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要用"心",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


  在現今各式競爭激烈的商業活動中,各類的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在商品價錢不是現代人決定是否購買的唯一考量依據後,也讓各家公司更攪盡腦汁,不但要讓顧客覺得買到的東西是物超所值,更要讓顧客在整個商品交易的過程中,要有享受服務的尊榮感受,以期盼每一位曾上門惠顧的顧客都能成為死忠客戶。

  筆者的一位朋友因家中需求,在去年時於商店中購買了一款於同類商品中屬高價位,頗具知名度的日系企業所生產的熱水瓶,而他會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不論是功能,或是造型與其他廠牌相比都沒有太突出的這款熱水瓶的原因,是因為他覺得這家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品質口碑不錯,售後服務也滿受人肯定。很不幸的,在熱水瓶還在保固期內的時候發生故障,他於是將商品拿回原廠維修服務中心,也順便看看這家日系企業是什麼樣的售後服務能讓顧客如此肯定。

  他於該公司原廠維修服務中心一早剛開門後沒多久,便拿著商品前往維修,在向服務人員說明故障問題後,服務人員除向他致歉外,並請他於裝潢典雅的大廳稍坐一下,再請維修工程師做初步判斷需多久的維修時間,在該公司維修工程師還未完成初步判斷前,服務人員親切的提供飲料及餐點,而在完成故障原因判斷後,告知朋友需維修時間約半小時,故朋友決定就在現場等候。

  在等待維修完成期間,服務人員適時的不斷提供飲料及餐點,讓我朋友仿佛是在某速食餐廳用餐,一點也不像在一家電子產品維修服務中心。現今諸多企業於服務中心皆有或許類似作法,但大都是提供一些簡單的果汁、開水及餅干,但像這家企業如此”厚工”準備如此”蓬湃”,似乎尚未碰到過,也難怪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家電市場中保有一席之地,靠的無非是讓顧客意想不到的細緻又貼心的服務,而顧客在感動之餘的口耳相傳,也比任何廣告都有效,該企業雖然準備了高單價的餐點給顧客享用,但與廣告費相比,整體成效及花費可說是成效卓越。

  另一個案例是筆者親身經歷;航空公司的廣告很多都是穿著美美,儀態優雅笑容甜美的空姐在服務您在空中的旅程,而不論從您自上飛機到下飛機時,空姐也大都給乘客上述的感覺。去年利用短暫的連續假期,帶全家人去新加坡遊玩,回台灣時搭乘的是國籍航空公司的飛機,在起飛後飛機平穩的飛行時,空姐立即熟練的快速進行分送餐點的服務,態度和善、動作優雅的空姐一一親切的逐一詢問每位乘客。

  詢問到我們時,因主餐餐點只剩豬肉和雞肉,故問我們要那種肉類主餐,餐點交給我們之後就換服務坐在我之後一排的乘客,空姐與乘客以英文對談,大意是乘客是回教徒不能吃豬肉,但空姐回應說主餐就只剩豬肉的而已,如果他不要空姐也無能為力,兩人雖然不斷的交談,但感覺兩人毫無交集。

  空姐或許因有送餐的時間壓力,說話的語氣從開始的親切到顯露出些許不耐煩,這時筆者的內人見狀就轉身叫那位空姐,但那位空姐卻連續2聲、以非常不耐煩且連頭都不回的語氣回應筆者的內人,說”請您等一下,我先服務這位客人,等會再服務您”,完全不給筆者的內人說話的機會,內人最後直接插話跟空姐說:我只是要說我可以把我雞肉的主餐跟這位乘客交換,解決您們兩位的問題而已。

  空姐聽到後有點不好意思剛才誤會了內人的好意,並一直不斷的道謝。但對身為顧客的筆者而言,空姐事後的道謝只是為彌補先前的自己內心愧疚,但也讓顧客體會到這些服務並非發自於內心,做的只是表面服務的功夫而已,雖然也是完成了服務,但總是讓顧客少了一點貼心的感動,當然也不容易讓顧客成為該企業的忠實顧客。

  在各家企業都喊出顧客至上、顧客滿意等等的口號時,並以各種行動展現或塑造對顧客是多麼的重視,但企業再多的努力也比不過第一線員工對顧客服務的一點缺失,所以如何讓企業內的員工真的自內心深切的體認,並讓感動貼心的優質服務不會因各種因素被干擾或打折,甚至成為企業內每位員工的習慣,應是各家企業都該努力的方向,您認為呢?

更多資訊請參考
教育訓練網

CPC整合內外部顧問、講師、學者及專家,透過公開班及廠訓,為企業界培育無數傑出人才。培訓內容包含:經營領導、策略規劃、ESG永續發展、智慧製造與數位應用、生產/品質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設計創新、財會與內控管理、專案管理、勞工與消防安全、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語言進修等。

猜你喜歡
*
客服要用心,顧客才會"感"心

現今各家企業,除了希望不斷在產品上創新,以吸引更多的顧客青睞外,也透過更多的不同方式,讓顧客留下更深的印象。其中不論是線上客服、或是門市服務等,都是企業與顧客直接溝通的管道之一,但如何使企業員工能與顧客互動良好,並能協助顧客解決問題,而非讓此溝通管道因客服人員的疏忽,反而變成企業與顧客關係惡化,更甚使顧客對企業的好感減分,都是企業應思考的問題。

*
用心~小生意也能夠賺大錢

各種行業都有各自不同的行銷手法,無非都是希望博得消費者的青睞,進而觸動其消費行為;但不論商品有多麼的出色奇特,大都還是透過人的服務來達成銷售產品的目的。所以,只要您能用心,掌握客群的特性投其所好,處處都是商機,小生意也能賺大錢。

*
服務思維再進化,企業卓越再成長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顧客服務從早期的設立客服專線來解決消費者的產品問題,進步到讓消費者的期待與企業所提供的服務零落差,再加上親近顧客的策略來達到最高級的顧客滿意。行銷策略亦由僅著重產品功能轉向為與消費者開始進行共創價值的心態,企業惟有不斷的隨時代進步,並讓企業內所有的人都抱持著共同的心態,更新服務思維的企業才能持續卓越的成長。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出版品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c.area}}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