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零組件發展趨勢

- 撰文者:
- 2013/10/04 瀏覽數:14101
壹、產業背景
台灣汽車零組件工業自1957年由裕隆汽車創設後,一直代表著我國中小企業外銷競爭的重要產業之一,台灣所生產的汽車零組件大多藉由局部製程自動化而發展出少量多樣的彈性製造技術,品質已迎頭趕上國際水準,目前除了少數引擎及傳統零組件外,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大都具有少量多樣、彈性製造的優勢;其供應鏈體系相當完整。
近年來,業者憑藉者整合國內供應鏈、提高品質管理及附加價值下,以拓展國際市場為發展重點。去年(2011年)汽車零組件出口總值達1,848億元,比2011年成長7.89%,主要出口國為美國(35.74%)、日本(6.86%)、中國大陸(5.25%)、德國(3.15%)、澳洲(3.00%),以上顯示,台灣汽車零組件以成為台灣傳統產業外銷的主力之一。
貳、產業分類與發展現況
一般而言,汽車零組件廠商可以分為直接供應整車製造廠組裝的OEM零組件製造商以及供應全球汽車維修(AM,After Market)的售後服務零組件廠。簡單來說,就是分為出廠原車零件以及售後維修零件。以下分別以OEM、AM的市場介紹。
一、OEM市場
由於國內汽車產業市場規模有限,加上母公司的技術限制,使得配合整車廠的國內OEM市場相對受限。近年來,歐、美車系基於成本考量,積極建立全球供應鏈。尤其,歐洲車廠受到全球景氣影響,改轉亞洲尋找OEM零件廠商的步調顯得積極。相對國內市場,海外的OEM市場規模更大,獲利空間亦有較大的空間。現階段國內OEM代工產品者主要以關鍵技術性較低的零件為主。
二、AM市場
台灣汽車零組件以量少樣多為生產基礎,對於開拓售後服務(AM)市場形成一優勢。目前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約為3000家左右,其OEM僅為350家左右,大多台灣零組件廠商仍以AM市場為主力;主要售後服務(AM)零件外銷市場依序可分為三個區域:北美、歐洲及中國大陸,而歐美兩地為主要外銷區域。
其中,台灣所生產的碰撞零件佔全球市場八成以上,如東陽之塑膠保險桿,其供應全球AM產品九成以上,碰撞件以提維西與帝寶之車燈,分別佔美國與歐洲的六至七成佔有率,可為全球供應商的龍頭。而北美市場的汽車保有量居世界之冠,尤其美國每千人擁有車輛為市場最大,亦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件售後服務(AM)市場。
其汽車投保率將近90%,故保險公司對維修市場佔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歐洲市場上較有規模之AM供應商有西班牙與義大利,但其開發模具相對速度較慢,但消費者對於AM件接受度比較高,達30%;成為台灣目前除了北美市場外的第二大海外拓展區域。
至於中國大陸市場,目前平均成長率最快也最有潛力,在成為全球汽車製造大國後,其大陸地區在未來汽車保有量將成為AM廠商的一大商機。目前台灣廠商已有在大陸進行佈局,近年來由於大陸內需市場的增加,促使台灣與大陸車廠OEM代工合作更為密切。
這趨勢可由近年來逐年攀升的出口金額明顯看出,目前大陸以成為台灣汽車零組件第三大出口國。
【表一 OEM與AM之比較】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車輛中心,本研究整理
參、我國產業優勢與現況分析
我國汽車零組件產業歷經不斷的外銷拓展,其品質多已通過相關國際認證;中衛體系配合完整,可快速彼此支援,國內車廠也相繼成立研發中心,帶動汽車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在未來全球產業發展上,由於國際生產成本考量,世界大車廠會相繼進行產銷合作,會釋出部分訂單,來加速全球分工的體系;對於台灣產業上是一大契機。
此外,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的製造重地,未來在內銷市場的持續成長與需求帶動下,OEM與AM市場仍極具潛力。另一方面,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普遍為中小型企業,各自在專門領域發展,其規模經濟效益較不佳,容易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加上近年來,大陸、東南亞的低價競爭與加入世貿組織後關稅下降的影響下,在未來發展上仍會有諸多的不利因素。
肆、結論
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雖為一傳統產業,但在外銷貢獻上卻逐年增加。現今,世界汽車製造業在明顯的國際分工趨勢下,其台灣產業更顯得重要。在零組件產業上,台灣AM市場已發展出具世界競爭力的領導廠商,而車用電子也逐年的成長。
在品質逐漸提升下,未來台灣廠商可持續朝向國際大廠合作,可用台灣為國際物流中心的概念,藉由加入全球一階廠供應鏈體系(Tier1大廠,如:VW、Continenta1、Bosch等),提高其關鍵技術製造能量,來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與品牌能見度;並利用自身優勢與ICT結合,發展車用電子與電動車相關零組件,會是下個電動車時代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參考資料】
- 李盈逸,台灣汽車售後服務零組件產業分析
- 邱啟棠,2012年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報導
- IEK,台灣汽機車產業年鑑
- 台經院,2012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
-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汽車零組件及車用電子之產業分析與投資機會
猜你喜歡

汽車售後維修零件一般可分為原廠零件和非原廠零件兩種,非原廠零件較令人垢病的就是品質較差與可靠度信賴度低,無法與原廠零件相抗衡,藉由CAPA檢驗機構的審核和檢驗,提昇非原廠零件品質,本文針對車燈件(CAPA 301) 之製造規格認證系統介紹。

本文將探討零組件加工生產管理資訊系統架構:
1. 前言零組件加工業資訊化的要點
2. 探討零組件加工業應該具備的架構及生產管理的功能
3. 要成功導入零組件加工業生產管理系統的導入要點

以影響力6因子為依據,建構影響力6因子模型,以應用於中部某機械關鍵零組件製造公司為例,說明如何藉此模型提高企業辦訓的目標成功率。

依據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為提高中小型製造業者之數位化能力,並強化產業聚落上下游供應鏈跨廠之數位連結。導入AI應用其重點在於陪伴中小型製造業踏出智慧製造正確且穩健的第一步。為了落實產業智機化,除規劃4階陪跑機制,亦透過主題式研發計畫補助,針對產業聚落協助製造業鏈結SI數位能量,強化供應鏈協同快速反應市場導入AI應用發展智慧供應鏈模式。
{{c.title}}
上課時間 {{c.startDate}} ~ {{c.end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