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電子組裝業供應鏈回台重新設置投產

- 撰文者:
- 2023/04/05 瀏覽數:154
今年臨危受命,接下一台商電子組裝業將原本在中國進行組裝生產,外銷全球大型日系品牌之專業營業用印表機重新在台上線生產。約二十年前業者將生產線整體移往中國生產,台灣只剩研發及工程單位,製造部分完全移往中國。依循著台商中小企業接單生產模式,但在今年因應中美貿易及關稅大戰,將生產線搬回台灣生產。
隨著二十年過去,台灣本身製造能力部分隨著生產線搬走也消失殆盡。因此將生產線搬回台灣的同一時間也才發現,只能將中國生產模式原封不動搬回台灣投產。但是因兩岸人力成本,社會發展與生產成熟度已然產生差異的狀況下,將中國生產模式原封不動搬回台灣生產造成的成本損失,原物料供應鏈與關鍵零組件全球缺貨潮,更是雪上加霜,形成嚴重虧損。
首先在生產模式方面把將近十個工站,每工站一個人操作的方式,更改為整體雙人組裝工作站,透過IE工業工程及人體工學,重新設計工作臺與治具,所有零件集中放置,由於產品本身尺寸與重量巨大,採取兩個人共同組裝,成功將組裝工時下降40%,持續以工業工程ECRS手法繼續進行改善以達成生產合理化及標準化。
另重新針對生管排程進行改善,務必以符合客戶需求與生產負荷及物料供給。因應新的工作站模式,在倉庫生產物料供給方面依循EIQ的模式,將客戶需求及庫存原物料性能、品質、單位、包裝、品號,進行揀貨、分類、配送給生產相關需求數量以配合生產及客戶出貨需求。
工廠基本生產運作所需樣的IE工業工程及EIQ工廠物料作業管理,進行重新訓練將人員基本生產相關專業能力重新培養起來。同時能夠因應生產線重新再度回到台灣生產。
生產力再造卓越經營服務團
以總和生產力為核心理念,輔以精實生產手法,協助企業從自我診斷、規劃發展藍圖到實踐智慧生產,運用IOT、MES+等技術與系統,建構科技化智慧經營與生產管理體系,使生產營運最適化、價值最大化,提升企業競爭力。
猜你喜歡

全員工業工程(TIE,Tot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成為近年來各產業中最常見的科學管理手法,因此只要是有投入和產出的產業,幾乎都可以用上述方法來規劃管理,已不單純局限在製造業這個領域,而另一意涵,也可說是工業工程的技術和手法,已經不是單一獨立的管理工具,而是企業在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過程中,如市場研究、創意發想、產品開發、試產規劃、量產製造、庫存包裝、行銷推廣、銷售服務等,均可做為管理改善的方法依據。

永續發展,唯有以智慧經營,藉著數位轉型、智慧製造、智慧服務等手法,以掌握企業競爭優勢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