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魚販轉型再造 微型企業也能發展與存活

瀏覽數:367


【文/黃泓嘉 圖片提供/陳鼎翰 攝影/莊震烽】

  傳統市場的攤商與忙碌的企業領航人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同樣要為了企業(攤販)生存而絞盡腦汁,為了營收規劃、傳承接班做出種種決策,差別在於攤商面臨的現實更為直接與即時。攤商往往是家族或是微型企業,人力稀少、工時極長,負責人身兼無數職位,老闆、店員、行銷、送貨於一身也不在少見,造就當面臨內外部衝擊卻缺乏時間、精力與資金去應對,因為光是日常販售就已經佔據他們絕大多數時間,進而陷入苦苦支撐的惡性循環之中。

  大環境衝擊速度有如火箭一般,超級市場、量販店的不斷競爭;年輕人消費習慣改變;COVID-19 加劇線上購物興起,無不壓縮著傳統攤商的生存空間。如何透過轉型再造、輔導介入等方式繼續生存,成為這些動輒有數十年甚至一甲子歷史的攤商必須思考的問題。

巧食樂
魚販的轉型故事

  傳統市場作為城市的繁榮與市井百姓的生活縮影,是居民採買民生必需品、進行社交生活的重要場所。而阪豚國際就位於台北市歷史最悠久的傳統零售市場── 北投市場中,前身郭媽媽在此經營超過40 年的傳統魚攤,儘管歷史悠久在地客群穩定,傳統市場在大環境改變之下難以避免式微的命運,郭媽媽的魚攤也不例外。二代接班的郭忠坤接手母親的魚攤生意,也面臨了客群流失與老化、環境髒亂、衛生疑慮等競爭力問題,在大環境下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全聯和家樂福等連鎖量販夾擊,更進一步促使郭忠坤選擇轉型。轉型改造由玩味創研執行長陳鼎翰負責,不同於在產品與場域的美化、行銷的包裝,陳鼎翰反而更重視服務設計,專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體驗,這讓傳統市場最讓人眷戀與懷念的「人情味」不謀而合。

  「人情味」三字可說是傳統市場的核心,在導入數位化與品牌化下,如何在冷冰的線上服務平台,複製特有的人情味,就得依靠服務設計的梳理與幫助。陳鼎翰首先從出海捕魚到顧客購買漁獲進行流程優化,以往是晚上10 點出海,凌晨2 點回到漁港進行急速冷凍與處理,早上6 點魚市場開市時賣魚;如今經過優化調整加入數位工具,出海捕魚的親戚可以隨時拍照上傳數位平台「巧食樂」,統計捕到的漁獲與種類,客人也可從平台及時預定與保留最新鮮的漁獲,讓客戶體驗流程更有效率並節省時間。

複製人情味
數位平台上的溫情

  數位平台能不受實體、時間影響接觸廣大客戶,協助店家擺脫COVID-19 造成的影響,但相對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被冰冷的科技所取代,越來越多顧客反應QR Code 掃碼點餐、機器人送餐,讓服務體驗缺少溫暖。如何賦予科技溫度,台灣最多人使用的通訊軟體LINE 可以解決問題,LINE 是朋友、親人每天聊天的溝通管道,當「巧食樂」這個平台建構在LINE 上,

  通過與客人一對一的回覆,傳統市場間的親情味在科技上也能重現。在平台上同時也提供海鮮指南、烹調食譜、料理教學影片提供查詢,就算顧客不清楚剝皮、赤鯮、黃雞是什麼品種的海魚,又適合哪種烹飪方式,這些都可以通過「巧食樂」的官方LINE平台查詢與詢問。

  通過40年魚販經驗的價值累積,「巧食樂」可以給出討海人才懂得的海中知識,也能透過這些附加價值與顧客們進行交流,科技平台上的親情味就此在體驗互動中誕生。會選擇使用LINE 平台,另一考量也是簡單操作易懂,在輔導顧問離場後業者也能自行經營使用,不需要顧問時不時的協助處理,而數位工具的導入其實是為解決小型業者人力不足的問題,對於攤商來說增加人力的成本,在現有的商業模式下難以收支平衡,藉由線上訂購、線上客服等,能提昇工作效率,讓時間被「節省」出來。

活用計畫資金
作為轉型試水溫第一步

  中小企業甚至如攤商這種微型企業,仰賴於現金流的支撐,可能辛苦1個月的營業額,剛好可以打平生活與下月支出,此時業者要進行轉型就無比困難。設備更新、品牌再造、擴大經營規模都需要資金支持,不論是金錢還是時間對於他們來說都捉襟見肘。陳鼎翰提及,轉型不是必須一步到位,業者可以先尋求政府或民間資源的幫助,借助補助或是計畫進行嘗試,把補助資金當作一筆轉型嘗試的啟動資金,借助補助而來的顧問、設計資源進行第一步的轉型,在合作過後業者也可適時評估是否合乎期待,轉型是否繼續再去籌措資金也是中小企業可以實際執行的辦法。

  另外陳鼎翰也提醒在思考轉型之前,業者最先需釐清楚的是他的目標為何,是要傳承技藝,讓傳統不至於失傳?擴大營業規模,往連鎖店發展?抑或只是返鄉創業,想要在工作與生活之中取得平衡?這些都需要先設想清楚,轉型才有方向可以依循。如果沒有目標,就算透過數位工具提昇效率、節省出時間,那也只會陷入忙碌的漩渦,想越賺越多、就越來越忙碌,無法過上想要的生活。

  就像阪豚國際,就有明確目標:「想要傳承經營40 年的魚攤,不想讓從小到大的生活圈就此消散,也同時要維持傳統市場那獨有的人情味」,所以才會選擇LINE 平台進行規劃與服務再設計。也秉持郭媽媽耳提面命的精神:「吃魚是一種基本的食衣住行,不希望將吃魚變成奢侈的行為」,所以價格並沒有因為附加價值而調整。而巧食樂就是這個目標的交集,市場人情味、海魚專業傳承、線上社群服務三者相交而成的品牌設計。

阪豚國際有限公司

前身為台北市北投市場40年魚攤,二代老闆郭忠坤接班後,於2015 年成立阪豚國際有限公司,2021年創立品牌「巧食樂」,邁向數位化與電商模式。

  • 北投市場40年傳統魚販二代接班
  • 創新品牌「巧食樂」──現補魚貨預訂宅配到府服務
  • LINE 社群經營,打破實體在數位重現傳統市場人情味。
  • 魚類知識+海鮮指南+烹飪食品的價值互動。

給攤商業者的建議

  1. 對於時間、資金困境,可藉由計畫補助當作啟動資金,進行轉型嘗試試水溫,再評估後期是否繼續投入。
  2. 轉型前先思考最終目標,生存以外是以賺錢、技藝傳承還是生活平衡為目標,轉型方案與設計也會隨之不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3年9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