常見透過官方或民間的交流,進行學習,體現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真正意義。

  透過考察團學習,參加考察團的團員一方面可以親身體驗、觀察標竿企業的優勢,另一方面可以透過團員之間的激盪,創造出新的社群關係與合作商機。相較於課堂系統性知識的傳授,考察團的團員通常以已經有一定產業歷練與專業知識,而經由現地觀察標竿企業運作,除了能瞭解企業執行面的困難與挑戰,大則思考自身企業的成長階段,進行改造,確保競爭優勢,小則學習現場管理,優化作業流程。

  參與特定主題考察團的客戶,往往來自於同一個產業的從業人士,而透過團體數天高密度的相處與交流,常能夠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不僅是人脈、私交開展,更有可能創造新的商業合作機會。也因此,考察團一直是企業人士關注的焦點。

  站在考察團主辦單位的角度來看,考察團要處理的事務千絲萬縷,思考的面向千頭萬緒,一個成功的考察團,有幾個關鍵因素需要考量:適當的議題設定與目標客群,妥善的行程規劃與廠商連繫,靈活的團務執行與社群經營。

  考察團的利害關係人包含團員、受訪企業、主辦單位、旅行社四類,整個活動程序可以大略切分為行前規劃與出團執行。

  行前規劃首要的第一步,也是攸關組團成敗的重要因素,是盤點主辦單位能量,分析目標客群,進而結合議題趨勢以擬定考察團主題。如果能設計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參訪主題,又保有獨特性,則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參訪團未能成行,往往歸因於主題與客群需求無法緊密配合。

  一般而言參加考察團,顯然多為高階主管公司派訓或老闆個人成長、人脈經營,其他還包括退休夫妻旅遊學習等,我們可以規劃內容始於如何滿足客戶需求,解決問題,並包裝效益,同時結合日常業務中觀察到的趨勢議題,或是透過與既有客戶互動,了解產業需求;如果已經有鎖定議題,也應隨時注意市場上是否有同類商品之訊息。

  整體規劃可以藉由5W1H構面盤點。即人(who)、事(why)、時(when)、地(where)、物(what)與費用(how much)來梳理。

  • 人(who)

人包含招生對象設定、團員人數、隨行編制、委外窗口等。

  • 事(why)

事有關選擇區域、主題、拜會廠商、配套景點與廣宣活動等規劃。

  • 時(when)

時間也對組團有重大影響,是否為客戶本身產業旺季?參訪區域天候或是當地是否有辦理慶典、會議等活動影響訂房?妥善的時間設定不僅能提升客戶參與意願,也能減低安排行程的困難度。

  • 地(where)

地則是考量路線規劃、移動交通等,合宜的交通規劃能提升旅遊品質,減少誤點風險。

  • 物(what)

物是有關團務應備的印刷品、或是參訪應有的贈禮等,完善的準備能加值服務品質,現今如提供wifi分享器已經是基本配備。

  • 費用(how much)

費用設定則考量行程獨特性與本身成本結構,考量市場接受度,進而擬訂。

  前述項目執行需運用與委辦旅行社之議約、參訪廠商之交涉、整體行程規劃與對各報名團員知溝通聯繫等,透過前期作業樹立專業形象,將有助於未來長久關係發展。

  待確定出團後,團務執行依時間點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

  • 前_階段

前期主要任務對內為參訪主題專業資料蒐集整理,對外為辦理行前會議,了解團員期待與確認出國相關手續完善。

  • 中_階段

團務執行期間除了例行團務辦理,每日應做團務記錄,做為未來改善參考,此外重心可以放在團員社群營造,透過出遊的輕鬆氛圍,秀出專業涵養,創造忠誠客群;出團期間另外一個管理重點是意外狀況處理,行前應多與前輩請教,瞭解過往案例與處置狀況,處置時應隨時回報有關協助單位。

  • 後_階段

回國後除了針對團員反映意見彙整改善,也應把握時間寫感謝函給受訪企業,一方面表達謝意,另一方面回饋客戶意見給對方,促進雙方未來良性互動。

  參加考察團進行標竿學習,是企業主動出擊的做法,標竿學習隱含了追求卓越、流程再造、持續改善、建立優勢四項優點。考察團辦理單位在執行考察團業務時,應該時時謹記體現標竿學習的精神,輔以優質的團務服務,靈活的公關技巧,創造團員、受訪企業與主辦單位三贏的局面。

更多資訊請參考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

CPC為致力於企業生產力(Productivity)提升、促使顧客成功(Customers’ success),組織效率(Efficiency)講精實(Lean)合理、組織效能 (Effectiveness)論價值學習(Learn),積極開創學習的文化。

猜你喜歡
*
高滿意度考察團辦理經驗談

日本企業製造現場的管理模式與經營思維向來是國內製造業學習的主要對象。本次考察團在本中心精心策劃豐田汽車、三菱電機、朝日啤酒、輝瑞製藥、FPCO中部回收工廠(塑膠托盤生產與回收)、豐田產業紀念館等企業,在服務團隊精心的策劃與準備;參訪過程精準的翻譯、用心規劃參觀後分享與分組討論,充分滿足以參訪學習為主團員預期之期待,獲得平均高9.5分以上(滿分10分)之評價。

*
前進越南連鎖市場-商機考察觀點評析

本文彙整越南在地連鎖企業、臺商企業之實際營運經驗,協助連鎖餐飲、零售業者掌握越南市場動向,培養國際視野及合作商機,以利台灣優質連鎖企業佈局海外市場。

*
智慧農業標竿學習

以色列、泰國、丹麥如何透過滴灌技術、大型溫室、智慧化設備,突破先天資源不足與降低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進行生產管理、品質控制發展出國際農業品牌並將技術整廠輸出,不僅大幅提昇生產效能,更帶動產業競爭力。

*
科技化食品製程管理~義美食品標竿學習參訪團

人生百年但想建構與經營能夠持續N個百年的企業,在達成願景與目標的歷程中,必然經歷各種預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
面對多面向的競爭,領導人創新求變的經營「今日企業」之際,更要運用情境規劃方法,創造「明日企業」。
​​​​​​​相信走過87年的義美食品,在企業願景使命引航,重視社會責任的價值下,大步邁向百年基業。

*
致力於ESG永續經營!CPC辦理考察團赴日本工業展交流學習

由國品永續精銳聯盟總會長-劉瑞隆擔任團長、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擔任隨團總顧問前往參訪2023日本工業展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