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主管新思維及因應之道


  前幾年在一次偶然機會,筆者與部群主管討論事情時,他提到過去常與許多公司的老闆對談,其中有一位老闆與他分享了如何評估主管的優劣及其因應之道。經過主管彙整後也分享給筆者,在此,也透過此篇文章分享給讀者參考。

  觀察與評估主管優劣,大致可以忙碌程度及績效程度分成四種類型,簡要說明如下,各位也可以此來評估自己部門的主管是屬於哪一類型,並予以協助後續管理作為及指導之方針。

  1. 績效高且不忙的主管

此類型的主管是我們不可多得的好人才,可以將部門內的工作安排的有條不紊,穩定的發展,創造出卓越的績效,是主管的左右手,任務交辦可以非常放心。

因此,此類型的主管,我們可以賦予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並且創造機會發揮其長才,成為未來部門的接班人或升職。

  1. 績效高且很忙的主管

此類型的主管雖然創造出高績效,但是自己太忙了,每天向陀螺一樣不停的旋轉,無法靜下心來去規劃更重要的事情,或者會疏於管控,導致出現一些管理小瑕疵,有時還會因為太勞累而使自己的身體亮起紅燈。

因此,此類型的主管,我們就必須協助他了解管理的真義,協助其能授權及培育員工的成熟度來分擔其工作,讓他朝向績效高且不忙的主管目標前進。

  1. 績效低且很忙的主管

此類型的主管算是勉強及格的主管,雖然績效不理想,但是仍願意付出。其問題可能會出在工作分配不當、員工能力不足、人員流動率高、紀律及執行力不佳、士氣低落等,主管為了處理人事問題,就已經勞心勞力、疲於奔命,工作上更無法管控且使不上力,以致於績效不彰。

因此,此類型的主管,其上一階主管則需要介入督導其工作及人員管理,否則將會失控。

  1. 績效低且不忙的主管

此類型的主管則是不及格的主管,當激勵及輔導效果不彰時,顯然是不適任,可採取措施建議為降職或免除其主管職,不應該繼續帶領團隊,影響公司整體營運。

  不論是哪一階層的主管職,皆應負擔起承上啟下的角色,完成公司賦予的任務及目標。因此,建議各階層的主管,皆需具備計畫、組織、用人、領導、控制等職能,並透過師徒制的經驗累積與知識傳承,才能掌握大局,擘劃未來,帶領同仁邁向卓越經營。

更多資訊請參考
企業內訓服務

引領前瞻學習成長文化、推動創新知識價值方案,是CPC的使命也是我們永遠的承諾。一站式的企業內訓服務:滿足企業委訓需求,量身規劃打造專屬性課程並提供完備的委訓服務。

猜你喜歡
*
中小企業如何有效辦理員工教育訓練與評估

中小企業的人才培養,常常面臨資源不足、工作變化快、學習管道缺乏、學習後難以學以致用…等問題。本篇文章將從企業該如何將資源花在關鍵點切入,分享ㄧ些評估培育課程與簡式培育績效之方法。

*
教育訓練影響評估工具-ROI投資報酬率之計算

對企業而言,訓練是一項相當花成本的投資,為證實訓練對企業經營的貢獻,並釐清訓練的功能與成效,就必須藉由訓練評估來驗證其成效,訓練評估在於衡量企業投入的成本與員工的學習所產生效益的關連性。對訓練單位而言,都希望能算出精準的ROI,但由於訓練效益往往是無形的,所以必須以「推估」的方式,才能將無形效益換算成貨幣價值,雖然ROI的分析困難度高,但若執行專案的過程有數據及價值的概念,納入訓練規劃及設計時思考,持之以恆就會累積足夠的數據及經驗值,成為訓練評估時最重要的參考資料。訓練人員會愈來愈專業、訓練計畫也會愈來愈有價值,受到企業的重視!

*
財務三表大解密》主管的數字管理儀表板

財務報表是商業的語言,是商業世界前行的後視鏡與擋風玻璃;企業管理層,若能讀懂財報數據代表的意義,對進行有效的營運規劃與共識溝通,可說是事半而功倍。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