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議題分享

- 撰文者:
- 2023/12/19 瀏覽數:160
筆者於2023年有幸受到經濟部工業局、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台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等的不同邀請機會,對於工業區廠商或是會員進行中小型製造業數位轉型議題分享,正好契合本組執行政府計畫業務期望與各公協會與廠商建立更多連結,而個人期望將近年執行相關計畫的重點彙整,故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也一併編撰本文。
我國政府提升數位經濟的政策行之有年,而真正數位轉型此概念政策擬定,最早是2019年所開始,當年底開始全球各國更遭遇到了衝擊經濟的新冠疫情,疫情帶來了改變,但可看作促成數位轉型的契機,我們可以用我們生活周遭的狀況應當更能想像,首先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上街購物變少了,網路購物大幅增加了,出門吃飯變少了,外送平台服務更常使用了,實體會議減少了,但線上會議、行動通訊更普及了,各式會議與線上軟體大幅應用。
其次,產業的服務方式也改變了,例如實體展會轉變或是結合AR/VR線上展覽、飯店與餐飲名店有更多的鮮食與調理包產品。也看見了社群行銷的再度崛起,FB、IG、LINE@等社群的經營,也包含直播與網紅經濟的帶動等。這些總歸來看,都是以相對應的數位科技來因應顧客需求,提供不同過去的價值產品或是服務,也契合了資策會MIC對於數位轉型的定義「以數位科技大幅改變企業價值的創造與傳遞方式」。
而以製造業來看,各產業、各公司、各階段都有不同的需求與數位科技,初期最容易想像的數位轉型國際案例是從產品製造轉為訂閱制服務提供,例如勞斯萊斯從引擎製造銷售轉為引擎服務時數販售,OTIS從電梯製造銷售轉為提供維運服務…等。
數位轉型政策推動這幾年來,筆者也與會參加不少活動,歸納各活動辦理情形,更考量數位轉型是一連串的階段性進程,大致可分作三階段從數位化、數位優化到數位轉型,每一階段都有其重點與意義,皆可以配合分享的時數進行內容的說明調整,整體的說明邏輯大致是整體數位轉型趨勢與挑戰、數位轉型定義與階段、數位化程度檢測、政府資源與實際案例說明等,由廣泛到單一逐漸收斂內容,以期讓不同的受眾能夠不混淆概念並且也有實質所期待的收穫。
數位轉型卓越經營服務團
以「因應數位轉型需求與融合企業經管理論」為基礎,發揮數位盤點、系統整合、顧客體驗、商模再造、資源引導、產學鏈結及卓越營運之核心能量,協助企業規劃由諮詢診斷(改觀念)、教育訓練(育人才)、顧問輔導(伴輔導)、建置導入(導系統)、平台租賃(建平台)等五個構面展開。主要服務範疇提供包括知識數位化、經管數位化、製造效能優化、服務體驗優化、商業模式轉型、產學資源介接等數位轉型服務。
猜你喜歡

數位科技挾帶新商業模式顛覆整個產業,企業皆把啟動組織數位轉型視為最急迫的事。然而,數位轉型關鍵不在如何建置數位科技,而在於「誰」來應用數位科技開創新商業模式。專家提出劃對型、定對標、選對人、聽對話、給對錢、帶對心「6個對」解決方案,讓數位人才一步到位。

對於數位轉型帶來的各式挑戰,要如何與時俱進,考驗企業的經營能力,關鍵不在數位,而是在於「人」,從商業策略、運作流程、顧客參與到組織結構四個面向,領導者需要重新思考企業數位化策略。

談到供應鏈的數位轉型,由於我們已經太習慣用製造業的方式來思考供應鏈,所以都會從供應鏈串聯該如何數位化開始,但今日,數據本身就能產生價值,所以,新的供應鏈思維,並不再只限於供應鏈的數位化,企業可以從自身的數據處理能力,考慮打造以數據為主體,而非以既有實體零件為主體的供應鏈,用以創造新價值。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