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挖掘地方風土開始,加值地方創生生態系

瀏覽數:244


  自2019年我國行政院宣誓該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後,各部會紛紛開始挹注資源與養分,例如經濟部的SBIR、創意生活產業發展計畫、原民會的部落營造計畫、國發會的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等,來協助像是原民、文化、旅遊等不同領域的中小型企業實踐理想,並使創生種子在地方上萌芽與扎根。希冀藉由就業機會的創造,以及在地生活圈的營造,吸引人才回流並均衡區域的發展。

 而經過4年以來各方的努力,許多於地方蹲點的團隊借助政府與企業資源的投入,陸續將在地的資源整合成功,並把在地的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成功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亮點產業。像雲林西螺的御鼎興醬油以SBTR計畫挖掘自家傳統柴燒醬油魅力;花蓮的洄遊吧則藉由水土保持局的農社企輔導開發新式的食魚教育體驗、3種文創品及伴手禮。

  在各部會的努力下,我國的地方創生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為了更深入探討台灣地方創生的未來道路,使讀者了解更多的加值可能。本文將透過案例的梳理,瞭解地方創生的脈絡與元素,藉以爬梳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與地方發展的解方。

臺灣地方創生的發展方式

  臺灣地方創生的發展借鏡鄰近的日本,其用意是期望藉由在地產業的發展,來開創宜居的環境,以帶動區域的人口流動,以平衡城鄉的發展。而自2019年起至2022年,4年下來,有著許多不一樣的故事正持續地發生中。

  例如台東鹿野地區,在觀光旅遊上擁有享譽國際的熱氣球嘉年華,但卻間接造成經濟活動多集中於節慶期間。淡旺季差異明顯的情形下,仍使得當地人口外流與產業持續萎縮。為翻轉此一局面,當地鄉公所、返鄉青年、社區發展協會與旅遊業者,以該地區多樣性的農特產品為基礎,來發展鹿野地區的特色農業,並創造專一且無法複製的亮點。

  其核心的作法包括賦予農產品及相關加工品產地標章,進行鹿野農特產品的品牌再造,提升其質感與價值,使農特產品的生產者能有更多收益。同時進一步開拓線上銷售的管道與打造體驗式活動,帶動三級產業的發展,吸引旅人的停留及消費,以此刺激農特產品的販售與提升對外知名度,獲得更好的經濟回饋。

  因此總結來說,鹿野的方法是藉由串聯當地一、二、三級的產業生態圈,加速產業的發展來開創更好的生活環境,吸引人口回流與居住。

  類似的概念與方法,也可在台東池上與花蓮光復的案例中見到。在池上,當地的利害關係人透過自然農法與加工技術的提升來增加池上米的價值,並串連文創旅遊,以農遊體驗的方式來強化行銷池上米的品牌價值,藉由三階段的產業發展步驟,為農民帶來更多收益以厚植在地產業,達成地方生態圈的願景。

  而光復也是依循此一模式來開展地方創生的事業,除利用契作增加小農收益外,更活用原民的特色作物發展機能性產品與地酒事業,並在輔導單位的協助下發展深度的原民部落體驗活動,讓遊客能有機會留下深度體會原民部落獨有的風光,藉此翻轉產業發展脈絡,促進地方繁榮。

地方創生的深度化與加值

  綜整各方成果下來,發現台灣許多區域的地方創生,其模式為:透過產業精緻化以強化地方農產品的品牌與價值,同時串聯旅遊體驗來吸引人潮,帶動消費與產業發展的契機。但在這個模式之下,還可融入哪些不同的元素,讓台灣的地方創生除展現地方的美與好外,更加深耕於每一塊土地上呢?

  或許我們可以從歐洲各地製作的優質橄欖油切入,觀察不同產區的橄欖油如何訴說故事,與地方進行更深度的連結。

  尼翁(Nyon)是法國一個橄欖油產地,同樣藉由產地標章與觀光旅遊來提升其橄欖油的品牌價值。但為了於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當地的橄欖油業者與在地觀光協會開始合作。透過深掘當地橄欖油產業的每一環節,挖掘土壤、氣候、日照、習俗等所謂的風土資源,找出還未被訴說的土地故事,以此創造與其他地區的差異性跟獨特性,成為無法被複製的模式。

  例如兩者共同推出的產地旅遊,便將當地2000年以上的橄欖種植歷史加以利用,藉由歷史的事件與故事來解釋當地橄欖園與榨油工廠形成之特殊地景的特殊原因。此一加值方式,除賦予平凡的農村風光更多的歷史韻味及風采之外,使產地旅行的觀光,不在止有步道和販賣商店等走馬看花的元素,而是能讓消費者與地方產生更有感的互動及連結。

  此外,橄欖油業者還與當地餐廳與廚師結盟,以精湛的料理技術讓無形的風土資源轉換為美味餐點。使消費者可透過「吃」,以更為鮮明且貼近生活的方式來親身體會環境、氣候與榨油技術等風土條件不同,所帶出的橄欖油風味差異。使尼翁的橄欖油不在單純是產地證書的文字,而是擁有地方DNA且更為立體的產品。

  總結起來,尼翁藉著人、橄欖油業者、觀光協會、餐廳等組織間互相結盟與串聯,來發起產品加值的活動,適當地融入歷史、美景的等環境資源,向土地中深掘養分,與地域風土結合,成功造就橄欖油能高出同類產品三倍以上售價的成績。

未來地方創生輔導建議

  從尼翁的案例可以發現,越瞭解土地中的紋理、故事與文化等風土資源後,再透過適當的連結,物產也能被賦予深度的意義與運用方式,而不單只是販售賺取金錢的工具,以嶄新姿態拓展全新的可能性。

  而此一脈絡與啟發,正是台灣的地方創生可強化加值之處。創生前,地方的團隊可思考如何深入鄉野展開田野調查,爬梳各地區的紋理及打造知識庫,萃取記憶與找出素材,使創生方案更有深厚底蘊。

  同時間,所挖掘出的風土資源,還可進一步藉由設計、教育與科技等方式,轉譯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時常接觸的事物,如食物的風味、器皿的顏色等,使在地風土能在日常中流動與體會。讓消費者於生活上也能有機會把玩風土,體驗各地豐厚的生命力量,如此一來,便有助於地方創生真正地融入於生活中,而非只是遙遠的政策目標與地方口號,也更能在外部資源減少時,自主地成長茁壯。

  最後,投入地方創生的過程中,也不能忽略穩定商業營運模式的重要性。建議地方團隊,可以活用計畫資源來打造有韌性的商業模式,創造好人、好生態、好物與好地方,帶動產業資源的跨域應用,將能大大地提升計畫的成功機率,並藉以凝聚地方共識,共同發展地方事業。

 

【參考資料】

  • 《食農社會學》,開學文化
  • 《借鏡法國,產地認證標章的公信秘訣》,農傳媒
  • 《花蓮的土壤不只會黏人,還很美!田野調查、土壤考古,燒染淬鍊在地風格色》,微笑台灣
  • 《物產豐饒、風土多變的花蓮 跟著職人挖掘在地風味》,食力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