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衝突通「心」術

瀏覽數:343
關鍵字:


【文/黃泓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當嬰兒潮、X、Y、Z 世代齊聚在同一個職場,思想與行為上的碰撞,讓傳統工作模式面臨巨大挑戰,當過往既定模式難以維持,Z世代員工大舉進入職場,管理者們如何重塑職場關係成為首要課題。

  世代間的差異可以從韓國YouTube頻道「AND」所做的一個社會實驗看出端倪,實驗邀請5個不同世代( 嬰兒潮、X、Y、Z、α 世代)回答:「如果公司9 點上班,必須幾點到公司?」,其中α 世代(2010 年後出生者)認為8:59 抵達公司即可;Z 世代回答大概8:50分,壓線9點也沒有關係;Y 世代認為至少需要提早10分鐘到公司;X 世代、嬰兒潮世代則認為一般是30分鐘前。

  從這個小實驗我們就可以看出,不同世代的思考差異,更遑論真正在同一個團隊中共事所產生的誤會與不理解。如何應對新世代的衝突管理,前圓山飯店人力資源高階主管霍元娟老師,為正在或即將面臨Z世代員工潮的管理者們提出實戰解方。

不是Z世代該準備好 而是我們該調整自己

  霍老師分享以往她會詢問即將踏入職場的學生們:「你們準備好了嗎?」現在卻應該反過來問:「我們準備好了嗎?」是否調整好心態與認知去迎接Z世代的來臨。現在的職場,尤其是服務業中的餐飲業,第一線服務人員年紀小的17、8歲,最大也不會超過28歲,面對如此年輕的員工,過往的職場培訓也不再適用。這一代作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對於人際關係、職場倫理等想法與上一世代的認知可說是大相逕庭,過往講求同事相處和氣生財,面對主管服從命令少質疑;但如今主管下達命令如沒有合理解釋,迎來的是質疑與挑戰;與同事保持工作關係,拒絕一切不必要的社交,諸如員旅、春遊等,將工作與生活澈底切割。

  霍老師以自身教學經歷提及,過往的權威型領導已不再可行,面對新生代,事先溝通底線原則、遊戲規則才是重點,通過溝通與解釋表達尊重並與他們處在平等關係,沒有誰高高在上。霍老師舉例在她的課堂上,第一堂課她都會與學生溝通:「你要All Pass很簡單,唯有2項原則不能違反:1.有沒有與老師問好2.上課不能滑手機。」出乎意料地經由事先溝通學生的課後回饋都很正向。

  這其中也蘊含職場最基本的禮貌與禮儀,一個人工作能力再強但態度不被接受,在團體中很快便會陣亡;而專注上課就像職場前輩領你入門,別人沒有義務教會你,純粹是因為團隊需要經驗傳承,專注學習是基本的尊重。而只要肯花心思溝通,Z 世代年輕人反而共更容易接受、形成熱情,知道該往哪裡奮鬥與前進。

不要考驗員工悟性 帶一遍、做一遍、看一遍

  「過往主管交代待會你把這擦乾淨,員工回我知道了,但過一會主管回來卻常痛罵員工,怎麼會這樣擦呢?你是笨蛋嗎!」這種模式充斥在過往職場生活中,以往我們也許韌性強、服從性高,摸摸鼻子就忍過去了,但現在這種做法只會激化與員工之間的衝突,如今反而需要主管帶一遍、員工自身做一遍、主管在旁確認一遍的教練式領導模式。霍老師就舉出一間餐廳的具體例子:

【團隊衝突案例 1】

  小莉工作的餐廳,每逢六、日總會在空班時間安排短時間的員工教育訓練,通常會在餐廳中邊吃飯邊培訓。在衝突發生的那一天,當天的培訓課程是角色扮演,員工輪流扮演顧客與服務人員,進行菜單介紹與應對。輪到小莉進行時,一位調皮的員工問:「小姐,請問你們店名為什麼叫著火的牛?」小莉當下很生氣,認為誰會在點餐時問這種問題,覺得被當眾刁難,甩了菜單拿了包包就要走。此時主管竟當眾問她:「怎麼樣,想走了嗎?」
這個案例中,主角小莉本身體型嬌小,外型上也較不討好,造就她自身有一種自卑感,而這種自卑衍生出尖銳的防護線,只要一戳就有可能引爆,在團隊中也並不受歡迎。當其他員工不按牌理出牌時,小莉即敏感地覺得自身被針對。

  • 老師處理辦法辦法
  1. 了解情況:

約談小莉釐清細節,了解小莉覺得大家都在針對排擠她,因為只有輪到她時才會問她奇怪的問題。

  1. 指出錯誤:

告訴小莉甩菜單走人這種態度無法容忍,如果哪天顧客真的問了,難道也是直接走人嗎?

  1. 表現同理心:

試著引導小莉思考:「你有沒有問過自己帶給團隊什麼,當自身先天條件不足,就只能強化自我實力,就像老師一路走來這樣,外表也不亮麗,但只要經過努力與學習,就能成為一個值得別人尊敬的從業人員。」因為,如果持續以負面情緒對抗大家,只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1. 領導錯誤:

明確指出店長缺失,在大家面前小莉如覺得自尊心受損,這時主管,應該要緩和氣氛,而不是讓員工下不了台階,這樣她當然硬著頭皮都要走。如果這時主管出來說:「這個問題有人提出,肯定是有人碰到過,我們大家一起來想想,有什麼適合的回應方式?」小莉對主管的看法會完全不一樣,因為主管給予尊重、給她台階下。

  1. 做出處置:

讓小莉今天休息一天,缺少的人手由大家來承擔,因為大家屬於一個團隊,卻沒有人站出來幫忙。

  • 老師對小莉的溝通話術

  小莉可以回家思考一下,老師給的建議,如果可以接受,就慢慢改變,明天準時來上班時,不要忘了向夥伴說聲對不起,晚上想通了也跟主管說聲對不起。如果無法得到妳的信任與安全,那老師也祝福你找到更好的地方。當晚小莉沒有道歉,傳了訊息給店長「我還要去開早會嗎?」隔天店長詢問如何回覆,老師只回答他:「離職人員需要開早會嗎?」老師也跟小莉說:「你怎麼沒有道歉,如果願意留下來,表示你也覺得自己需要改進,那是不是該先跟別人道歉呢?如果當作沒有這件事發生,這個結只會在往後不斷糾纏,團隊也不會有任何改善。」小莉後來與主管道歉並在早會時與團隊致歉,慢慢也成為團隊的一名戰將,每個人都想與她搭檔,因為有她在的地方,做事效率就是最高的。

  其實很多部門主管對比基層員工並未擁有多少經驗,甚至也只是虛長幾歲而已,很多狀況都是第一次面對,缺少應對經驗,此時需要主管設身處地著想,甚至不要怕尋求經驗者的幫助,主管也不要以為講一遍就能使大家100%理解,要經過示範、實操、檢驗才能確保大家理解一致。當組織中的結,通過妥善處理一個個打開,大家也能隨之一同成長,成為完美的協作團隊。

對話、點化、深化、轉化 4 步驟重塑團隊

  當團隊發生衝突時,領導者如何處理?霍老師分享4步驟應對法,可經由對話點出團隊問題所在,然後深化導正他們的價值觀,最後是轉化行為模式。所謂的對話,就是跟團隊進行溝通,在過程中點出問題所在,所謂的「點」是指知道在對話中,清楚他們懂什麼、會什麼、心中的期望與想法,以及對公司的願景等方方面面。

  深化則是導正他們的價值觀與思維模式。在職場上專業的職能與技能同樣重要,當基層時技能很重要,成為管理階層時知識廣度成為重點,比如經濟學、統計學、顧客關係管理、行銷等都需要有所涉獵。但成為一個領導者,凌駕在這兩者之上的是所謂的心胸、氣度與格局,如果今天你的價值觀錯了,後續所有的行為模式都不會是正確的。霍老師說道:「管理偏向制度、法條、工作規則,但是領導它是無形的,偏向道德跟觀感層面。」比如霍老師很重視與員工打招呼,當員工們習慣後自然也會主動打招呼,這是一種品質教育,而品質是一種習慣法則,習慣養成了,自然會改變自身的行為模式。從上述小莉的案例,可以看出如何與Z世代員工,甚至全世代員工進行衝突管理。當員工能認同你的觀點,他自然而然會融入這個團隊。其實每次管理、每次衝突都是一個塑造共同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的機會,當團隊夥伴願意留下一起打拚,慢慢的,這個團隊產生衝突的機率就慢慢減少,因為大家的價值觀已逐漸拉近。

衝突當下處置2原則

  團隊中發生衝突在所難免,尤其在第一線手忙腳亂的工作中,一不小心就會產生衝突。霍老師即指出2原則:

  1. 分開當事人,不要在當下做任何決議與評斷。
  2. 分別理解他們的各自論點,並且不要讓當事人對質,這只會引起更大衝突。

【團隊衝突案例 2】

  A店主廚前往B店支援,因魚塊切割SOP不同,A店主廚未按照B店標準,被B店主廚持續碎念,A店主廚因不想與之衝突於是躲進小房間切魚,卻沒想到B店主廚持續左一句右一句,A店主廚因而不爽甩砧板扭頭走人。在這個案例中B店主廚打給老師求救,他覺得自己沒做錯事就變成這樣,老師指正他說:

  1. A 主廚在B 店切得很認真,你沒有感謝他前來支援就先糾正,換成你會不會心裡不舒服。
  2. 語氣問題,如何表達很重要。
  • 老師處理辦法
  1. 先表達擔心:

找到人後表達關心,幫B 店主廚多加幾句好話:「B 店主廚很緊張打給我,說你騎摩托車出去,很擔心你路上的安全,急得不得了請老師來找你。」

  1. 解釋情況:

待彼此心平氣和後請雙方來解釋情況,解釋B 店主廚的顧慮前,先表達B店主廚有多擔心。兩人很快前嫌盡釋,又一起去抽煙聊天了。

  簡單的處理方法,幫B主廚多加一句好話,少說一句情緒話,就能緩和原本緊張的氣氛。這也是老師常跟主管說的,發生衝突的當下,不要去責怪任何一方,而是先讓雙方分開並用圓融的方式開導,就會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其實衝突的起始點,常是在當下過於理性,而忽略人性的重要性,適時的一句關心,能讓職場工作環境更為順暢。

  尤其X世代大多都已是高階主管, 他們從基層做起,出征大小無數的戰役,不僅韌性強、服從性高,最值得稱讚的是經驗豐富。當面對Y、Z的新生代,往往有恨鐵不成鋼的急迫感,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讓他們學會所有,過程中往往過於急躁而缺乏耐心,導致彼此衝突不斷。

  其實多一點關心、理解,可讓彼此的防禦少一些,只要好好運用他們累積的專業,做好經驗傳承,的確能夠幫助YZ族群中新生代,少走幾步冤枉路。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3年7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