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城市與游牧流浪 移動的影像敘事 旅行背後未竟之語

瀏覽數:85


【文/楊毓馨】

1. 《達格雷街風景》(Daguerréotypes)

  安妮.華達 Agnès Varda | 1975 | 79 mins | 法國

  「在『藍薊』中消逝的時光,使我有感於小商鋪的歲月,我想要穿過街坊商家的櫥窗,走到店裡面,與職人和商家一起。」1975年,位於巴黎十四區,以銀版攝影術發明者達蓋爾 (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 命名的「達格雷街」,有著迷人溫順的「藍薊」太太,以及以零售方式販售手工香水的「藍薊」先生。法國新浪潮左岸派教母安妮.華達,以鄰居視角與獨特敘事結構,以紀實影像封存小商店的櫥窗、舊時代的陳設。凝視著這長年居住的街區,安妮.華達在旁白裡如此說道:「25年來,櫥窗裡的物品從沒改變過。」

  「每天早晨,升起日常生活的布幕,節目都是我們熟悉的,麵包、牛奶、五金、肉和白布匹,還有特定的時間、短髮,以及總是揚起的手風琴音樂。」

  因鄰近連結西部鐵路的中樞車站,達格雷街吸引許多他鄉者選擇此處安居,在一間間小店鋪裡開展人生新旅途:手工香水店、麵包坊、肉販店、五金行、鐘錶行、理髮廳、裁縫店,他們身上帶著遠方家鄉的氣息與生存意志,在日復一日的工作裡,留下時代的氣息,也留下在生活中磨損的夢想與感嘆。鏡頭下,已有歲月刻痕的店主人們,訴說他們的故鄉、夫妻間相遇故事以及店鋪日常。「當他們說到自己的出生地,空氣顫抖著,這是真正的巴黎十四區,街道上有農村的味道……」而時代遠逝,具有舊時光情調的鐘錶店,靜默的空間裡鐘擺規律擺盪的聲響,如今已是在時代中消逝的絕響,幸好達格雷街的色彩,這些老影像、達格雷街上的人物像,一如銀版攝影照上的男男女女,簡樸的聲音與影像,被安妮.華達仔細地保存下來,使我們得以透過影像進行時空旅行。

  電影提問 Q1

  達格雷街的時光,歲月靜好的背後,有著他鄉者來到都市生活的妥協,自己居住與成長環境,是否也有一個達格雷街,陪伴你的成長記憶呢?試著重新凝視看似不變的日常,也許也能從中汲取觀看生活的新角度。

  延伸觀影推薦:《南特傑克》(Jacquot De Nantes) 、《向古巴人致敬》(Salut les Cubains)

2. 《紐約大國民:珍雅各》(Citizen Jane: Battle for the City)  

  麥特.提諾爾 Matt Tyrnauer | 2016 | 93mins | 美國

  美國戰後都市規劃爭議,從 1950 年代華盛頓廣場公園重劃案開戰,延續至1960年代紐約下城區。為保護格林威治村和小義大利街區的人文聚落不被市府拆遷,身為記者的珍.雅各(Jane Jacobs),展開與現代主義都市規劃者羅勃.莫西斯 (Robert Moses)的攻防戰。

  都市規劃者莫西斯所想像的理想城市,是以新穎汽車為中心、井然有序的大都會,他將步行移動、住商交錯、由小街廓與老房子組成的社區視為都市毒瘤,積極推動一系列貫穿曼哈頓的快速道路計畫;而對「地方媽媽」珍.雅各來說,人才是城市的主體,他愛街邊的階梯、愛街道,認為都市生活最容易發生的地方就是街道本身,一個有活力的好城市必然是一個能讓全體市民感到便利舒適的生活城市,這是偉大城市的基本條件。

  電影描述這場20世紀極戲劇化的都市更新保衛戰,細數珍.雅各對都市生活的細緻觀察,裡面蘊藏重要的批判和反思精神,他以記者的眼光,深入觀察,透過勤奮書寫與積極作為,對都市各種問題診斷,對照出現今都市開發思維的貧乏與缺乏想像,也翻新市民與規劃者對都市生活的看法。他說:「要追究城市衰敗的原因歸咎於交通、移民、或是中產階級的想法很容易,城市衰敗的成因其實更深遠而複雜,它跟我們自認想要什麼,以及我們對城市運作缺乏了解有關。」

  如今我們面對都市化快速進展、氣候變遷威脅、移民危機等問題,政府應運而生的基礎建設及都市規劃有其必要性,但在其中也須深刻思考城市治理如何在與人本主義間取得平衡。

  電影提問 Q2

   珍.雅各重要的特質,包含他愛街邊的階梯、愛街道,還有願意懷抱懷疑態度看待事情,願意去質疑人們所接受的說法,只信任自己的眼睛並積極行動,如果你也有想守護熱愛的事情,你會採取什麼行動呢?

  延伸閱讀:《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3. 《尋找小津》 (Tokyo-Ga)

  溫德斯 Wim Wenders | 1985 | 93mins | 德國 & 美國

  為追尋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的精神軌跡,文.溫德斯在 1980 年代中期來到日本,以日記手法記錄他對東京的印象。他觀察街上流行的柏青哥店、重搖滾裝扮的年輕人、製作壽司店擺飾的食物模型的工廠,並訪問小津御用男主角笠智眾、與他相識 25 年的專屬攝影師厚田雄春。風格隨興宛如影迷寫給崇拜導演的私人信件,也對比著東京的今昔。—— 撰自Giloo 影音

………………………………………………………

  因為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導演溫德斯踏上東京尋旅,想要重拾電影中感受的孰悉感,親密性。旅途的初期,影像中灰濛的色調,似乎反映導演初期迷濛的心境。「唯有在地鐵看到一個小男孩時,我才明白為何我對東京的印象,在我看來像是夢遊者。未曾有其他城市或居民,讓我感到這麼熟悉和親密。在地鐵的這個小男孩身上,我認出小津電影中,許多叛逆小孩的影子,或者也許我只是想要認同,或許我尋找的東西已蕩然無存。」

  鏡頭下,擁擠的電車、閃爍的夜晚都會招牌、深夜時刻的柏青哥店,人的慾望與沉悶消耗在金屬碰撞與一顆顆鋼珠的流失中。有幾個夜晚,導演沉迷在許多柏青哥店的其中一間。在震耳欲聾的吵雜聲中,坐在機台前方,身在許多玩家當中,但卻因此更感孤單,看著無數的鋼珠,在鋼釘間跳動後滾出,「這種遊戲會誘發催眠,一種奇妙的幸福感,勝負幾乎不重要,但隨著時間經過,你會暫時迷失自己,與機台融為一體,也許你會忘記你一直想忘記的事情。」

  如同班雅明從詩人波特萊爾作品中,發展出城市漫遊者的概念所述:個人面對一個大城市可以選擇就是投身在城市當中,享受城市所帶來的種種便利與繁華,又或者是採取疏離的態度靜靜地望著這城市中的種種。

  電影提問 Q3

  旅行他方或身處成長之地,面對大城市,你是選擇投身其中享受便利與繁華,或是採取疏離態度靜靜觀看城市的一切?

  延伸觀影推薦:《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 、《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

4. 《游牧人生》(Nomadland)

  趙婷 Chloé ZHAO | 2020 | 108mins | 美國

  「你無家可歸嗎?」

   「我不是無家可歸,我只是沒有房子。」

  改編自潔西卡.布魯德 (Jessica Bruder)的同名報導文學,描述美國歷經金融風暴衝擊、工廠紛紛關閉後,被人力市場排除的銀髮族,傾刻間失去原本得以支持的生活體系,人們開始發展以車為家的新型態社群,展開打零工的游牧生活。隨著影像前行,在移動的途中相繼遇見因各自故事而以四海為家的人們。導演趙婷用理解而溫緩的視角、在鏡頭下勾勒出當代游牧者的生活樣貌,引領觀眾進入游牧者的真實人生。

  「家,只是一個詞?還是你心裡的歸屬?」

  隨著漂泊的公路,在一望無際的廣袤大地上,在蒼茫的天空與鏡頭下,也反映游牧者內在或許也是一望無盡的曠野,對於那些背負著各自生命故事的流浪靈魂,對於那些不得不離開的人,也對於在任何人生旅途上感到被迫移動的人們,或許也是重新思考,關於內在歸屬與生活本質的探問,在這人生曠野中,試著尋找出自己的心之所向再好好安放自己。

  電影提問 Q4

  游牧人生提出對於家與歸屬的探問,當這問題回到自己,你心中對於家的定義與內在歸屬,又會如何註解?

  延伸觀影推薦:《無法無家》

  延伸閱讀:《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3年4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