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內部經營任何活動都需要資源,不論是人力資源或是財力資源,這些都是一項活動成功的必要因素,但是這些資源有內外之別。那麽企業應該把眼光放在內部還是放在外部呢?在市面上大多數的專家提倡開發內部資源,開發內在自性。
做管理,做來做去就是“操心”兩個字,我們都不相信不勞而獲的事情,同樣也不相信不操心能做管理。不操心,再多的方法,再多的技巧都是零。我們很多人做管理喜歡動腦筋,但是不懂得操心。動腦筋和操心是兩碼事,動腦筋開發的是大腦的智慧,操心開發的是心靈的力量。心靈的力量和大腦的力量誰大?心靈的力量大得多,大腦的力量遠遠比不上心靈的力量。六祖慧能在《六祖壇經》裡面講過一句話:“心量廣大,猶如虛空;心量廣大,遍周法界。”
心和腦是兩回事。做主管的可能平常會對員工說:你怎麽不用心?你可以說員工不用心,千萬不要說他不用腦,他一天到晚用著腦,幹嘛?絞盡腦汁占小便宜,搞鬼名堂。他可用腦了,就是不用心。你說你心裡很鬱悶的時候,是不是大腦疼?根本就不是。所以心和腦不是一回事。我們很多人只懂得用腦,不懂得用心。
也時常有人會說談戀愛的時候女人的智商爲零,意思是這個時候的女人很蠢。你錯了。她的心在起作用,她心的能量開發出來了,所以特別有智慧。我們別以爲智商爲零,智慧也會爲零。智商爲零的時候,智慧最大。智商是什麽?智商是聰明勁。聰明是什麽?聰明是從得出發的。怎麽獲得,那叫智商,那叫聰明。智慧是一種施,聰明是一種得,所以聰明和智慧有時候看起來一樣,但是方向不同。聰明以自私爲方向,智慧以助人爲方向。
聰明和智慧看起來一樣,但是效果不同。我們想跟自私的人在一起還是喜歡跟助人的人在一起?你不可能喜歡跟自私的人在一起,他天天搞你的鬼你能高興嗎?當大家都想往自己身上撈的時候,假如這個世界上突然多出一批一天到晚都想給予別人的人,你說這些人搶不搶手?非常地搶手。當大家都在想著怎麽從別人那裏得到更多的時候,你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撈,反而給予別人,你會受到大家的歡迎,何愁不能成事呢?
我們要相信人性,我們不要把人性看得那麽差。《三字經》第一句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壞人之所以壞,不是由他的本性决定的,他的本性也是好的。他的壞是習性造成的,不是自性(本性也叫自性)造成的。同樣,我們很多人活了很多年以後,自性也被習性綁架了。他的自性是很善良的,他的自性也是很强大的,但是被習性綁架了。自性熱愛健康,習性熱愛抽烟喝酒,他也知道抽烟喝酒對身體沒有什麽好處,但是他被這些壞習慣給綁架了。
不僅如此,我們不少人,生命被生活綁架了。生命實際上就是一種新陳代謝,吃、拉、吃、拉,就這麽簡單。生活却搞得五顔六色,五花八門。一個人的生命需要五千萬嗎?若要能維持一個人的生命只需要氧氣、水和食物,然而這些資源又需要多少錢呢?但我們被生活綁架了,看到別人開名車,自己也想要跟進。吃東西非要什麽天上飛的,水裏游的。生命被生活綁架了,被綁架了我們自己卻還不知道。
我們的動作被思想綁架了。明明想做一件事,結果大腦一想,覺得做不得,做了麻煩,不做了。
靈性被經驗綁架。有一點點經驗就自以爲是:我知道怎麽做!靈性全沒了,靈性被經驗綁架了。
智慧被知識綁架。讀了一點書以後,知識有了,智慧沒有了。
“自性、生命、動作、靈性、智慧”才是人本來的東西,六祖慧能說“何其自性”,這就是本性。這五個東西被“習性、生活、思想、經驗、知識”綁架了,所以我們的人都沒有活出高品質,我們的能力沒有得到大發揮。怎麽辦呢?鬆綁!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想辦法開發人的自性,想辦法爲自己鬆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不主張反復爭論。爭論多了,動作就被思想綁架了,爲什麽要爭論那麽多呢?人的身體的進化經過了億萬年,人的思想的進化呢?文明只有五千年,再往上一追,易經也只有七千年的歷史。七千年的進化怎麽跟億萬年的進化比得了啊?我們爲什麽不用身體的力量,用心靈的力量呢?我們爲什麽總用大腦的力量,一天到晚瞎琢磨,活得又累,又沒有什麽效果!
至少我們要相信我們身體的能量。人的能量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把我們的能量發揮出來,我們的業績會提升30%、50%,甚至100%,都是絕對有可能的。可是我們作什麽去了?我們去挖人。挖角一個人過來,別人挖你兩個人過去,大家彼此推磨一樣。有什麽意義?
要怎麽開發自性?第一個就是激勵。要懂得激勵他,讓他看到自己的成績。人的能量是被激勵出來的。我們曾經聽說過西部某地一座大橋轟然倒地了,怎麽倒的?不是炸彈炸的,也不是坦克壓的,是我們的人走過去的時候震倒的。一隊士兵走過去,他們走路很有節奏,結果那個節奏讓橋倒塌了,這在物理學上叫共振。學物理的都知道共振,一個小小的能量能够激發出很大的能量來。我們要懂得讓員工跟我們共振,要懂得激勵他。
要讓我們的員工時時看到自己的成績,成績是最好的激勵手段,比什麽樣的獎勵都來得好,因爲它能夠培養我們的自信心。我們爲什麽要求我們的項目快速出成績?就是希望讓員工受到激勵,把員工的能量激發出來。這種激勵有時候能産生讓人無法相信的效果,我們有些老闆有時候會感到很震撼,因爲他不相信他的員工能做出這麽大的成績。有一個企業三四個月下來節約了三百多萬,老闆不相信,最後把原始數據拿出來一對比,真有那麽多。要相信我們的員工身上有非常大的能量,要注意激勵他,能量要靠激勵。
第二個就是要破相。要破掉你大腦裏各種各樣固有的觀念,各種各樣固定的模式。你不要認爲你那些員工、下屬就是一撥素質低的人。不要蔑視自己的下屬,下屬是天天跟你在一起幹事、生活的人,你把他們都蔑視了,你靠誰啊?自己的員工看不順眼,別人的員工就看得順眼。這是著相了。
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按要求做的員工。如果你樹立這個概念,你就好管理你的員工和下屬了。不要把員工的學歷和經驗等當成固定的東西對待,如果非要這樣才行,非要那樣不可,我認爲都是錯覺,都是被綁住了。而且這樣招人也很困難。
如果你認爲員工都是合格的,你就會在怎麽樣使用他們上用功夫,在怎麽樣開發他們上下功夫,在怎麽幫他們找方法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找人上下功夫。我們現在很多人在找人,那爲什麽我們老是缺人呢?因爲我們總是喜歡挑,而不著眼於開發他們。在大腦裡把標準去掉,著眼于開發他們,你就有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你的心不賴著在某一個地方,你自身的能量就起來了。“而生其心”,這個“心”是指“真心,充滿能量的心”。我們的真心、充滿能量的心怎樣才能起來?就要應無所住。
不要認爲這個人怎麽樣,那個人怎麽樣,這一類人怎麽樣,那一類人怎麽樣,帶著這樣的觀念做管理沒法做好的,這是給自己畫地爲牢。昨天做得好,業績好,你就表揚他;今天業績做得不好,你就批評;明天做好了又表揚他。就這麽簡單。不要因爲他跟你關係好一點,你批評的時候手就軟一點,他跟你關係差一點,你表揚的時候又吝嗇一點。你這種分別心一起,下面的人就清清楚楚,就覺得你不公平,而管理中最要的就是公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要著相。這個人很能幹,因爲他能幹,你該批評的不批評,下一次他就不能幹了。或者因爲他是一個副總,你就不敢批評他,他就會非常難管。因爲他以爲你就奈何不了他。副總這樣想,就會影響週圍的經理,經理這樣想,就會影響主管,結果員工中流行一句話:欺軟怕硬。你只要在員工、下屬心目中樹立了一個欺軟怕硬的形象,你的管理就不好做!因爲每一個被你批評的人會認爲你批評他,不是因爲他做錯了什麽,而是因爲他軟弱。這就麻煩了,他做錯了,你批評他無所謂;你欺負他,他跟你玩命。
所以我們要一視同仁,要有平等心。該批評的就批評,不管他離你有多近,不管他要求你多少東西,都要拿得起放得下。佛家講的“放下”就是無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