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傳統-淺談經理人跨世代團隊的運作管理


  時下經理人面臨「多重世代」的跨世代管理問題已是無可避免的挑戰,管理工作上的煩惱問題常常圍繞在:如何能夠有效協調和激勵不同年齡段夥伴、如何解決世代合作的溝通問題、以及如何處理代際間觀念期望的落差。累積多年管理工作經驗,不得不承認現階段管理「人」的工作複雜度最高,當然對於經理人的耗能及挑戰性也最大。

  但同時在跨世代共組的團隊任務協作中,也觀察收穫到不少團隊新優勢,例如擁有不同背景和經驗的成員可以為任務工作帶來豐富的視角和創新思維,雖然世代在工作上明顯存在不同的行為模式和做事方法,讓經理人時常會「撞牆」,常常遭遇到很多實際運作的「燒腦」瓶頸。

  但就整體而言,如果能在一個彼此尊重及瞭解的平台機制上運作,假以時日跨世代團隊還是有望能磨合出完美配搭的工作契合度。

  因此經理人要如何從自己團隊最適的跨代運作角度,尋求探索出突破瓶頸的方法,以打造出一個具高效兼多世代功能的菁英團隊,就是現下經理人迫切並剛性的需求。

  首先,我們理解團隊風格形成與建立是與經理人的管理心態素質息息相關的,從經理人自身風格調整開始,先談談經理人該如何讓跨世代團隊起到「團隊共同奔赴目標」搞定、「團隊多元適性管理調性」搞好、「團隊正向開放溝通習慣」搞順這三大課業作用,進而成功釋放管理框架跳脫傳統,開展出跨世代團隊管理的新乾坤經緯。

  1. 團隊共同奔赴目標

 團隊存在的目的都應圍繞在企業共同目標之上進行工作,所以團隊成員無論自身隸屬於哪一個世代。經理人有責任清晰傳達清楚企業的願景及目標,確保所有團隊成員明確瞭解自身在企業實現目標中的角色與應有的責任貢獻。藉由企業共同目標奔赴,促使跨世代團隊成員團結一致,共同致力朝目標邁進。

  1. 團隊多元適性管理調性

組織對應多重世代組成的團隊成員,過往傳統“指揮型”的管理風格已無法符合或滿足團隊需求。經理人需「因人而異」採取更具時代適應性的“教練式”領導,依據團隊成員的特質和需求,調整自身管理工作策略與慣性模式。

對於經驗豐富的夥伴採行授權式管理,成熟型夥伴多給予自主性決策空間,藉以激發專長能量深化發展;對於年輕夥伴則提供實務落地指導和信心支持,幫助他們快速適應工作環境並找到優勢發揮。

  1. 團隊正向開放溝通習慣

跨世代團隊管理至關重要的一環是讓所有成員有效溝通,經理人應該鼓勵並創造正向、開放的溝通渠道,讓所有成員都有機會表達意見,也能同時回饋問題解決建議。用以增強團隊凝聚力,幫助經理人更好的傾聽和理解成員們的實際需求與真正期望。

  上述三點可為經理人內功心法,亦是日常「管事理人」工作的不敗秘訣,唯有把團隊人心先給理順了,團隊任務工作才可能處理得宜,把事給真正管好。

  內功心法有了,接下來就來談談實操的落地做法,探討如何讓跨世代團隊的成員,一起和諧工作謀求共創佳績的功法招式。推進引擎可借力跨世代團隊提供的豐富視角和經驗優勢充分發揮,運作模式則有賴幾項團隊機制的努力來跳躍鴻溝。

  首先,可以嘗試成立「跨世代專案小組」、「定期團隊工作會議」、「協作回饋機制」,先建立架設起跨世代團隊協作文化的輔助機制。

  1. 跨世代專案小組

組成專案小組應確保各世代員工皆參與其中,讓不同背景和經驗的成員有共同合作的機會,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亦可進行定期的腦力激盪討論或協作會議,共同應對複雜專案的狀況共有。

  1. 定期團隊工作會議

辦理定期團隊工作會議,讓每位成員都有機會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強化促進資訊的流通,讓不同世代的成員皆有助理解彼此工作的風格和需求。

  1. 協作回饋機制

建立團隊協作回饋機制,提供團隊成員自由提出正向意見和建議,經理人透過回饋收集進行改進以提高團隊的協作效率。

  當團隊開始有了上述協作的共識基礎,再來就是要促進團隊工作知識和技能的共享與互學成長,可考慮著手設立「導師制度及導師計畫」、「知識庫共享平台」、「經驗分享會議」,厚實跨世代團隊的協作能量。

  1. 導師制度及導師計畫

通過跨世代的導師配對,資深員工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年輕員工,而年輕員工則可以幫助資深員工熟悉新技術和趨勢。這樣的互動可以促進雙向的學習和理解,提升整體團隊的技能水平。另外設計一個系統化的導師計劃,定期安排導師和學員的學習互動交流,設置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評估標準。

  1. 知識庫共享平台

建立組織內部知識庫,將團隊各種資源、教材和個案…匯集在平台上,開放提供團隊成員查閱和學習,促進知識的共享以迅速獲得工作所需資訊和技能。

  1. 經驗分享會議

定期舉辦經驗分享會議,輪流安排不同世代的成員分享專業知識及經驗,促進團隊跨代經驗學習氛圍,建立成員之間的信任和合作默契。

  當團隊有了協作共識的基礎和厚實能量的底氣,經理人接下來就是研擬調整符合跨世代團隊的運作模式,這部份建議應依據各企業組織管理的適性及可行性評估,從「團隊工作流程」、「團隊任務組隊結構」進行靈活度的調整推動。

  1. 靈活的團隊工作流程

不同世代的員工對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有不同的偏好,企業可以設計靈活的工作流程,以適應跨代員工固定、遠距、彈性工作上不同的運用需求。另外提供適合的協作工具,支持不同世代員工的需求。讓習慣傳統辦公工具和擅長高科技協作平台操作的跨代員工合作無間。

  1. 靈活的團隊任務組隊結構

依據團隊成員技能及專案任務屬性需求,靈活調整團隊任務組隊結構,有助於更好地應對不同的工作挑戰,提高團隊的靈活度、即戰性和應變能力。每次任務組隊劃分清楚每位成員的角色和責任,避免職責重疊和模糊,以提高工作效率,確保每位成員充分發揮特長。

  總之,帶領跨世代團隊運作是一項極其有趣且富含啟發性的管理工作,經理人面對壯、中、青、少等多重世代的團隊成員組合,直面不同世代教養所孕育出的不同工作模式、處事風格及價值觀點,組織中要如何有效協調激勵成員達到運作平衡、解決任務協作溝通上的分岐、彌平跨際之間的觀念期望差異……等等,皆是經理人非常重要的團隊帶領責任及個人管理修練課題。

  經理人以「尊重」、「真誠」、「公平」及「信賴」為出發,掌握開放、多元與包容的心態力量,潛心練習從團隊運作的創造角度思考,才能探索出每道課題的突破瓶頸及交融合作的方法,也才能真正圓滿收獲跨世代團隊精彩又高效的豐盛成果。

更多資訊請參考
經營管理顧問師班

CPC「經營管理顧問師班」專為鍛鑄培育顧問師專業核心能量,所規畫設計的專家學習發展課程,內容架構集結專家顧問團隊實務應用精髓,以堅實的培育機制,穩健紮根跨越製造業及服務業 Total Solution 跨域整合的經管顧問師專業基盤,並為時下各功能面管理顧問技能訓練,所必需先行具備的前導關鍵能量養成。

猜你喜歡
*
從日企新鮮人看台灣千禧世代》在背後守候 鼓勵成為白日夢冒險家

根據日本生產力中心(JPC)的調查顯示,新一代日本社會新鮮人屬於「無人飛行載具型」,將成為解決未來社會議題的重要人物並在職場扮演吃重的角色,更重要是的是相較於以往,他們是一群擁有冒險基因的夢想家。這點恰與台灣千禧世代不謀而合!相較於過去被貼上抗壓性低等草莓族等標籤,台灣千禧世代勇敢追夢,追求有意義的工作,網羅這群職場新生力軍,企業主管只需在背後守候,讓他們有逐夢的勇氣。

*
因應千禧世代的管理者

千禧世代或稱Y 世代,是指約 1980 到 1990 年代出生的網路原生代,儼然已是職場主要的勞動力;了解這世代族群的價值傾向與興趣所在,是身為管理者所不能忽略的課題,進而要重新思考如何適時的調整自己和組織的文化,以迎接這批正湧入職場的千禧大軍。

*
用信任凝聚團隊力》新世代團隊的「信任領導」

在變動時代團隊構成越趨複雜,遠距辦公、混合辦公、專業約聘,X、Y、Z世代不同年齡層同在一個團隊,不同的辦公型態、思維模式都不斷衝擊領導者的管理能力,如何凝聚團隊力成為棘手問題。

*
Z世代衝突通「心」術

當嬰兒潮、X、Y、Z 世代齊聚在同一個職場,思想與行為上的碰撞,讓傳統工作模式面臨巨大挑戰,當過往既定模式難以維持,Z世代員工大舉進入職場,管理者們如何重塑職場關係成為首要課題。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