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實體?混合辦公?》不進公司行不行? 企業疫後留才戰開打

瀏覽數:612
關鍵字:


  後疫情時代,全球防疫邁向與病毒共存,持續近2年的遠距工作模式也悄悄轉變,有企業宣佈永久維持遠距辦公,也有企業強制員工重返辦公室,引發反彈聲浪,不少企業主則選擇折衷,採取高度彈性的混合工作模式,確保公司利益之餘,更想方設法留住人才。

實體or遠端 企業兩極應對

  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日前宣佈9月開始,員工每周必須回公司上班至少3天,周二與周四強制待在辦公室,其餘1天則由各團隊決定,政策一出引發反彈,員工組織Apple Together發起連署,要求Apple提供更彈性的辦公制度,有員工揚言若被迫重返辦公室不惜辭職抗議,面對強烈訴求,Apple表示為因應染疫人數增加,將計畫順延至10月,但大方向不變。

  作風強硬的馬斯克(Elon Musk)則揚言,員工不回公司就回家吃自己,《彭博社》(Bloomberg)引用馬斯克寄給Tesla管理高層的郵件,指出馬斯克要求員工每周至少在辦公室工作40個小時,如果沒有按時露面,將會被視為「自動請辭」,他更表示Tesla之所以能研發生產激勵人心的產品,就是因為團隊面對面溝通合作,光靠打電話不可能獲得成功。

  管理高層的擔憂其來有自,居家辦公常見的缺點是難以監督員工及溝通不良,此外,《巴倫周刊》(Barron's)發佈1項針對5,000多名美國員工的調查,發現員工瞞著主管偷偷兼職的比例是遠距辦公前的4倍之多,雇主不免擔憂員工是否真的替公司盡心盡力。顧問公司Gartner的研究也指出,人員流動率變高加上逐漸流失的組織文化,都是企業主大力反對遠距辦公的原因。

  反之,也有許多企業持開放心態,Twitter早在去年宣佈永久維持遠距辦公,Spotify、Airbnb也隨之跟進,在2021年迎接營收高峰的Airbnb,提供員工遠距辦公與辦公室工作的彈性選擇,執行長Brian Chesky充滿信心地指出,遠距辦公能使企業跳脫地域限制,在公司通勤範圍之外招募更出色的人才,更期許Airbnb成為遠距辦公的企業典範。

高盛:遠距辦公該被矯正

  金融界同樣意見分歧,花旗與星展銀行皆宣佈採混合辦公,部分櫃檯人員與資料管理人員必須駐點,其他部門可以選擇遠距或彈性上班。保有遠距辦公選項的還有瑞士、渣打銀行與匯豐集團,瑞士銀行更發佈1份內部調查,表示居家工作的員工每小時產出率上升,服務客戶的效率更佳,認為混合辦公的決策有助招募員工,更能留住人才。

  高盛投資集團(Goldman Sachs)則開出金融界第1槍,要求員工每周回辦公室上班至少5天,等於間接取消遠距辦公制度,除了紐約區辦公室的防疫依舊嚴格,其餘地區員工不需提供疫苗接種證明,也不需戴口罩或定期快篩就能返回公司上班,同為金融巨頭的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也將跟進。

  事實上,高盛不是首次取消遠距辦公,早在2021年中疫情略為紓緩之際,執行長就要求員工盡快返回辦公室,直到COVID-19開始全球大流行為止,執行長David Soloman還公開指出遠距辦公不適合金融業,也不該是一種新常態,更直言這是不符常規、應該盡快被矯正的異常狀態。

  有趣的是,儘管處於執行長口中的「異常狀態」,高盛卻在過去2年創下史上最佳收益紀錄,2021年淨收益高達216億美元,但Soloman接受《財富》(Fortune)採訪時仍強硬表示,高盛每年吸引眾多傑出青年人才,他們來到公司就是為了向更傑出、更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建立起重要的人脈網絡,進而為客戶提供最佳服務,他認為這是高盛強大的主因,而遠距辦公使得這項優勢不復存在。

員工愛遠距 考驗管理能力

  硬性規定同樣引發反彈,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愛上遠距,辦公室真的「回不去了」,這個現象不僅出現在全球各地,也橫跨各產業類型,由史丹佛大學教授Nicholas Bloom及多名經濟學家組成的國際調查小組,日前發佈1份報告,指出員工普遍認為在家工作的效率不輸給辦公室,當雇主強迫他們回公司上班時,他們平均願意減薪5%以維持遠距工作,在美國甚至有1/3的員工不惜為此離職。

  這份名為《Work From Home Research》的研究,從2021年中進行至今年7月,針對27個國家中高教育水平、高收入且經常使用網路的族群做網路調查,結果發現多數員工都很喜愛居家工作,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偏好度更高,研究推測,女性比起男性更常被賦予照顧家庭的角色,因而得出這結果。

  疫情改變人們看待職場環境的方式與選擇,管理者不僅要兼顧公司利益最大化、促進團隊高效合作,還要提昇員工滿意度以吸引人才,許多企業因而選擇高度彈性的混合工作模式, 包括微軟、Amazon、Google、Facebook等,都依據自身需求量身打造全新的工作形態,做法可能是每周固定幾天回公司上班,也可能以職責決定是否遠距,這些政策也將隨著疫情滾動式調整。

3原則助企業 擬定工作模式

  《富比士》雜誌(Forbes)建議,企業擬定未來工作模式時可以從3大方向思考。

1. 產業與員工特性

  首先是「員工特質與產業情境」,遠距辦公不見得適合每個人、每種產業或每個部門,需要與客戶面對面互動,或是需要頻繁溝通、創意發想的工作團隊,例如:業務與行銷部門,可以考慮彈性地回辦公室工作,其他不受此限制的部門可以繼續遠距辦公,形成獨特的混合工作模式。

2. 客戶需要什麼

  其次要考量「與客戶的互動形態」,工作模式不僅要儘量滿足員工的期待,更要符合客戶需求,某些客戶喜歡傳統的面對面,某些客戶則偏好通訊軟體或電話溝通,企業可透過疫情前後的營運情況與顧客回饋做判斷,一般來說也可採取混合工作模式,以滿足多元的客戶需求。

3. 注重公平性

  最後一個關鍵是「資源公平性」,採用混合工作模式時,在公司上班與在家上班的員工可能會擁有不對等的機會與資源,企業必須在員工有需要時,即時提供網路、技術支援等硬體/軟體設備,同時也要設有非正式的監督方法,確保員工善盡自身責任。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能找出勞資雙方間的平衡點,確保混合工作模式運行順利,同時維持團隊間的密切合作與靈活度。

  舉例來說,推崇遠距辦公的Dropbox,每年提供員工7,000美元來改善家中的辦公環境,員工可以應用於托嬰補助,甚至加入健身房會員,有助於維持良好的工作表現。

  此外,Dropbox也設立核心合作時間(Core Collaboration Hours),讓團隊成員每天花4小時執行共同會議,彌補與同事間交流溝通的不足,促進合作默契,高度彈性的做法獲得員工一致好評。

  面對不確定性高漲的後疫情時代,無論選擇何種辦公模式,企業訂定決策時眼光不僅要放得長遠,或許更要培養且戰且走的敏捷功力。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2年10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