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與少年》拿下金球獎 日本動漫成功全球化 產業卻瀕臨極限邊緣

瀏覽數:193
關鍵字: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依據日本媒體統計,2023 年日本電影票房前10 名作品中,第一名到第四名都是動畫電影。包括《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157 億日圓)、《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140 億日圓)、《名偵探柯南: 黑鐵的魚影》(138 億日圓)、《蒼鷺與少年》(85 億日圓)等。在電視動畫的部分,《我推的孩子》、《葬送的芙莉蓮》等作品,在日本與東亞地區受到關注。而在藝術層面,宮崎駿的《蒼鷺與少年》,獲得第81 屆金球獎的「最佳動畫片獎」。

  自1963 年1 月1 日,日本第一部國產長篇動畫《原子小金剛》(鉄腕アトム)開播以來,歷經60 年發展的日本動畫,不僅是日本內容產業的核心商品,也已成為代表日本現代文化的藝術作品。不僅在國際影展上多次獲得榮譽,也快速成長為重要的市場。

  依據日本動畫協會於2023 年12 月公佈的《動畫產業報告2023》,日本動畫市場的產值為2 兆9,277 億日圓,較上一年度成長6%。與2013 年的1 兆4,769 億日圓相比較,日本動畫市場10 年內成長了2 倍。

美日動畫成本差距10 倍

  日本動畫的競爭力,主要來自創意的內容,以及相對較低的製作成本。首先,蓬勃發展的漫畫市場,為日本動畫作品提供了大量的創意。其次,層層轉包的委託代工模式,讓日本動畫製作公司可以成功管控製作成本。

  最初,日本動畫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在攝影技巧與流程上採用新的製作模式。包括採用的半靜止動畫(角色說話時只動嘴巴、人物眾多的場景則以攝影機拍攝原畫)、重複使用同一場景(特別是機器人合體與魔女變身的場景)、製播長度30 分鐘的連續劇式動畫(扣除廣告時間,實際片長約24 分鐘),以及電視動畫優先於劇場動畫等方式,不僅成為日本動畫製作的通則,也形塑了日本動畫的特色。

  從日本動畫的製作模式來看,其與美國的動畫有著根本上的區隔與差異。舉例來說,一集30 分鐘的日本電視動畫(如《鋼之煉金術師》),製作費用平均為1,300 萬至1,500 萬日圓。而一集30 分鐘的美國電視動畫(如《辛普森家庭》),製作費用則可高達1 億6,000 萬日圓。美日兩國的電視動畫製作成本,相差了10 倍之多。相對較低的製作成本,也讓日本每年可以生產310 部電視動畫。

動畫產業4 大隱憂
人才X 年齡X 制度X 管理

  然而,動畫的製作是一種勞力密集的工作,目前一部30 分鐘的日本電視動畫必須投入200 位工作人員製作1 個月。在委託代工模式之下,動畫製作的中小企業在成本考量下,多傾向將部分製作流程轉包給勞動力相對低廉的韓國、台灣與中國。

  即便有部分動畫代工的流程選在日本國內進行,但動畫代工的微薄利潤,讓中小企業的動畫從業人員處於高工時、低收入的狀況,以致無法吸引人才投入相關產業。上述關於日本動畫產業的人才課題,可以歸納為下列4 項。

  1. 基層勞動人力的流失

日本動畫產業的勞動環境,是以非正式雇用的兼職勞動者居多。多數動畫從業人員的收入低於一般的平均薪資,高所得的成功動畫從業人員只佔少數。此外,基層的動畫從業人員多為喜愛動畫的社會新鮮人,約有1/4 勞動者的年收入未滿150 萬日圓。在其薪資所得無法支應生活支出的情況下,基層動畫從業人員就業第一年的離職率達5 至8成。

  1. 高階動畫從業人員高齡化現象

目前,日本動畫產業最具市場影響力的前15位動畫監督(動畫導演),1940 年代出生的有1 位,1950 年代出生的有3 位,1960 年代出生的有9 位,1970 年代出生的只有2 位。這些動畫導演不僅為日本動畫產業創造了數十年的榮景,也讓自己成為馳名全球的動畫大師。另一方面,宮崎駿、押井守等人持續活躍於動畫產業舞臺,顯示出目前日本動畫產業的青黃不接現象。

  1. 缺乏技術鑑別與評價制度

在日本動畫產業的論件計酬制度下,資深動畫家繪製動畫片的酬勞,與新人動畫家一樣。缺乏技術鑑別與適當評價的結果,不僅讓動畫從業人員所學習與累積的技術無法獲得企業主與社會的認同;也讓30 歲左右的動畫產業中間階層,心生不滿而降低其工作意願。

事實上,30 歲以下的日本動畫產業從業人員,佔全體中4 成以上。換言之,因興趣進入動畫產業的從業人員,面臨到高工時、低收入的現實壓力時,步入中年之前就會選擇離開動畫產業。

  1. 缺乏管理人才

日本動畫產業的管理階層(如企劃、導演、製作人等)大多都是動畫技術者出身。他們在漫畫家、動畫家或原畫家的職涯過程中,逐漸累積動畫製作相關的經驗與知識後,才開始接觸管理階層的工作,並帶動整體產業的發展。

舉例來說,動畫公司新進員工的第一份工作為動畫繪製,累積一定的經驗後可接任原畫繪製工作;動畫與原畫繪製的下一個階段,則是作畫監督、作畫總監督、角色設定乃至於動畫監督。然而,目前日本動畫基層從業人員的流失,不但讓技術與經驗無法傳承,也無法藉此培育新世代的日本動畫產業管理人才。

產官學推升動畫經濟
2023 年海外動畫收益急升

  為克服上述人才課題,日本政府、企業與產業協會紛紛提出各種不同的嘗試:

  • 人才對策

避免基層勞動人力流失,部分日本動畫公司(如東京動畫)聘任全職從業人員進行內部製作,以留住人才。

  • 國際合作

與國際平台(如NETFLIX)合作,培養具國際市場影響力的動畫導演。

  • 評鑑制度

日本動畫電影文化聯盟規劃「動畫師技能鑑定」,制度化培訓動畫師。

  • 產官學合作

日本政府與東京大學合作,設立跨域媒體內容教育課程,培養動畫管理人才。

  過去,日本電視動畫雖然在國際市場受到歡迎,但與美國動畫作品相比較,日本動畫的海外收益偏低。例如:美國最賣座的動畫電影之一的「史瑞克」系列,前4 集共創造30 億美元以上的票房收入。其中超過6 成的票房收入是來自於美國本土之外的市場。而日本最賣座的動畫電影「神隱少女」在全球市場的票房約為5 億美元,但日本市場就佔據4 億美元。

  然而,隨著串流影音的發展,日本動畫快速地打入國際市場。2023 年日本動畫產業中,透過串流影音平台獲得的海外收益為1 兆4,592 億日圓,幾乎已經追上日本國內收益的1 兆4,685億日圓。市場的增長,為日本動畫的人才不足帶來更大的課題。在可預見的未來,相關領域的人才培育政策,將成為日本動畫產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動畫產業晉升需長時間累積經驗

動畫繪製 → 原畫繪製 → 作畫監督 → 作畫總監督 → 角色設定/動畫監督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4年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