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能輸!熊本熊打先鋒》借外力 重培育 半導體戰略帶動產業復興

瀏覽數:150
關鍵字:


  日本自1990年代開始淡出半導體產業的生產,但在半導體材料與設備領域,依舊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2018年起中美貿易衝突白熱化,連加上2019年新冠疫情衝擊,帶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帶來嚴重衝擊。日本政府為建立可承受國際環境劇烈變化的半導體供應鏈,以及強化日本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於2021年6月制定《半導體戰略》。此一半導體戰略,在國際環境部分,是強調與具共同價值觀的國家進行產業政策上的協調合作。

  在國內環境部分,主要是透過4項政策方針來推動。

  一、共同研發先端半導體製程技術與設立國內生產工廠

  二、加速數位投資與強化先端邏輯半導體設計

  三、促進半導體技術的綠色創新

  四、強化半導體產業資產組合與供應鏈韌性

  其中,由日本政府出資4,000億日元,補助台積電於日本熊本縣設立22/28奈米的製程的12吋晶圓工廠,是日本半導體戰略最重要的具體政策。

重返半導體先解決人才荒

  日本主要的大型半導體生產工廠皆建廠於1980年代。如1984年建置的岩手工廠(原東芝半導體,之後轉移至新設「日本半導體株式會社」)、三重縣工廠(原富士通半導體,2019年被聯電併購)、魚津工廠(原Panasonic半導體,2019年被以色列的高塔半導體與台灣的新唐科技併購),以及1985年建置的那坷工廠(瑞薩電子)。不僅這些大型半導體工廠的設備過於老舊,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日本國內的半導體製程技術停留在45奈米,幾乎沒有22/28奈米製程的技術人才;再加上2022年之後的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擴散,各國加強行動管制的背景下,首先面臨到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在全球半導體大廠均面臨人才短缺的情況下,日本九州地區半導體供應鏈相關的中小企業,其人才短缺的問題更為嚴峻。

  若以「半導體企業」、「半導體設備企業」為關鍵字,在日本求職網站「求人Box」搜尋。在九州的7個縣當中,位於熊本縣的半導體相關企業有1,060個職缺,位於福岡縣的半導體相關企業有922個職缺,位於長崎縣的半導體相關企業有406個職缺,位於大分縣的半導體相關企業有395個職缺,位於佐賀縣的半導體相關企業有253個職缺,位於鹿兒島縣的半導體相關企業有245個職缺,宮崎縣也有154個職缺。

  再加上台積電熊本半導體廠的建廠時間,與生產NAND Flash的鎧俠(Kioxia)、生產DRAM的美光(Micron)新設工廠的時間重疊,勢必在九州地區掀起半導體人才的爭奪大戰。

產學合作孵育半導體人才

  對此,九州經濟產業局於2022年2月7日,召集九州境內各縣的相關企業、大學等26家團體組織,成立「九州半導體人才育成事業共同體」。日本政府並提出3項補救人才荒的解決方案。首先,統整位於九州的8家「國立高等專門學校機構」(5年一貫制專科學校),規劃與半導體生產研發相關的課程。其次,在熊本大學設置半導體教育研究中心,以產學合作的方式強化半導體的教育與研究。其三,在教育機構興建實習大樓,強化實習項目。

  舉例來說,人才派遣培訓公司UT Aim,已決定於熊本縣設立「九州技術能力開發中心」,預計於未來3年內培訓1,000名半導體人才。此外,為因應半導體新工廠所帶來的業務需求,UT Aim初期將培育的重點,鎖定在半導體設備的維護、檢查的專業工程師。而其人才派遣與服務的對象,主要還是放在供應鏈的中小企業上。

  以2002年夏普(Sharp)在日本三重縣設立的亀山液晶顯示器工廠為例。當時,Sharp在當地直接雇用的員工為2,300人,相關供應鏈的廠商則增加5,400人的雇用,合計創造了7,700個工作機會。當地住宅需求增加了4倍,而零售業的營收則增加了1.2倍。依據Frontier Eyes Online的估算,台積電在熊本縣投資設立的半導體工廠,將在當地創造6,000個工作機會,短中期將帶來約1.3兆日圓的經濟效益。

  因此,台積電與Sony共同興建的半導體工廠,預計將對建廠所在地的日本熊本縣,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直接的影響包括建廠時的土木工程、設備關聯的資金人才投入,以及工廠正式運作後的設備維護、員工雇用需求。間接的影響則包括人口流入帶來的住宅、不動產,以及零售、服務等衍生效益。

  以招募人才為例,預計雇用1,500名員工於2024 年底開始進行生產,月產量為45,000片,作為車用半導體使用。其中,合資公司Sony每月所需的量為1萬片左右。剩餘的35,000片,可出口至國際市場,或提供給日本國內其他的半導體廠商(如Denso)使用。22/28奈米的技術雖不如先進製程的5奈米或3奈米,此一規格的半導體適用於各種不同電子儀器設備,包括:機械設備的控制板、電腦主機、通訊儀器、遊戲主機、汽車電子儀器等。

  依據日本帝國Data Bank(TDB)的調查,與台積電有直接往來的日本企業共有69家,而與合資企業Sony相關半導體供應鏈子公司(SCM、SCS)有商業往來的日本企業則有375家。扣除重複往來的廠商後,共計427家日本企業將受到這項半導體工廠投資案的影響。427家廠商中,有147家廠商位於日本九州地區,占全體廠商的34.4%。就企業規模來看,有258家廠商雇用員工數低於100人,占全體廠商的60.5%。換言之,中小企業占了6成以上。

半島體專責小組打造重鎮

  針對其他衍生的經濟效益,九州地區的相關企業也紛紛蒐集資訊、組成團隊,以爭取半導體投資帶來的市場利益。例如:位於熊本縣的肥後銀行,2022年2月9日發佈新聞稿,將於今年4月1日在總行設立「半導體專責小組」。透過地方銀行體系,一方面支援熊本縣的在地企業參與相關供應鏈的合作,另一方面也準備因應外來人口移入所增加的不動產買賣,以及物流、零售與服務業的新需求。

  除了熊本縣之外,九州地區另一個工業大縣福岡縣,也積極結合日本國內半導體企業,啟動「福岡Green Device開發生產據點」計畫。安川電機(機器人)、Sony(感光元件)、三菱電機(Power Device製作所)等企業,結合九州大學、福岡大學與九州工業大學,以及福岡縣內半導體供應鏈相關的400家中小企業,共同將福岡縣打造為機器人、汽車、家電用半導體的生產重鎮。

  雖然面臨半導體人才不足、設備老舊的課題,日本依舊有意打造熊本縣成為帶動日本半導體產業復興的推手,熊本半導體工廠的營運,可大幅降低日本電子與汽車產業的斷料風險。事實上,隨著台積電熊本工廠的設廠,日本其他半導體供應鏈的廠商,也紛紛決定在熊本縣新設、增設工廠及測試中心。如半導體設備的東京電子、半導體測試的Tera Probe(目前為力成電子的子公司)等。而台灣的半導體相關企業,亦可透過此次的大型半導體工廠投資案,與日本具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形成新形態的供應鏈合作關係。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與日本的經貿產業,也將進入新的互動階段。(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2年3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