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卡樂酪梨崎園  20 酪梨品種打天下,竹崎綠金產業幸福果

瀏覽數:51
關鍵字:


【文/編輯部 攝影/林榮一 照片提供/沈世政】

與土地互相尊重,堅持友善環境的草生栽培,仔細觀察酪梨生長發出的各種訊息,與酪梨對話,悉心照顧,才能夠種出高品質的幸福果。

—— 酪梨達人 沈世政

  嘉義竹崎目前是全台酪梨第二大產地,也是品種最多的區域,當地產銷班班長沈世政,被稱為「酪梨達人」。他種植的酪梨,除了受本地消費者青睞,亦曾受邀至香港美食展參展,甚至有顧客透過貿易商出口至中東,讓竹崎酪梨產業享譽海內外。

  沈世政原本是專業的蒸氣鍋爐製造修理技師,學有專精一度打算創業,因雙親日漸年邁,家鄉農事人力不足,為體恤父母辛勞,他與兄弟及妻子商量後,2012 年辭去工作,返鄉務農。投入酪梨栽種後,除接受父親的指導,也到農試所、改良場、中興大學、嘉義大學等地取經。

  學習有成,陸續拿到「農業技術分享比賽」嘉義縣冠軍及全國冠軍,獲嘉義縣優秀農業產銷班幹部、產銷履歷達人、全國10 大模範農民等榮譽,顯示其果園管理及栽種技術堪稱一流。

喝特調豆漿長大的酪梨
是人類與土地互重的幸福成果

  在果園管理上,因抱持「與土地互相尊重」的理念,沈世政堅持友善環境的草生栽培,亦即讓園區內的雜草生長,或種植綠肥作物、非原生草類等;並以人工割草,讓割下的草留在原地當作肥料。這種栽培方式,不僅保護大自然生態平衡,也能讓土壤孔隙疏鬆,透氣良好,保水性更佳,促進根系生長。至於施肥澆灌方面,沈世政得意地說,「阿波卡樂的酪梨,是喝特調豆漿長大的。」因使用有機質肥料,果實長得特別好。

  他同時也指出,「要常去酪梨樹下走動,去看、去感受,與酪梨對話!」仔細觀察酪梨生長時發出的各種訊息,悉心照顧,才能夠種出高品質的幸福果。沈世政回憶當時為了酪梨園的長遠發展,萌生打造自有品牌的想法。於是在2016 年設立公司—— 詳霖生物科技企業社,更申請成立「阿波卡樂酪梨崎園」這個品牌。阿波卡樂為酪梨英文字(Avocado) 的諧音,崎園則意指酪梨果園位於竹崎。返鄉傳承酪梨園的沈世政,從此展開新的人生規劃。

阿波卡樂
20 多款酪梨品種打天下

  建立品牌後, 沈世政透過「阿波卡樂」(Avocado) 將自家種植的20 多個酪梨品種在FB粉絲專頁和Line 官方帳號行銷,總是不厭其煩地在網路上與客人溝通,逐一滿足客製訂單的需要,出貨時還會附上教戰手冊,加上售後服務做得好,所以累積了「阿波卡樂」非常多死忠的顧客,早期網路宅配佔總銷量的9 成。

  近幾年, 線上通路也拓展到momo、Pchome、i 郵購、嘉義優鮮等平台。沈世政笑著說,「酪梨的市場很大!除了努力經營品牌,我也將心力投注在產品研發、取得認證及組織經營等方面。」

自力打造加工廠
通過官方標準,延長鮮果銷售期

  在產品研發上,過去酪梨一般多以打成果汁銷售為主,為了提高酪梨的利用價值,沈世政取得飲料調製證照,並且發揮創意,帶領產銷班結合家政班,研發出許多酪梨新產品,諸如冰淇淋、冰棒、沙拉、茶碗蒸、沙沙醬,以及各式DIY 料理等百變吃法,與消費者分享;並透過委外加工,製造出包括幸福果Q 麵、酪梨手工皂、酪梨冰淇淋、冷凍果肉等,搭配宅配運輸,突破時空的限制,讓消費者可以隨時購買到酪梨相關產品。


圖說:為提高酪梨的利用價值,沈世政發揮創意,帶領產銷班結合家政班,研發出許多酪梨新產品,並透過委外加工,製作出包括幸福果Q麵、酪梨手工皂、酪梨冰淇淋、冷凍果肉等相關產品。

  導入冷藏技術及自建加工廠,更是產品研發上的重要突破。對於念農業機械的沈世政來說,無論是田間配管或農機具維修都可以自己處理。因此,他自力打造加工廠,並通過農業部農糧署官方標準,成為嘉義縣目前唯一的農產品初級加工廠。為延長鮮果的銷售期,沈世政表示要把酪梨初級加工與截切等,這些技術和設備都已完備,未來將可進一步提高酪梨價值、創造出多贏效益。

沈世政指出,團結經營力量大,合作社成立後凸顯出以下好處:

  1. 共同採購

種植酪梨需要許多農業資材,諸如紙箱、套袋、農藥、肥料等,農友們共同採購,依品項,成本可節省10 ∼ 30%,且可相互支援,有效運用倉儲空間。

  1. 共同運銷

集中運輸,分攤運費,且可共同議價。合作社並規劃分紅回饋機制,只要送拍賣場滿200 件(箱),即可回饋現金5%,賣得越多、回饋越多。

  1. 共同宣導與教育訓練

不論是討論實務問題,或透過實作,練習嫁接、套袋等技巧,或邀請專家及農試所研究員來分享,訓練課程豐富扎實,頻受好評。

  1. 共同開發

新產品開發需要交流與刺激,社員共同參與腦力激盪,除創意擴散,亦可縮短時間、分擔成本。

 

幸福果新革命
全台第一個擁有產銷履歷酪梨產銷班

  在取得認證與組織經營上,沈世政深知食安的重要性,接下產銷班之後,在沈世政父子及班員的共同努力下,果樹產銷第49 班從通過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與生產追溯條碼,再轉型產銷履歷認證,成為全台第一個擁有產銷履歷的酪梨產銷班,讓自家產品有了身分證;同時嚴格把關,運用數位管理模式,要求班員落實用藥7 日內登打完成等措施。清楚透明有保障的流程與認證,讓消費者願意掏腰包購買,促成竹崎酪梨產業的高知名度與指名度。

  2019 年,沈世政帶領產銷班參加農業技術推廣比賽,以「幸福果新革命」為主題,獲得全國第一名,同年也榮獲全國10 大績優農業產銷班肯定;隔年,又獲選農糧署產銷履歷樂悠遊前10 大績優單位。沈世政個人更榮獲嘉義縣優秀農業產銷班幹部、產銷履歷達人、第32 屆全國模範農民及10 大神農等殊榮。在獲獎欣喜之餘,沈世政卻開始反思社會責任與共好作為,包括人與人、人與土地、產銷與產消之間的關係。


圖說:沈世政用幸福果品牌帶動竹崎打造為優質酪梨集團產區。

反思社會責任與共好
產銷班企業化,轉型果菜生產合作社

  在2021 年,配合政府推動產銷班企業化政策,以原本的產銷班為基礎,沈世政帶領產銷班轉型,成立「嘉義縣酪霖果菜生產合作社」,期望透過企業化經營,穩定產銷價格,把利潤回饋給農民。他說當時推動不易,為鼓勵班員支持,最初期的入社費僅需100 元,合作社成立後,再開放社員認股。經過大家的努力,目前合作社包含契作在內,生產面積達50 公頃,鮮果共同運銷量超過950 噸,將竹崎成功打造為優質酪梨集團產區。

以食農教育切入
擔任農食講師,擴大影響力

  成立合作社之後,他也積極配合政府執行相關農政措施並參與學術單位技術交流,以食農教育切入,擔任農民學院農食講師,擴大影響層面。例如,透過產銷班參與農業部溯源管理計畫,邀請鄰近學校師生、家政人員及相關團體到「阿波卡樂酪梨崎園」免費參觀體驗,善盡回饋社區、貢獻鄉里的責任。

  產銷班及合作社裡,許多第二代已慢慢開始參與田間農事,沈世政一如往昔,將生產技術無私地教導給年輕人,期待更多青年願意留在家鄉打拚,讓竹崎的綠金產業生生不息。綜觀台灣酪梨產業正蓬勃發展,未來前景樂觀,引起許多農友對轉作酪梨感到興趣勃勃,沈世政表示,希望相關單位能協助推動包括契作、品種改良技術、採後處理等產業升級事宜。他個人於2023 年接任中華幸福果協會理事長,未來將持續整合資源,與時俱進,逐步導入資訊工具與AI,與崎的酪梨農友一起迎向幸福新風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4年6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