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旭國際 小而巧的澳洲市場 台商海外出口的前哨站

瀏覽數:816
關鍵字:


【文/黃泓嘉 圖片提供/海旭國際】

  即食經濟當道,除了國內市場,海外市場的開發也是台灣餐飲品牌關注重點,該落腳哪個國度、市場氛圍、法規又如何因應。國際貿易商海旭,用其經營澳洲市場多年的經驗,分析澳洲的眉眉角角。

  海旭國際也許在普通消費者耳中感到陌生,但對長居澳洲的台灣人與出口澳洲的台灣品牌可是耳熟能詳。想要回味家鄉味,吃上一口熱騰騰的台灣美食,那就上Seekit 去採購,不管是蘿蔔糕、蛋餅、茶葉蛋,甚至阿宗麵線與冰火菠蘿包都能在這裡買到。

  Seekit 為何誕生,是兩個台灣人(Oliver Tsai and Samuel Lo) 在澳洲的相遇,因為棒球認識進而發現對方與自己是同一所國中(時雨國中)畢業進而結下不解之緣,兩個台灣人就相約在澳洲創業,誕生了Seekit,隔年並在台灣成立了海旭國際有限公司。

  海旭國際黃子娟副總經理提及,一開始Seekit 引進台灣食品是與澳洲當地亞超合作,因為剛開始默默無名,很難打進當地的亞超通路,於是請當地的朋友幫忙,天天跑到超市問有沒有星球爆米花可以買(當時Seekit 的第一個進口商品就是和星球爆米花的老闆Ben 一起配合),後續再逐步的加深華人客人的直接經營,也因為近年來大部分移民都是來自中國的華人,台灣品牌能見度低,於是Seekit 決定轉型線上購物後在布里斯本、墨爾本、雪梨開設當地門市,專注販售台灣食品。

澳洲市場4 大優點
小卻是累積經驗第一站

  根據2023 年的統計,澳洲全國人口約為2,632 萬人,而其中亞裔人口約佔140 多萬,而台灣人約10 多萬。「這140 多萬亞裔人口,就是絕大部分台灣食品澳洲市場的規模。」黃副總說道。

  澳洲市場其實規模並不大,如果再以亞超為主要銷售通路,與中國較為便宜的價格放在一起,台灣食品競爭力並不高,加上相對嚴苛的簽約條件,廠商自然漸漸不再選擇澳洲市場。Seekit 的成立希望能成為專售台灣食品的平台與超市,與亞超做出區隔,讓消費者想到台灣就會想到Seekit。通過網路行銷結合實體通路策略,也有別於亞超的固定銷售模式,仰賴於實體銷售。

  那澳洲市場對台灣餐飲品牌的吸引力為何,黃副總提及大致為以下4 點:

  1. 澳洲地廣人稀

大部分在澳洲的家庭都習慣自己煮飯,因此常溫/冷凍食材及即食加熱商品的購買在當地很普及,疫情更讓他們被迫大量屯糧。

  1. 季節剛好相反

澳洲季節剛好與台灣相反,冬季與夏季剛好互換,產品可在淡旺季時做一個互補作用。

  1. 出口規範較簡便

相較於歐美等國肉類完成無法輸出,經殺菌後的常溫調理食品在台灣經檢測後可出口澳洲。

  1. 累積海外銷售經驗

澳洲市場規模小,但不用過多調整生產製程加上出口規範較簡單,可為品牌累積出海經驗值,也是長期的穩定銷售渠道。

澳洲出口法規友善
無須大幅修改製程

  黃副總指出:「相較於歐洲、美國等都對肉品與其他添加物有嚴格的規範與限制,澳洲市場能吸引台灣業者,主因也是不用過多的文件與檢驗申請。」澳洲法規規定,食品出口需有澳洲進口商的許可證明,在憑藉進口許可證來台申請加工衛生證明,在台通過檢驗後就可以出口澳洲,對台灣業者相對友善許多。

  海旭就有這項許可證,並在澳洲與台灣設有公司,可全權協助台灣餐飲業者出口澳洲事宜,比如在動植物檢驗證明、加工衛生證明的流程等。「其實這裡面也還有許多眉角,像是常溫調理食品進口澳洲,需經過商業殺菌(熱穿透),那中心溫度要多少、時間要多久,都是許可證上有規範的內容。」

  而常溫調理食品經過商業殺菌後,口感普遍會變形、變柴,海旭都會建議廠商更換成較富油脂的部位,例如:改用三層肉而不是完全的瘦肉。「澳洲市場真的不大,我們希望廠商的產品不用去多做修改就能出口澳洲。」黃副總說道。

  例如:冷凍海鮮產品可進口澳洲,但對於魚來說不能有魚頭,那在冷凍食品時如有用到魚頭,可改用魚塊,簡單調整就能同步銷售到澳洲市場,不用更改製程與配方。「與合作廠商接洽時,海旭提供專業建議,希望廠商不用為澳洲市場多開一條產線,而能出口澳洲達成雙贏局面,是海旭一直在做的。」

嘗鮮選品策略
持續挑戰市場接受度

  「海旭對出口澳洲的產品沒有特別限制,只要好吃、價格合理、合乎法規,另外我們也勇於嘗試新產品。」這是海旭不同於其他進口商的策略,勇於推出新品項,當然傳統美食還是最受歡迎的。海旭持續輔導台灣餐飲品牌進軍澳洲,像是與花蓮在地傳統美食「吉鄉好粽」合作,將粽子出口澳洲市場。

  起初他們也擔心,粽子不是端午節才有市場嗎?但澳洲市場反而不會去分什麼節日該吃什麼,而是想吃就會買,諸如佛跳牆、海鮮這些普遍被台灣人認為的年菜產品,一年四季其實都有人購買。澳洲市場有時也會出人意料,他們口味上的選擇與台灣就有差異,像是虱目魚片、比目魚切片、鯖魚在澳洲較少見的海鮮就很受歡迎。

  「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冰火菠蘿包這項產品,雖是冷凍食品但經烤箱復熱後,表皮一樣酥脆可口,造成當地搶購熱潮。」另外還有蘿蔔糕、鐵板麵等產品也是在澳洲熱銷,黃副總笑稱說海旭把整個早餐店菜單都搬到澳洲了。其實這些都不是廠商的最新產品,但只要廠商有提出想法,海旭也喜歡嘗試新品。

  「只要好吃我們就想嘗試,很多時候我們出的產品別人都還沒嘗試過,所以我們也是將鬍鬚張與所長茶葉蛋,第一個外銷到澳洲的貿易商。」推出市場上沒有的產品,海旭選品策略也在澳洲打下一片穩定的市場。澳洲市場雖無法大量進貨,但只要找對產品就可穩定去經營,形成長期良性循環,對廠商來講是穩定的銷售市場。

「務實」澳洲民情
不喜歡精美包裝

  黃副總觀察到:「澳洲是外銷市場蠻特別的一個地方,像美國定價是台灣的2 到3 倍,英國可以到5 至6 倍,但澳洲反而是只有台灣1.5 倍左右,太高就賣不動。」

  另外澳洲當地超市與亞超都有不定期促銷50% 的策略,這也是許多超市上架費用是50%的利潤,養成當地消費者會特意等待打折再去購買。可以說澳洲消費者相當的「務實」,對於精美的包裝反而不受青睞,會認為把錢都花在包裝上了,產品才會這麼貴。澳洲消費者偏好一餐就可以吃完的量,不喜歡盒裝更喜歡裸包裝,黃副總就提及:「有次海旭推出過包裝精美的盒裝魚排,卻無人問津,改成透明包裝貼標,反而一炮而紅,消費者習慣真的很不一樣。」

  澳洲市場難以往上定價,加上市場規模小,如為澳洲市場特地改良製程與口味反而不符成本,海旭與廠商溝通時都建議找出,最小調整與最精簡包裝的方式,降低成本出貨到這片精打細算的澳洲市場。

從澳洲跳往國際
即食市場持續成長

  「餐飲品牌可以把澳洲當作累積出口經驗值、產品試水溫的地方,也是一個細水長流的穩定市場。」像吉鄉好粽出口到澳洲後,現在也銷往法國與新加坡市場,當有更多的外銷經驗,銷往其他國家就更容易。

  對未來即食料理市場黃副總也保持樂觀態度,疫情下原本大排長龍的名店一下沒了生意,才開始重視到即食調理包的市場,如阿宗麵線這種老字號品牌,也開始研發冷凍製程,做到其復熱後麵線不會糊掉,受東南亞市場青睞。現在許多餐飲名廚在設計菜單的時候,也會同步思考如何把產品做成常溫調理包,把產品推向更多元的市場。

  海旭現在也積極接洽東南亞市場,在能力雜誌採訪的這天,海旭才參加完東協舉辦的媒合會,黃副總提到:「像是印尼對台灣丸子類、魚漿類產品就很有興趣,泰國則對阿宗麵線還原味道的技術感到驚豔。」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可以看到台灣美食在各國大放異彩的身影。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3年1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