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工程系列之6-創意階段之應用實務

瀏覽數:5192


  在前面經過「機能分析階段」後,價值研析團隊透過機能分析方式,來檢視產品或服務本身相關元件或服務,所組成機能之關聯模式,用以確認相關機能與客戶需求的滿足程度,並確認出其關鍵機能成本後,深入找出「價值錯置」的機能,作為『創意階段』之機能替代思考對象。

  但要如何找出進行可替代的方案,接下來就會於本階段來進行,本篇文章主要就針對『創意階段』來進行實務應用說明。

  在「創意階段」最主要工作是透過創意的方式,來構想產品或服務本身所提供機能之替代方案,並確保其能維持所設定之原機能特性,作為後續判斷階段之方案。一般而言,於本階段中是否能產出的大量創意構想,也會影響後續階段的進行。

  以下於『創意階段』提供給價值研析團隊做為執行參考,讓其創意方法能有效應用於價值研析計畫中,提高研析方案的準確度。於以下說明『創意階段』中的主要步驟:

  1. 執行創意的暖身活動
  1. 建立創意規則,保護發展創意的環境
  1. 使用創意激發技術工具
  • 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

為激發創造力、強化思考力而設計出來的一種方法,可以由一個人或一組人進行。所有參與者在一起,隨意將腦中和研討主題有關的見解提出來,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提出的意見和見解多麼可笑、荒謬,其他人都不得打斷和批評。後續再將其重新分類整理,藉此產生很多的點子。

  • 高登法(Gordon)

為誘發適當的心理狀態以促進創造活動。

  • 特性列舉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

強調使用者在創造的過程中觀察和分析事物或問題的特性或屬性,然後針對每項特性提出改良或改變的構想。

  • 心智圖法(Mind Map)

為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來表達思維的工具。

  • 萃思法(TRIZ)

為發明式的問題解決理論,在解決問題的流程上,須先拋開原有框架的限制因素,通過理想化來定義問題的理想解,以明確理想解的模式,後續以求在設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沿著此目標前進,期望最終獲得理想解,從而避免了傳統創新設計方法中以Brainstroming或Try & Error方式缺乏目標的弊端,提升了創新替代方案產生的效率。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針對價值研析團隊在價值研析專案中,創意發想的主軸要如何確認進行說明,避免創意階段無法產生效果。其上述創新方法的詳細使用方式就不再重覆贅述(如想了解上述各方式,請參閱本中心相關圖書)。

  其價值研析團隊最常在「創意階段」所發生的障礙,在於搞錯創意發想的主軸。這又要回到「機能定義」來看,就我在前篇文章所說,價值工程(VA/VE)之所以與其他改善工具不同,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機能分析』,而要發想創意的替代方案主軸方向,也要從「機能」出發。

  舉例來說,之前我有一班訓練學員中的案例,是要進行化妝瓶的按壓開關的改善案,進行到機能分析後,已經找出「機能錯置」的地方,但是進入到「創意階段」時,研析團隊在進行創意時,還是一直圍繞在「按壓開關」上打轉,而不是改用「機能模式」來取代「實體零件」來進行創意,所產生的創意,大多為僅為按壓開關的原零件設計圖面或製造工序改變,其產生的創意後續將有可能無法發展,就會無法產生價值研析價值。

  不可諱言,以實體產品的方式來進行創意,當然也有可能變成其他新產品的點子,但又是另一項不同的工作了。

  如果以「機能」方式代替「實體零件」,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機能陳述來抽象化實體零件,讓創意發展不再侷限於現有零件。如「按壓開關」中透過「機能」抽象化後,來產生下列替代方案:

  透過上表說明,讀者應該會發現所創意出的替代方案,其實很難跟「實體零件」聯想在一起,透過抽象化,讓價值研析團隊把焦點鎖定在機能,來產生大量的創意。這才是價值工程中,因為透過「機能分析」而與其他改善工具最大不同的地方。

  本篇針對『創意階段』來進行實務應用之說明,希能提供價值研析團隊於創意階段的執行參考,並期望能讓價值研析團隊,能體認到如何發展與進行創意過程。後續筆者將陸續分享價值工程-判斷階段之實務應用,敬請期待。

 

【參考書籍】

  •    價值分析與價值工程認證課程
  •    敲開價值之門 - 價值工程的思維與運用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