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發展後地球活動增加,生態鏈逐漸改變,氣候變遷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20世紀初期以煤礦為能源來源,而後石化燃油、天然氣、核能、氫能等,直到21世紀因全球暖化,煤礦、石化燃油、天然氣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高,進而發展再生能源,以逐步達到減量目標。
就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說,傳統的能源使用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上升,直到20世紀導入新興的能源後,整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以減緩上升。
以國家別來說,已發展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高,包括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俄國等,而發展中國家也有逐步上升的趨勢,全球氣溫已比工業化前上升1.11度C以上,如不透過全球的行動來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地球將因暖化而有更多不可預知的情況,如暴雨、極端氣候等,因此溫室氣體減量行動刻不容緩。
農業組織或企業等單位屬於中小企業一環,目前對於環境的衝擊性不比工業來得嚴重,但仍不容小覷。環境部、金管會紛紛制定企業及上市上櫃公司必須完成組織溫室氣體盤查,尤其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直接溫室氣體或直接溫室氣體加上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達2.5萬公噸的企業,必須首先完成組織溫室氣體盤查,以作為減量的依據。
上市上櫃公司則分兩個階段完成,最晚必須於2029年完成組織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因此在農業單位溫室氣體盤查作業中,因為產業類型不同,會依照產業內的特殊情況進行個案討論,但對於盤查原則與角色是不會改變的,仍必須與受盤查單位定義清楚,避免後續產生誤解,而使溫室氣體盤查結果產生偏誤。
在農業單位溫室氣體盤查作業中,依據ISO14064-1:2018中,盤查應該依照MRV原則,也就是可測量、可被驗證及可被報告的,盤查過程中須保持中立,具體精確的將須盤查的項目確實查清楚。因此在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度與精確度上,整個查證團隊都需要共同的配合,以使查證的結果能符合合理保證等級,也能被接受。
就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度與精確度五大原則來看,筆者在農業單位多年的經驗,結合目前對於盤查的各角色不同,有以下的看法:
- 相關性
對於相關性的重要程度來看,在盤查的過程中,農業受盤查單位及其輔導顧問應先就相關性來討論,討論是否於邊界內、是否需盤查進來,預期使用者需求的相關溫室氣體源/匯等,哪一些是有相關部分,不屬於盤查的範圍就先排除,將須盤查的每個相關項目都條列清楚,使後續的盤查可以進行順利,避免盤查到一半突然發現須納入,就必須調整而使整個盤查時間延長。
- 完整性
對於完整性的重要程度來看,查證團隊對於完整性相當重視,盤查前檢視農業受盤查單位提交的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是否納入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盤查過程中也會不斷確認農業受盤查單位的各製程、各排放源是否完整盤點納入報告書中,因此對於查證團隊來說,在完整性上就會比較要求。
- 一致性
對於一致性的重要程度來看,查證團隊也會注重是否能對溫室氣體相關資訊進行有意義的比較,尤其對於查證員來說,查證過程中的前後文資料的一致性,就會是在盤查過程中的一個大重點,如果在比較跟計算的過程中不一致,就需要跟廠商確認清楚。
- 透明度
對於透明度的重要程度來看,查證團隊依照農業受盤查單位提供的盤查目的,逐一檢視是否已經完整且充分揭露適合的溫室氣體相關資訊,符合預期使用者的期待,以做出合理可信的查證。
- 精準度
對於精準度的重要程度來看,查證團隊為了盡量減少偏差與不確定性,對於盤查的活動數據、排放係數、GWP值等會不斷的反覆確認,尤其是主導查驗員對於精準度會更謹慎,避免影響最後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查證報告的精確度。
但以上的五個原則都十分的重要,不管是農業受盤查單位自行盤查或是查證團隊進行查證作業,都必須反覆的利用五個原則來確保最後的溫室氣體報告書內容達到最正確的情形。
【參考資料】
- ISO14064-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