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漾革命:文心蘭切花包裝場翻轉未來之旅!

- 撰文者:
- 2024/10/04 瀏覽數:382
文心蘭(Oncidium)為原生於中南美洲的複莖性著生蘭,其花梗細長又有分枝,且小花朵數目多,於盛開時宛若一群身著蓬蓬裙的少女們在風中翩翩起舞,因此又有「跳舞蘭」、「跳舞女郎」之稱;1986年自泰國引進台灣試種,栽培至今已達30餘年,其切花品種以金黃色系為主,因花形討喜、色彩亮麗,而被廣泛應用於各式活動布置,現已成為台灣外銷切花主力品項之一,尤以日本市場為主要外銷對象,佔其外銷總量的95%以上。
近年來,文心蘭產業面臨著許多挑戰,特別是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影響,隨著各種集會活動的停擺、航班減縮、船期大亂等問題接踵而來,影響著全球商業活動,亦為花卉市場帶來嚴重影響,如消費市場用花量的減少、運輸價格大幅飆漲、原物料上漲以及日幣貶值等,使得文心蘭外銷產值下降,整體產業獲利降低。其中全球海運的嚴重延遲,使得文心蘭切花的保鮮與品質面臨極大挑戰。
為因應這一系列的挑戰,本中心於111年至112年間,承接農業部國際事務司「文心蘭外銷產業升級輔導暨專案管理」計畫。本計畫的核心議題在於如何透過穩質穩量的生產場及包裝場,建立穩定的產銷系統,以供應優質的文心蘭切花。
為實現文心蘭切花外銷穩質穩量和市場分散的目標,需從生產場、外銷包裝場及外銷貿易商等,三方檢視各角色的功能。而本計畫從外銷包裝場作為切入點,希望能透過包裝場的資源盤點、診斷以及深度輔導等三階段作業,建置包裝場管理標準規範及流程,降低文心蘭切花外銷品質不良的機率。
利用文心蘭包裝場管理標準規範及流程,強化受輔導包裝場落實分級標準及管理制度,以穩定文心蘭切花品質,強化外銷競爭力。111年至112年計畫期間,共計盤點34家切花包裝場。其盤點結果如下表所示:
地區 |
包裝場家數 |
面積(公頃) |
外銷量比例(%) |
台中市 |
17 |
125.8 |
67.85% |
屏東縣 |
6 |
26.6 |
11.92% |
彰化縣 |
3 |
4 |
2.37% |
雲林縣 |
3 |
23 |
7.23% |
南投縣 |
2 |
5.6 |
3.96% |
桃園市 |
1 |
3.5 |
1.59% |
嘉義縣 |
1 |
17.5 |
4.54% |
高雄市 |
1 |
2.5 |
0.55% |
合計 |
34 |
208.5 |
- |
整體而言,台中市在切花包裝場數量、栽培面積和外銷量上均佔據主導地位,凸顯了台中產區在文心蘭切花產業中的重要性,其強大的規模和產能為整個產業提供穩固的基礎。
此外,綜合本計畫輔導成果,建議包裝場在未來的運營中,應著重於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首先,標準化作業流程是提高整體切花品質可控性的關鍵。制定並實施標準化的流程,包括溫濕度控制、天氣變化應對程序等,將有助於統一有效地應對不同包裝場可能出現的問題,此外,管理的規範化和流程的標準化將有助於提高作業人員的操作落實度。
其次,監測設備輔助管理是提高生產效率的一個關鍵因素。推廣並應用最新的溫濕度監測技術,並搭配冷藏室濕度控制器等相關技術,將有助於降低花卉損耗,確保產品在整個處理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質,透過即時監測和調整環境條件,可以有效減少花卉受到不良環境影響的機會,以提高最終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第三,建立準確的農民損耗資料是實現更有效改進的基石。強調建立精確的損耗資料,深入瞭解各個客訴回饋的損耗原因,為改進提供準確依據。
總結而言,建議包裝場應該定期進行檢視和調整作業流程,確保其能夠有效應對現實需求,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同時,要釐清包裝場在切花損耗方面的責任,與農民建立更為有效且互信的協作模式,共同降低損耗,提升花卉品質。
此外,應注重人力管理與人才培訓、作業效率和品質管理、數據分析與決策以及多元化與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性。
這包括使用TWI-JI的工作教導法進行有效的人才培訓,制定標準作業流程提高品質管理水平,運用數據分析提高作業效率,以及建立多元化的生產來源並與教育機構的合作,改進種植技術,透過實習和系統性的培訓計劃,建立人才庫等。
最後,對未來發展提出具體的建議,強調標準化作業流程與管理、人才培育與管理、智慧化與技術應用、數據分析與決策、設施設備改善與作業流程調整,以及節能減碳等措施。這些建議旨在提高包裝場的運營效率、品質管理水平,同時使其更加符合節能減碳的全球趨勢。
總的來說,透過這些建議的實施,期待包裝場能夠在未來持續改進和不斷創新,以確保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同時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 中國生產力中心,112年文心蘭外銷產業升級輔導暨專案管理採購案
AKM農業資訊平台
AKM農業訊平台由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在地創生卓越經營服務團所經營,旨在整合過去合作的產、官、學、研顧問專家,提供青年農民、產銷班、農民團體、農企業客製化的服務,進而提昇農業附加價值與生產力,共同開創台灣新農業時代。同時,將台灣農業科技實力擴散至海外,促進國際媒合交流,接軌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泰國、印尼、日本、澳洲等農產貿易市場。
猜你喜歡

健康種苗源頭把關台灣的蝴蝶蘭產業約有二成的種苗是利用親本授粉所結的種子繁殖,稱為「實生苗」,八成的種苗是藉由無性組織培養技術,將優良性狀的植株大量複製成為具完全相同性狀的種苗,稱為「分生苗」。分生苗雖可複製其親本植株的所有優良性狀,但也可能繼承親本所感染的病毒病,影響後續的生長與開花品質。因此必須經過病毒檢測程序,確定無病毒感染後,才能進行分生組織培養大量複製分生苗,此種程序也成為目前國際蘭花產業界的共識。帶病毒的分生種苗成為客訴主因,不僅栽培風險高,而且成為出口的障礙,造成國際觀感不好,因此,無病毒的健康種苗成為迫切的需要。也就是說,無病毒健康種苗是關鍵,是風險管控的源頭。無病毒健康種苗的篩檢,是基礎的把關工作。

台灣過去有蝴蝶蘭王國的美名,生產的蝴蝶蘭約9成外銷,產業鏈已有明確的分工,從新品種的研發育種、組培苗培養、小苗、中苗、大苗的栽植、物流運輸及市場行銷等,各個業者選擇其發展利基,各司其職。本次藉由考察德國智慧農業相關發展之機會,前往參訪全球最大的蘭花組培公司-Hark Orchideen,以及德國最大的蘭花公司-Bremkens Orchids,除學習瞭解兩家公司的經營模式及焦點領域外,更從中學習如何透過產業內的分工及合作,提升產業價值。

台灣文心蘭外銷切花 2,400 萬支,佔日本進口市場的9成以上,但面臨東南亞農民的競爭,如何串聯國內文心蘭業者,組成外銷策略聯盟為國際化超前佈署,逐年開發穩定的海外第二市場,是目前文心蘭產業亟待突破的困境;建議透過推動文心蘭產業策略聯盟,組織強而有力的外銷國家隊,導入產官學研的智能化研發成果,為產業提升價值並降低產銷成本,為台灣文心蘭產業打出下一個全壘打。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