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驅動的永續創新商業模式


  全球企業正積極朝向淨零碳排邁進,台灣的商業服務業也不例外。這不僅是法規與ESG壓力所致,更是為了提升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科技在此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僅優化現有營運方式,更催生具永續內涵的新商業模式。

產品即服務(PaaS)與租賃模式

  通常將物聯網感測器嵌入產品中,收集使用數據,實現預測性維護和資產利用率的最佳化。數位平台則負責計費、服務交付和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這種模式將產品所有權從客戶轉移到服務提供者,客戶按使用方式計價付費而非購買產品。由於服務提供者保留產品所有權,這激勵他們設計更耐用、易於維修和回收的產品。

  • 光陽Ionex-電動機車換電服務

光陽不再是單純販售電動機車,而是透過 Ionex 換電網路提供電池租賃與換電服務。消費者購買電動機車後,選擇不同的電池資費方案,按月支付電池租賃費用,並可在全台換電站快速更換滿電電池。這讓消費者無需擔心電池壽命和維護問題,光陽則能持續管理電池狀態,確保電池的最大化利用與回收,符合循環經濟的原則。

  • 喜特麗-商用電磁爐訂閱制

把銷售電磁爐轉換為提供廚電安全加熱服務,讓客戶開店風險最小化,並提供即時廚電維修服務,可為品牌、客戶、社會環境共創三贏。這種落實循環經濟的服務模式已獲得台灣餐飲龍頭的青睞。

共享經濟平台

  共享經濟模式旨在最大化資產利用率,減少個人擁有的需求,從而降低整體資源消耗。透過數位平台(應用程式、網站)連接用戶、管理預訂、處理支付,顯著提升了資源使用效率,並能大幅減少交通運輸和生產相關的碳排放。

  • WeMo Scooter/GoShare-共享機車

這些平台提供隨租隨還的共享電動機車服務,讓民眾無需購買、養護機車,即可按小時或里程計費使用。這大幅提升了機車的利用率,減少了個人車輛的閒置時間與停車空間需求,降低了整體資源消耗和碳排放。

  • USPACE-共享停車

商模核心在於解決城市停車位供需不平衡的痛點,透過科技平台將閒置的停車位資源進行共享,為車位提供者帶來額外收益,同時為駕駛提供更便捷、經濟的停車選擇,是一種典型的雙邊市場模式。

數位行為引導

  透過數據分析提供個人化回饋、比較數據和提示,鼓勵環保行動,經過數位工具和數據驅動的洞察,企業能夠巧妙地引導消費者和員工採取更永續的行為,通常無需直接的經濟獎勵或懲罰,就可透過大規模的行為改變,實現了能源消耗、廢棄物和碳足跡的集體減少。

  台灣案例:

  • 台電-智慧電表與電力資訊平台

台電逐步推動智慧電表,並提供用戶電力資訊平台。用戶可以透過平台查看即時用電量、分析用電習慣、獲得節電建議,並與鄰居或相似家庭比較用電數據。這種資訊透明和比較機制,能有效激勵用戶自主調整用電行為,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 一卡-綠色消費獎勵

一卡通推出「綠色消費」累積點數活動。當用戶在環保友善店家消費、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給予額外點數或徽章獎勵。這透過數位化的回饋機制,潛移默化地引導消費者選擇更環保的生活方式。

擴展價值鏈與永續產品服務

  以數位平台、AI和數據分析識別新的市場需求,優化永續產品開發,這類模式透過將永續性直接整合到新的產品、服務等商業核心中,不僅能創造新的商機,也能擴大企業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影響力。

  • 全聯福利中心/家樂福-惜食專區

大型零售通路如全聯和家樂福,設置「即期品惜食專區」以優惠價格販售即將到期的商品,減少食物浪費。同時,他們也積極與在地小農合作,推廣在地、當季農產品,透過數位平台管理供應鏈並向消費者推廣,縮短食物里程,降低碳足跡。

  • 國泰世華銀行-綠色金融產品

國泰世華銀行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產品。例如,提供綠色貸款給符合永續發展標準的企業專案,發行永續發展債券,或是推出ESG 基金讓投資人可以選擇投資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表現良好的企業。這些金融服務利用數據分析評估企業的 ESG 表現和綠色專案的效益,推動資金流向更永續的產業。

結語

  傳統的服務模式已經不足以應對當前快速變化的市場。人口結構高齡化、少子化、科技的進步、全球對永續發展的呼籲,以及消費者行為的轉變,都迫使服務業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創造價值。

  商模重塑不是選擇題,而是服務業面對未來挑戰的必經之路。跳脫傳統思維,重新定義自身的價值主張、營收模式、關鍵合作夥伴與資源,並將永續性與數位化內化到商業的每一個環節,才是商業服務業轉型升級、創造新藍海的絕佳契機。

【參考資料】

  •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商業服務業節能減碳專區網站
  •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服務創新誌No.1-7
  • Medium, SustainAbility 行為模式:20 種永續創新商業模式|多元影響力篇
  •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資訊網, 全球—物聯網如何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尋找碳集郎-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行動方案
  • ESG遠見, 光陽電動機車開始獲利,柯勝峯:電車取代油車成趨勢
  • Medium, 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
  • 天下雜誌, 百萬人都在用! 智慧電表X台電專屬APP 用電看的見 省錢節能超有感
  • 食力foodNEXT, 全家「友善食光」、統一「i珍食」掀鮮食折扣熱潮!如何讓永續環保為企業經營助力?
  • 國泰金控, 綠色金融:永續發展的強力引擎!一次了解 5 大綠色金融商品和國內外實際案例

~~作者推薦~~

  • 《超級決策者:AI 時代的決策科學與實踐》

作者:克勞迪奧.費瑟、丹妮拉.勞雷羅.馬丁內斯、凱洛琳.弗朗根柏格、斯特法諾.布魯索尼
譯者:顏敏竹、張家寧
出版社:中國生產力中心

更多資訊請參考
CPC線上書城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提供完整的經營管理、顧客服務、人才培育、策略規劃相關書籍,以滿足企業不同層面的需求。

猜你喜歡
*
高科技產業與製造業結合服務業的策略發展

國內服務業發展日亦蓬勃發展,而且是由外向內逐漸成長,不論高科技產業或傳統製造產業,只要能掌握並運用此趨勢,必定能突破企業經營發展,公司為了突破經營的發展與獲利提升,結合服務業的雙向經營策略勢在必行。高科技與製造產業結合服務業的策略與發展,可以將服務業作得跟高科技產業一樣,朝向精緻與藝術化的層次演進。

*
服務業4.0時代如何提昇生產力:向新加坡取經

智慧科技帶動的不只是製造業的提昇,也刺激了服務產業的轉型。新加坡服務業產值高達7成,近年來的成長更是彌補了製造業衰退的缺口。究竟新加坡人是如何看待服務業4.0的議題?又有什麼具體的作法和秘訣?讓我們來深入探討。

*
台灣服務業AI應用崛起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台灣的零售、餐飲和飯店業正經歷數位轉型。展望未來,AI將推動服務流程的全面自動化,提供更精準的個性化服務,並促進跨界創新應用。這些變革不僅提升營運效率,也讓台灣的服務業於全球競爭中找到獨特發展路徑,為未來的創新奠定基礎。

*
在挑戰中崛起,企業創新的必經之路

在全球市場快速變化中,企業需以創新應對挑戰,提升競爭力。智慧應用與數據化轉型幫助優化運營效率;永續發展與ESG策略不僅減少成本,還增強品牌影響力。國際化拓展為企業帶來新機遇,需結合在地化調整與合作模式。創新不僅是技術進步,更在於創新思維轉型,企業應抓住時代機遇,推動持續創新發展。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